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校园安全工作的思考

2021-12-29 11:03张正栋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员校园大学生

张正栋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0)

大学校园安全是大学生最根本的利益和最基本的需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对大学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各级职能机关的不懈努力下,高校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十多年来保持总体安全稳定[1]。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依旧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校园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新挑战和新要求。大学生校园安全工作的难度逐步加大。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日常管理的第一线,承担着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责任。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要勤加思考、提高能力,不断筑牢大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防线,维护校园稳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高速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

(一)传统校园安全问题

近年来,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财物失窃。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校园安全问题,常发生在教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区域;第二,校园消防安全。学校是人员密集性场所,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第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多处于青春期,情绪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引发各类影响恶劣的人身安全事故。可见,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前辈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时刻拉紧安全防护这根弦。

(二)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正式步入大学校园,在校园日常管理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新型校园安全问题[2]。在众多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弱。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步入大学阶段前的生活多由家人照顾,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二是网络电信诈骗诱惑和校园贷款的渗透。部分学生受到虚荣、从众等不良心理的影响,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在不良诱惑中迷失自我。三是境外组织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少数反动势力通过散布不当言论,威逼利诱大学生走上歧途。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校园安全问题,我们需要有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二、应对大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的措施

目前,“预防为主”是应对校园安全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具体实施中,要通过软硬两把”利刃”来破解大学生校园安全隐患的难题。

(一)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大学校园安全的一种“硬力量”。高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贯彻党中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制定安全长效机制,提供必要条件,坚决落实执行。

第一,思想高度重视,提升安全意识。首先,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将安全责任落到细处,将安全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学校和各个学院的有关部门应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对学生的生活区域和教学区域要进行地毯式检查,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各级教师和学生要牢固树立实践效果与实践形式并重的理念。各大高校均有各类安全预案演练,通过实践检验,总结问题发现不足并不断完善。

第二,确保安全投入,强化安全设施。首先,需要在校园内定期排查已有硬件设备。有许多建校年代比较早的高校硬件设施陈旧,加之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老校区内学生居住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老旧的设备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生活需要,校园内可能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保质保量更换不满足使用要求的设备,可将部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其次,在校园内大量普及安防装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门禁、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不断普及,能够有效地对校外不法分子进行威慑,大幅增强校园安全。

第三,完善制度规范,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牢记学校安全规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新生入学时,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严令学生遵守。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安全防护技能,提高个人防护能力[3]。高校可通过开设第二学分课堂、邀请相关专业老师讲座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安全防护课程学习及相应培训,有条件的可分批组织学生观摩学习操作,让学生掌握灭火器、消防栓等各类基础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正确求助方式。

(二)形成高校安全特色校园文化

高校安全特色文化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一股“软力量”,主要依托人性化的日常管理方式和手段。它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环境,从而影响到个体的观念、行为和态度,从而控制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减少人为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强化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安全特色校园文化。

第一,在校园安全管理中转变工作理念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校园安全管理重心从原来的处理各类事件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为主的理念,从原来的包办式发展到民主的参与式管理。倾听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合理诉求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急同学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及时反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同时鼓励学生自查互查,利用朋辈教育效应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

第二,在校园安全管理中体现宿舍管理工作者与辅导员配合管理。辅导员经常同一线宿舍管理工作者交流学生情况,对生活有困难的的同学进行及时关心帮助;对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物品的学生批评引导;对转变比较大的学生(如:考试不及格、恋爱问题、家庭变故等),通过谈心谈话、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帮助困难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此外,辅导员还应严格要求自身,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在日常言传身教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坚定学生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形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另外,可以建立辅导员驻校巡查值班制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24小时有辅导员值守,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另一方面能够第一时间应对突发状况,将安全风险和破坏性降到最低。

第三,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及班团作用。依托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载体,开展高效安全建设文化周等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主题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基本安全知识;通过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定期举办高效安全建设文化周活动,建成老生带新生的良好传承体系,宣扬“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的精神,形成相互提醒、相互约束的良好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文化根植于每位同学的潜意识中。

三、结束语

大学生校园安全事件具有偶然性大、破坏力强、影响力深等特点,所以校园安全工作看似平凡枯燥,实际上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本文拟通过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和形成高校安全特色文化两个刚柔相济的方式用以应对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与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问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从点滴做起,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高校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辅导员校园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