孕期营养指导配合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2021-12-16 08:10陈瑞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孕妇胰岛素营养

陈瑞云

(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糖代谢出现异常的病理特征,早期发病易引起孕妇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反应,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致孕妇与婴儿出现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出现母婴死亡[1-3]。近年来,G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GDM以健康指导、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及孕期检测为主。运动干预作为临床常用方法,其内容较为单一,针对性有限,导致干预效果不佳[4-6]。因此,多需联合其他方式以提高效果。本研究选取112例GDM患者,旨在分析孕期营养指导配合运动干预的效果及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孕期保健的GDM孕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6)、对照组(n=56)。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85±3.12)岁;孕周21~32周,平均孕周(26.85±2.36)周;体质量指数为19~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43±1.42)kg/m2;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12±2.97)岁;孕周22~34周,平均孕周(27.48±2.27)周;体质量指数为18~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97±1.68)kg/m2;两组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6 SOGC临床实践指南:妊娠期糖尿病》[3]中GDM的相关诊断标准:实施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空腹、服用后1 h、2 h检测静脉血糖,取3次血糖检测中1项达到或超过诊断界值,则判定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5.10 mmol/L,餐后2 h血糖>8.50 mmol/L,年龄20~36岁;无不良孕产史;单胎孕妇;心肝肾功能指标正常;孕妇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系统疾病孕妇;具备习惯性流产史、自然流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确诊为恶性肿瘤孕妇;肝肾功能不全孕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孕15~28周,每月在门诊产检时评估体质量,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孕29~36周,每次产检对体质量进行检测。同时给予运动干预,其内容:①运动方式,包括慢跑、走路、散步、爬楼梯与游泳等耐力训练,以及上肢运动为主局部阻力训练,指导孕妇坐在靠背椅子上,双手握1000 g重物,双手交替向上举过头顶分别10次,之后同时举过头10次。②运动时间,每日1次,每次30 min,1周3~5 d,以达到孕妇最大心率60%~90%为适宜运动强度,而针对长期缺乏锻炼孕妇达到最大心率60%~70%即可。

1.3.2 观察组 给予营养指导配合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同对照组,营养指导根据孕妇营养情况评估,制订孕期营养方案,并根据孕血糖、运动量、体质量等参数定期改变营养方案。具体内容:①心理护理:根据孕妇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孕妇信心;定期开展孕期健康讲座,详细解答孕妇困惑,并指导孕妇自测血压、血糖、体质量,并对注意事项具体讲解。②营养评估:护理人员发放健康调查问题、饮食问卷,问卷中可以设置生活习惯、营养知识、摄入食物种类、比例、频率、时间等,分析结果,并提出不合理的习惯予以纠正。③制定能量摄入标准,根据孕妇孕前体质量、孕周、体质量增长、标准体质量、血糖等具体情况,统计总能量,总能量遵照孕前标准体质量30 kcal/(kg·d),孕中期增加为200 kca/(kg·d)、晚期增加为300 kcal/(kg·d),孕期超标者,可在上述基础上适当减少。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依据50%~60%、20%~25%、15%~20%比例进行分配,主食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大豆、薯类为主,控制淀粉含量高食物摄入,蛋白质以瘦肉、鸡蛋、奶类为主,优质蛋白可占到每日总蛋白50 g以上,蔬菜以绿色为主,每日不能少于500 g,水果尽量选择血糖负荷指数低于20 g食物,每次用量控制为100~150 g,或选择西红柿、黄瓜为主。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孕中期、孕晚期体质量增长差值、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分娩前1 d)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③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④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分娩前1 d)孕妇定期产检、合理膳食、卫生习惯等行为习惯评分,评分采用医院自制评估量表,每项0~10分表示,评分越高表示行为习惯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 [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差值对比 对照组孕中期、孕晚期的体质量增长差值为(10.08±3.78)kg、(15.24±3.89)kg,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的体质量差值为(6.68±2.29)kg、(12.56±3.22)kg,两组孕中期、孕晚期的体质量差值对比差异显著(t=5.757、3.971,P<0.05)。

2.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hPG、HbA1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2.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2.5 两组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定期产检、合理膳食、卫生习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定期产检、合理膳食、卫生习惯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分,±s)

3 讨论

GDM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遗传、饮食结构改变、妊娠期激素分泌紊乱有关。相较于正常女性,孕期女性具有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旺盛的特征,因此容易导致孕妇女性血糖水平升高异常,而血糖水平升高会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应对机体指标变化,若孕妇胰岛素功能受损,便会出现储备不足,机体应对能力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水平不能适应过高的血糖水平,从而诱发妊娠糖尿病[7-9]。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对改善孕妇及胎儿发育有重要意义。

运动作为临床基础的干预方式,能促进微量元素吸收、增强产妇免疫力,有利于胎儿发育,合理运动可增加孕妇大脑兴奋,缓解分娩时紧张感带来的疲劳,增强生产信心;同时运动能增强产妇盆骨肌肉韧带弹性,缓解盆骨、盆底对胎儿出生阻力,提高顺产率;还能促进骨骼肌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另外,还能减少脂肪,提高胰岛素细胞受体,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抵抗产生,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0-12]。

孕期营养不仅要满足孕妇需求,同时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孕期合理的营养支持影响孕妇健康、妊娠结局、胎儿健康发育。妊娠期间营养摄入过少或过多,均能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13-15]。营养不良可导致孕妇缺钙、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还可导致胎儿发育不全、生长不足、出生体质量低等。营养过剩可致孕妇出现代谢性疾病;对胎儿主要是巨大儿、难产等[16-1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是观察组给予孕妇营养指导干预,可改善孕妇的心态及生活方式,运动可促进营养吸收,避免营养支持失衡,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给予产妇合理的营养指导,能增加胎儿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促进孕妇恢复[18-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孕中期、孕晚期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小于对照组,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运动能降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作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保证血糖维持正常水平,稳定患者体质量;营养指导不仅可满足母婴需求,还可以根据孕妇实际情况实时调节摄入量,促进血糖维持正常水平,减少不良结局产生;本研究还发现孕期营养指导配合运动可有效改善孕妇不良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对GDM孕妇实施期营养指导、运动干预能提高自然分娩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及不良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孕妇胰岛素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营养Q&A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