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的培养

2021-12-21 00:41王响进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王响进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使其全面发展。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与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同时,重视对其家国情怀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认识我国国情,逐渐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从内心产生民族认同感,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积极的人生态度,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想过于保守

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将家国情怀与课程中其他的内容相结合,促进历史教学不断发展。但就现阶段的历史教学状况来看,依然有很多教师思想过于保守,缺乏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部分内容时,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便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与欺辱。很多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都会以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为基础。但事实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并非西方冲击的产物,而是我国人民奋起反抗、救亡图存的历史,是民族觉醒的重要体现。

(二)学生缺乏正确引导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家国情怀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教师的义务与使命。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三)学生缺少世界意识

“家国情怀”与历史课程中所提到的家国情怀虽然一脉相承,但在历史推移的过程中,该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阶段,“家国情怀”不仅包括爱国之情,也包括我国的国际地位、世界对我国的看法等内容。但就现阶段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的渗透教育状况来说,很多教师未能正确地处理国际视野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导致家国情怀教育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教学“新中国成立”这节内容时,有些学生只是从国家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一定了解,并未从政治格局、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层面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这也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伟业,不断提高学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二是通过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历史教材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家国情怀与历史教材相融合,开展科学教学。首先,应充分认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切忌一味地灌输历史知识,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要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循序渐进地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其次,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关历史家国情怀的素材,不管是近代史还是古代史,教师都需要全方位了解,并对历史人物以及相关事件进行整理,将其作為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素材。再次,要创设良好的家国情怀教学情境,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空洞的说教。如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情境来感受历史,感受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感受人民的觉醒。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更好地落实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五四运动”一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以及爆发的必然性,掌握五四运动的性质以及对中国革命造成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巴黎和会”“火烧赵家楼”等视频片段,让学生对这段历史产生初步的了解;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朗读顾维钧的演讲稿,让学生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历史,产生心灵的碰撞,深刻认识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要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不断为了祖国的发展与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开展教学

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家国情怀。比如可以结合课堂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还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为由3~4人组成的若干小组,在课堂导入阶段设计与本节课相关的重点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梳理与辨析,促使他们通过思维的碰撞,不断地提高历史水平。

在教学“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时,由于教材中涉及的九品中正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等选官制度与当今社会相隔很远,学生很难分辨出其中的异同点与朝代。此时教师便可以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搜集相关的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课堂导入阶段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充分的了解。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在查找与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家国情怀。

(四)组织多样化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实践活动

要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解决好“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结合教材展开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家国情怀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探讨历史,逐渐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在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体验型活动、探索型活动、探究型活动等,以便于提高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更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验,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始末,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程,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辱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主题实践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与专业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如在教学“红军长征”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学空间进行拓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亲密接触革命老区,学习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提高爱党、爱国情感,勇担国家强盛、民族自强的历史使命。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跟紧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更好地渗透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