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2021-12-29 11:03高翠萍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部实验室人员

高翠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实验室是科研成果孵化的场所。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加大了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投入了大量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各种科研实验室平台数量也增加[1]。近年来,各实验室科研条件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鼓励开放共享,更多的流动人员和本科生进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变大,数量变多,危险化学试剂药品使用增多,废弃物增多,新问题增多,随之而来出现的安全事故也增多[2-6]。地方高校与央属高校相比,多处二线、三线城市,师生数量相对少,学科不集中,科研配套条件一般。表面上对安全管理工作较有利,安全事故发生率会较央属高校低。但由于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硬件条件较差、管理部门不重视等问题的存在,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安全无小事,一切科研成果都要以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等为前提。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科学研究的快速进步保驾护航。

一、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人员安全意识差

态度决定一切。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只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两种。人为原因引起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安全意识薄弱。有资料表明,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7-9],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据较大比重[10]。学生是实验室的使用主体,目前许多地方高校不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安全教育,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也无相关主题教育,造成学生盲目进实验室,安全防范专业知识少。科研实验室的人员80%左右均为研究生,本科生多数也是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1-12]。人员安全意识的另一个主体是实验室管理人员,部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存在安全意识淡薄,主动服务意识差,安全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另外,政府机关和校级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部分地方高校存在政府监管机关不重视,只做表面工作,校管理部门应付了事的现象。

安全意识薄弱引起的安全问题包括人身伤害、财产破坏、环境污染等。人员缺乏防范意识、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害包括酸碱腐蚀、致癌致毒、机械损伤、电击辐射等,人身伤害虽然是我们最痛心的,但又是最不容易避免的。操作疏忽或盲目行动引起的贵重仪器和实验场所等财产破坏,往往代价也是巨大的。当前,我们还面临着一个人们往往忽视的重大问题就是环保问题。现在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工作,很少能兼顾到环保,有的环保意识很强,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由于整个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无法实施。

(二)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实验室安全的保障[13],需要各级部门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层层监督。健全的管理机制要有科学的管理架构,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执行力,部分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存在上级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下级部门敷衍了事,实验室人员工作松懈的现象。有些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所在地区,存在政府管理部门不重视,监管不到位,缺乏责任心,有时会存在宁缺毋滥的现象。如对于一些剧毒药品试剂,由于难于监管,正常使用范围内的需求,政府管理部门为了逃避责任,也不予以批准审批,有些科研实验只好停止。对于一些日常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则缺乏责任心,侥幸心理较重,往往出了事故,才严抓严管。上级部门的不重视造成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松弛,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随着国家支持科学创新研究力度的加大,科研实验工作会越来越多,隐患的长期积累,势必会造成大的事故。另外,各级部门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专业人员,许多实验室工作专业性都很强,没有专业方面的安全知识,无法进行监管。

(三)软硬件条件差

地方高校与央属高校相比,经费较少,高精尖人才较少,实验室硬件条件一般。安全应急设施齐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条件,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确保安全。洗眼器、喷淋、防护服、护目镜、防毒面具等是实验室的必备物品。另外,缺乏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的人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实验室监管部门和管理部门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监管,尽职尽责,但总是避免不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缺乏专业的人员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发现不了隐患问题,很难避免事故。

二、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不定期安全培训,严格准入制度

安全培训是强化人员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14-15]。不定期培训工作的开展虽然会加大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经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实践,不定期的安全培训,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地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环保意识也更强。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进行入前安全培训,培训不能是按学年或学期定期组织,需根据使用需求随时开展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不合格继续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专业安全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基础常识也要每次提醒,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建议各地方高校将实验安全课程作为必修课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普及基础知识。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可实行门禁监控管理,严格执行规定,安全问题不允许打招呼,走后门蒙混过关。

(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制度管理

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可构建“政府机关-高校-学院-实验室-导师-学生”的组织构架,从上至下逐级监管,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在完善的管理体制下,各级部门服务意识、主动意识会加强,积极预防就会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要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如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定了“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型贵重仪器管理办法”“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准入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实验室安全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责可追。另外,有些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都是由教务处或保卫处监管,责任不明确,管理不专业,建议各高校应设立独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处室,重视该项工作。同时,要不断摸索新的管理模式,勇于创新[16-17]。

(三)重视培养安全专业人员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各级监管部门,管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科研实验室涉及学科多,人员流动性大,我们应该将学科分类,注重培养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许多高校都缺少这样的人才,不重视培养和引进这样的人才。

(四)完善硬件条件

建设规范合理,安全设施齐全,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前提。实验室新建或扩建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实施,保证设备安装规范、水、电使用合理、通风系统、应急急救物品、安全防护设施等要齐全,并保证正常运行。同时,要注意环境污染的问题,保证废弃化学品有专用设备回收处置,保证通风系统有净化装置,保证地下水不受污染,这些间接危害往往是被人们忽视的。

三、结语

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虽然存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差等问题,但近年来,各级部门已开始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只要我们大家都从我做起,齐力解决,一定能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猜你喜欢
教育部实验室人员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