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1-12-27 22:48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财务会计

粟 栗

(云南省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又称作一线核算,指与财务活动有关的全部合计工作,均集中在财务部门统一进行核算管理的组织形式。这种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程度后的管理优化、升级,也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国内企业引进集中核算模式后,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成果,也成为现代企业探索财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统一性、标准化

集中核算与普通财务会计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是对统一性和标准化的严格要求。也就是说,普通企业在财务凭证编制等财务管理中,往往存在相对随意的情况,受财务人员个人素质与业务水平影响较大。而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各项财务稽核与管理工作都需要高度统一和标准化操作。因此,集中核算模式下的企业财务会计,将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模式下财务管理较为粗放和人为随意的不足,使财务核算更加规范、客观、理性。

(二)会计稽核前置

采取集中核算管理后,企业财务会计将实现更大幅度的前置化稽核,也就是财务会计稽核与监督将覆盖从生产、经营到管理各环节在内的全链条与全过程。这与传统模式下财务会计必须等待会计期末,才能进行的事后稽核大相径庭。而传统财务会计的事后稽核,往往只能对已经发生的财务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几乎无法对正在进行的资金运作等财务行为,形成具备影响力的管控。这就造成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始终只是“事后诸葛亮”,很难为企业事前规划与事中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谋建议。这也是传统模式下不少企业财务会计长期游离于核心决策层之外,逐渐被管理中心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集中核算管理则不同,由于集中核算会对全过程的财务行为进行跟踪与监督,这就为企业财务会计进行全方位、实时化管控创造了条件。

(三)监督与执行均有增强

前面已经提到,集中核算模式下的企业财务会计,能够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全流程管控。这将大幅度提升财务会计对各项资金、资源变化状态的掌控度。一方面,来自决策层的指导力将通过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持续传导至生产经营与管理各端口,帮助企业强化监督力度。另一方面,持续受到监督的基层一线也将进一步增强最终执行力,使企业各项规划与决策逐一落实到位。

二、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

(一)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不少企业时常面临业界内外,对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与可靠性的诟病,尤其与企业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债权方更会不时发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的指摘。究其原因,正是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粗放和随意管理下的各种缺陷与不足所致。缺乏统一与标准要求的财务数据与会计信息,等同于企业财务管理全局缺乏公开与公正,面向债权方披露的财务信息更易受到人为操纵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信誉度,是国内部分企业在筹融资市场上屡遭阻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采取集中核算则将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不利局面。集中核算需要从业务到财务各端口,提供标准统一的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采取口径一致的稽核程式或算法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如此一来,呈现在债权人与公众面前的财务信息与数据分析结论,也将保持高度客观、真实。这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数据透明化的重要举措。

(二)提升会计管理工作品质与效率

传统分散化模式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通常会分散在不同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内,由其各自安排财务人员进行业务稽核与管理。这便会使企业财务稽核,深受不同水平财务人员个体素质的影响。一旦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欠缺,极有可能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品质或效率。比如人工管理始终难以彻底避免人为失误的错漏与疏失;或有个别财务人员出于个人或小群体私利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或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而在财务稽核等工作中拖拉延宕连累整体工作进度等等。在集中核算模式下,由于越来越广泛全面地应用到信息化技术,平台化管理不仅大幅度降低人工管理潜在的错误与疏漏,也可充分利用系统自动收集、整理与分析等功能实现数据结果的实时提供、随时提供。如此,集中核算将以技术辅助人工管理,不仅显著缓解人工管理的巨大压力,也将随着技术进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助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常见问题

(一)制度构建不尽完善

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时相对缺乏经验,造成集中核算制度建设跟进迟缓滞后,也就是制度构建不尽完善。这是部分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出现缺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制度建设缺陷的原因不一而足。除了技术层面存在对先进技术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外,管理思想上陈旧落后是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因素。即,这些企业只构建了财务集中核算的外形,但缺乏内涵建设,制度不到位,以至于规则不成体系,难以对实践操作形成高屋建瓴的指挥和引导。

(二)核算系统性有待加强

一旦企业在财务集中核算过程中出现制度建设缺失的情况,其后果就是财务人员在具体集中核算过程中缺少规则导向,进而在集中核算时出现规则不统一、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影响到集中核算的质量与效果。尤其是当个别财务人员个人业务素质相对低下时,面对规则制度的薄弱或滞后,这些财务人员势必难以自我要求。而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直接关系到财务集中核算的准确性、客观性,也将深刻影响最终核算结果的公信力、权威性。

四、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设置

财务集中核算,是一项集技术性与管理性于一体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其不仅对先进技术应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也需要具体工作人员,具备从理论到实践在内各项较高素质。而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则是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集中核算充分理解并高度认同,且能够基于自觉和自主意识更为积极地遵守集中核算管理要求、切实按照集中核算的规章履职尽责。这就需要企业针对财务人员,加强教育引导,帮助财务人员在集中核算机制下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基于规则指引最大程度发挥出人的管理能力和控制水平。不仅如此,针对部分企业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存在制度建设缺位的问题,企业还应就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完善制度设置。而企业完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严格遵循国家层面的宏观机制规范,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探索更加有的放矢的个性化优化方案。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尽相同的目标、要求,因而进行财务集中核算时就会出现共性之下的个性差异。这就需要企业进行充分的自我分析,找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即便同为财务会计集中核算,不同企业间也要主动挖掘提高,集中核算品质与效率的优化办法,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

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成为助力企业财务会计实现集中化、集约化管理的最强抓手。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优化的又一途径,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对于需要进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企业而言,信息化平台的完善通常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打通各平台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即,那些可以采取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企业通常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只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以适应集中核算的更高要求。这其中最大的阻碍往往是企业内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问题。尤其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是最大的障碍。特别是业务平台和财务平台间常常存在两套或多套标准制约数据自由流动。这是由于不少企业构建平台的时间有先后。较早建立的平台与较晚构建的平台间常会存在技术迭代的差异或距离。反映到数据格式等层面就会造成不同平台间因标准不统一而难以完全识别的情况。所以,企业在打造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平台时需要首先突破信息壁垒的阻碍,尽快统一标准,基于更加顺畅的数据传输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三)强化核算监督,完善内控体系

现代企业探索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初衷之一是以此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因此,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优化的又一措施就是要强化核算监督,完善内控体系。比如,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起常态化、长效化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核算监督体系,尤其需要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的并行。这在信息化平台管理机制下已具备实行的可能。基于平台管理技术的信息高速传输与海量存贮,财务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收集、整理与分析。因此财务集中核算能够得到实时化的分析结论。一方面,实时结论有助于管理人员保持对资金、资源常态化的控制,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决策层也可利用实时结论辅助战略规划,使企业各项决策更加贴近市场变动真实状态,从而提升决策与规划的现实性、可行性。同时,企业也需要在传统内部监督管理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加多元、立体的监督与内控模式,助力企业实现对业务与财务的全方位监督控制与提质增效。

结束语:

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出现问题并非仅是缺少先进技术或技巧的应用,而是在管理思想上相对粗放、随意,由此导致管理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采取集中核算不仅需要积极应用多种前沿技术,也需要针对管理意识、理念层面的短视、盲区加以重点突破。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大背景下,高素质人才正在成为左右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只有从制度、组织、人员等全方位着手,提升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系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财务会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