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评价标准 改变教学模式

2021-12-21 00:41陈学军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表电流表中学物理

陈学军

物理学科学业质量水平针对学生进行测评,它为中学物理日常教学提供科学与规范的依据,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监测依据,也为中学物理学科提供考试依据。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以提升并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同时转变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讲解占绝对优势,学生上课以听为主,参与实验或动手探究的机会很少,多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以提升并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验,自主探究,让学生活动的时间占大部分,而教师讲解的时间变少。传统的物理教学测试主要是笔试的模式;以提升并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物理教学测试走进了实验室,要求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学评价由单纯的笔试模式逐步转变为学业质量水平模式,主要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了什么”“学生会做什么”“学生会解决或能解决哪些问题”等。评价的核心是学生物理知识面的全面性,综合分析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过程中讨论协调的能力。本质是通过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引导教师建设自主平等交流合作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建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应用学业质量水平体系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效,具体探索如下:

【案例1】沪科版教材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本节教学设计如下: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注意上面都标有哪些物理量的单位。同学们观察后回答:“有电流的单位安培(A),有电压的单位伏特(V),还有电阻的单位欧姆(Ω),通过导体横截面电荷量的单位库仑(C)。”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并依据表盘上的单位,说说多用电表能测量哪些物理量。同学们得出的結论是:多用电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导体的电阻,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判断电容器的好坏、教师再次提问:“灵敏电流表怎样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呢?”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踊跃回答:“灵敏电流表与一个电阻串联可以改装成电压表,灵敏电流表与一个电阻并联可以改装成电流表。”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师又问:“如何将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测量导体阻值的欧姆表呢?”学生沉思了片刻,教师引导同学们用螺丝刀打开多用电表后盖进行观察,学生发现多用电表后壳中有一大一小两节干电池,一节是电动势为1.5 V的电池,另一节是电动势为9 V的电池。电流表和电压表不需要电池,那么这两节电池会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的思绪被牵引着,“电池有什么作用”为同学们开展讨论与学习创设了较好的物理情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耐心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时间,直到各组有了自己的探索结果。在物理课堂中用实际物体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边观察一边实验,其效果强于任何精妙的语言引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欧姆表的原理并通过电阻箱和欧姆表直接验证了中值电阻的概念,这个过程是一个深度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过程。

本节课第二部分是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导体的电阻,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以及用多用电表检测电容器的充、放电功能,所有教学目标的实现方法,首先是留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准确读数的时间、修正错误的时间,教师没有代替学生实验,而是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中师生平等,同学之间关系和谐,交流自然,教师和蔼可亲,对操作失误的同学进行细心指导,不但指出错误之处,而且鼓励学生继续实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模式。

当然,不是每位教师都愿意这样做,因为笔试盛行,实验素养在笔试考试中体现不多,评价时纸笔测试占据了绝对地位,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多采用应试方式应对各种考试,即通过大量重复练习使自己所带学生的成绩从60分提高到80分,甚至更高。要想引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发生变化,教育管理部门就要改变评价教学的方式,用评价方式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引导。用学业质量水平体系来测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关注测量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有教学工作者应共同探索多元化、多样化、既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重视学生进步过程的测量体系,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测量体系的完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案例2】沪科版教材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三节“探究电阻定律”。

本节是用给定的实验器材探究导体电阻跟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多用电表、长度和粗细均不同的两根锰铜导线、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导线、螺旋测微器、刻度尺。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根据实验表格(如表1)要求进行测量。

记录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为了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教师本着“做中学”的理念,应该让学生分组讨论,协调分工,逐步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单,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小组的需求进行指导,各小组按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例如,有的小组通过微课自学了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方法,有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方法,但有的小组无法完成螺旋测微器测直径这个步骤,他们请求老师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各组采取的解决方法不一样,但只要是通过努力完成实验目的的小组,他们都会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合作和担当,这些素养终身受用,也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

总之,只有尽快落实满足学业质量水平体系评价体系要求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增加实际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增加对来源于生活实际原始问题的考查,增加对开放式的不良结构问题的考查,才能逐步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向新的、卓有成效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电表电流表中学物理
测电阻试触法的一个疑难解释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蹦叭”跳动电表数
法国人抗议智能电表或监控隐私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停电那点事儿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