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1-12-29 11:03张海彬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校方劳动校园

张海彬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引言:对于新时代的国家发展而言,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国家创新以及人才输送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自此被社会再度关注,劳动教育的效果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各高校在建设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培养系统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面发展教育当中,劳动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教育相辅相成,其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劳动阶段逐渐强化自身的情感道德理念,拓宽视野,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同时,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可以促使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最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1]。

(一)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不断强化,除了能够引导大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三观,养成劳动精神,并且形成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习惯,还能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洗涤内心、提升劳动素养,让学生具备即使面对艰苦的环境也能不断磨炼自身意志、不言放弃的人格,最终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我国正努力迈向制造强国的行列,而若想确保制造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具备更高的质量,就应提升全民的工匠精神。这就要求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具备追求质量、刻苦钻研的品质,从而逐渐拥有拼搏创新、爱岗敬业以及专注等劳动素质,不断提升以及深化自身的劳动精神。所以,各大高校只有在新时代持续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追求高品质、科学严谨以及不畏艰险的品质,方能使工匠精神得到有效传承,最终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劳动人才,推动社会、国家的快速发展,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培养与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德育工作中,确保学生具有正确劳动观、具备积极劳动的习惯属于关键育人内容;而在智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对劳动技能、知识等加以把握占据重要的学习位置;体育工作重在培养学生勇敢奋斗、坚强不屈的劳动素质,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而在美育过程中,强调劳动者应该具备创造美、追求美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因此这五育之间相辅相成。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属于培养、践行其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举措[2]。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实践路径

(一)树立良好的劳动观

良好的劳动理念能够确保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行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常拥有活跃的逻辑思维、思想观念,极易被最新的消费、科学以及资本等文化所干扰,淡化了只有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在收获中体会幸福的理念。所以,各高校要让学生牢固确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思想,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1.让学生向往劳动

在新时代,大学生会更加追求美好的前景与生活,而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即让学生明确要主动改变现状,不再依赖家人,就应不断挥洒汗水、不负青春,稳扎稳打地劳动、工作,并且坚持不懈,以便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使自我价值得到彰显,懂得从劳动中才能收获真正专属自身的幸福与成功。

2.对劳动充满热情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生产劳动有所轻视、忽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失偏颇的,校方应让学生明确对于社会、国家发展而言,劳动才是人们收获幸福、财富以及知识的核心与基础,因此劳动并不存在等级之分,学生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劳动充满热情,方能将自身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彰显出来。

3.对劳动予以尊重

校方在加强劳动教育时,应该确保广大大学生能够明确任何一种劳动类型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让学生懂得所有的劳动形式都属于一种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社会发展的主力,因此必须对劳动以及劳动者予以充足的尊重,并且要对劳动人民心怀感激。

(二)科学构建校园劳动文化

在大学校园当中,学生、教师以及其余工作人员会一同学习、生活,这些人员在长时间的共同活动以及深入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有行为模式以及思维理念,最终构成各所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而在新时代,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对校园文化当中的劳动文化予以高度关注,并且致力于构建并完善校园的劳动文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渗透劳动育人思维。在此过程中,校方应做到:

(1)新时代、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评价大学生时,不应将目光仅仅放在日常的成绩与分数上面,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不再只重视理论基础学习。为了准确考评新时代大学生综合能力,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劳动素养以及劳动水平,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知识,提升自身劳动实践的积极性,最终能够热爱并重视劳动。

(2)确保全体大学生都能参与到美化学校、积极实践的相应活动当中,促使学生主动参加整理班级内务以及美化校园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热爱劳动的同时更加热爱校园,并且为了使校园得到进一步美化而热爱劳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例如,校方可以借助不定期评比和检查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逐渐有意识地打扫寝室卫生,使学生拥有更清洁的居住空间,最终以小见大,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劳动、积极合作等意识。

(3)校方应借助多种途径将先进劳动模范宣传给大学生,通过榜样作用提升大学时代劳动意识。在此过程中,校方可以利用班会、座谈会、板报、校内网、QQ群、微信群以及广播电视等多方式将劳动模范的真实事迹传递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通过尊重、崇拜先进劳动模范,逐渐热爱劳动。

(4)校方应当明确,校园劳动文化的建设方包含了大学生、大学自身、学生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其中,大学生与教师应该争当传承、发展劳动精神、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模范与表率;在学生家庭中,其家长应该要求学生自理自立,提升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社会舆论应该努力营造劳动最光荣以及诚实劳动等氛围。

(三)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在劳动教育当中,劳动实践属于重点教育内容,而展开劳动教育的关键途径便是积极组织大学生切身参与实践活动。因此,校方应该做到:

(1)全面提升劳动教育当中实践活动的占比,使实践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有关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可将教学视线停留于理论知识教学层面。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创新实践、社会实践、见习与实习、专业以及科研训练等实践模式,以便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借助所学内容对问题加以解决,最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创新思维、动手实操等综合能力。

(2)教师在开展劳动教学时,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劳动技能以及劳动基础知识等,还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维持宿舍、教室以及校园的环境,同时为各班学生划分指定的环境责任区,以便让全员都能参与到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中。

(3)教室应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人兴趣等加以了解,在设计、组织实践活动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专业等。例如组织学生在指定区域内展开小动物养殖、植树、养花以及电子设计等各种实践活动,并将劳动实践的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收获成功,提升其信心。

(4)校方应定期安排大学生参与到校外的社会实践或者公益劳动等活动当中。校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前往养老院、中小学、农村、工厂、企业或者社区等展开敬老助残、支教、宣讲理论知识以及打扫卫生等劳动实践活动。

(5)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建设劳动实践活动基地,鼓励并引导学生前往基地对劳动管理与生产相关工作加以掌握和理解,从中明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长以及性格特点,以便在后续教育中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找到职业目标、掌握正确的劳动理念。大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劳动技能、知识进一步掌握,最终使学生积极转变自身劳动观念,培养良好劳动意识与习惯[3]。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持续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因此各所大学应该积极展开相应工作,对实践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索,以便提升劳动教育的落实效果,从而使广大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进而主动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富国强国的事业当中。

猜你喜欢
校方劳动校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热爱劳动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