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与英语翻译教学融合分析

2021-12-29 11:03曹玉琴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高校学生思政

曹玉琴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思政理念作为课堂教学育人的重要方式,是高校学生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丰富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实现德育双优教学目标。在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能力,有利于为社会输送和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教师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有序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并更好地实现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目标。

一、分析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本质

教师在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语言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教师应合理融入德育教学理念。由于翻译是以语言作为载体,合理转换两种语言文化,也作为跨文化传递活动。作为文本翻译,需要充分挖掘语言文化内涵,展现出翻译文化构建的价值。在进行翻译时,译者的自身文化自觉和文化身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译者对自己文化进行充分认知,才能接触和理解更多的文化,并在多元文化中明确自己位置。教师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给学生积极弘扬中国文化,使每位高校学生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时,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深入挖掘,能够充分发挥英语翻译教学作用,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目标[1]。

二、探究课程思政理念和英语翻译教学融合策略

(一)更新英语翻译教学理念

将中国先进技术、深厚人文底蕴、悠久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教师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坚持育人育才教学观念,积极培养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并通过中国哲学思想作为行事之道,具备良好的家国情怀,同时引导高校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翻译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析课程思政理念

首先,在新闻问题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和新闻翻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以顺应传承和发展、与时俱进观念,不断挖掘新闻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正确引导高校学生梳理国外对于中国报道的文章中潜藏意识形态,避免报道中存在着误导情况。培养学生敏锐、客观、科学的专业态度,有利于更好地捍卫我国尊严和维护国家的权利,禁止外媒对于客观事实进行随意曲解。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者非常重要角色。世界各国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等,会针对事件报道内容根据不同的视角、选题进行相应评论和宣传,存在着比较浓厚意识形态。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斟酌外媒报道的用词、视角以及选取的新闻素材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家对于同个事情存在的不同报道,带领学生深刻了解意识形态和分析文本内容,可以培养高校学生养成科学、正确的批判观,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事件的本质。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外媒涉华的报道,开展深入的解析,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同时可以对外媒用意进行真实还原。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思想、科学的判断外媒相关的新闻报道,禁止出现有损我国形象的相关言论,也作为当代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是需要获取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际解决当前高校学生面临繁杂、大量的网络新闻信息的困扰,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翻译知识,并实现了育人教学目标[2]。

(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科技问题英语教学活动中

在开展高校教育时需要充分发挥人文性特征,在设计英语翻译教学设计时,应与本学校的教学特征、本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不断优化科学文体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在设置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时,教师应注重强调学科的人文性和通识性。例如,在开展矿冶类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给学生讲解与矿冶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深度挖掘矿业知识文化,引导学生对科技文本英语翻译相关原则进行全面掌握,并丰富矿冶文化知识。通过大量积累人文信息,可以逐渐培养高校学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时,合理选择开元通宝、隋唐层、斜井、大冶之剑、铜草花、平巷等知识,可以充分展现出我国三千多年的矿冶文化和历史,合理选择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有利于明确英语翻译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高校学生对专业知识文化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手中的语言文化习惯和范式进行充分了解。对翻译策略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确保译文整体质量。通过科技文体的相关文化知识,可以充分调动高校学生资助探索我国悠久、神秘的矿冶文化,有利于学生对我国几千年文化进行深层次、自觉的探索,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教师将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有效融合,能够逐渐提高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理念的作用[3]。

(四)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艺术问题翻译教学活动中

根据世界阅读量实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人均阅读量排在世界的倒数。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着片面化、碎片化特征。针对一些断章取义、大量重复的网络信息,使当代高校学生存在着应接不暇情况。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对母语的表达能力、感受能力以及书写能力,不能充分展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不利于学生培养高校学生培养文化素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情况,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应注重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给高校学生精选一些具备深厚的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哲理文化的中国文学作品,正确引导高校学生自主进行检索,更好地完成译文工作。同时可以对作者的思想、作品的社会背景、作品精髓、主旨等进行深刻的了解,有利于加强译文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选取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庄子《庄子·山木》,组织学生进行翻译,要求学生完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的英译。为了更好地翻译这句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我国儒家思想中君子这个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并组织学生探讨中国君子和西方的绅士这个称呼,在语义内涵上是否一致。针对这个问题,也作为将课程思政理念和英语翻译教学融合过程中学生应该理清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论证、自我搜寻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同时合理融入中国的道德观、思想观以及哲学观,有利于创新传统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将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有效结合,有效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4]。

三、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融合教学反思

(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在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创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和思想,注重高校学生作为英语翻译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高校学生自主探索课程思政内容能力。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以及正确意识形态,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好协助者、引导者的角色,注重知识的衔接,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翻译材料的深度了解,并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翻译材料,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背后的相关人文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翻译材料的本质内容,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

(二)在英语翻译教学全过程中合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在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时,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理念的可触、真实、具体,需要教师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思想观、历史观以及道德观和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专业背后以及我国优秀文化,可以使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展现出现实感特征,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进行融入,这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教师在平常应了解人文、经济、政治和历史等相关知识,积累更多的思政素材。制定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保课程思政理念和英语翻译教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有效防治教学时出现僵硬、刻板植入情况,通过生动阐述、灵活驾驭等方式,可以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理念,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果[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积极探讨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充分意识到翻译教学具备的人文性。教师应发挥学科和本土文化具备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遵循优秀文化传承理念以及严谨科学态度,将英语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有效结合,可以逐渐培养高校学生敏锐、正向意识形态,有利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高校学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