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与引导策略

2021-12-29 11:03周剑飞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大学生信息

周剑飞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关键字:网络行为;网络行为能力教育;行为能力引导

我国现阶段处于互联网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网络突破了传统的现实空间,改变了原来的交流与交往、甚至学习的模式,以电脑、手机移动客户端为发展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外沟通交流、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网络世界是复杂的、虚拟的,网络带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是一把双刃剑,是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是能够有效运用和使用网络平台为其自身发展服务,这是当下媒体融合大环境给大学生的新命题。[1]

网络行为是指通过自身实际操作行为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参与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获得大量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并建立多元化的网络关系。大学生网络行为一般是由需求动机产生,受到法律法规、道德的约束,具体形成行为内容和实践过程。可以概括为上网前的需求动机、浏览的内容、网络行为活动过程和行为结果。大学生网络行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价值观和日常学习、交流和生活方式。[2]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学校也在积极推进网络线上、线下共同教学,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每天必备工作之一。通过以南通地区大学生问卷调查,除去网络课程的学习外,34.4%的学生利用网络来辅助学习,以获取课堂之外的知识,有66.3%的学生在网络上听音乐、看电影,有3.5%的学生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约20%的学生表示偶尔会玩游戏,经常进行网购的学生有80%以上,上网学生均表示使用会微信、QQ等聊天工具进行通讯、交友。[3]

(一)需求动机不明确

通过对南通地区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以娱乐、打发时间为主要需求动机。在调查的学生中,70%以上的同学表示在网上进行玩游戏、听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50%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微信、QQ等网络聊天占据了他们大部分上网时间。网络资源信息量庞大,海量的信息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大学生完全凭借自己喜好来选择,容易导致因信息理解的片面性而发生偏差,导致不当的网络行为。

(二)行为时间不固定

大学生上网时间主要取决于上课时间安排和情绪变化,80%的同学是在课余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管的时间上网。据调研,南通地区在校大学生有60%以上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同时大学阶段时间相对宽松,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活动,外界干扰较小,一旦遇到感兴趣的活动就有可能不加节制地延长上网时间,甚至有部分学生陷入网络游戏或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三)行为约束力不强

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还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对于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多元化的思想浪潮,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力来抵御不良网站和信息的诱惑。

调查结果显示,约63.5%大学生一方面知道沉迷于网络带来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行为上却又做不到真正的“放下”网络,于是便陷入在使用的同时又心怀愧疚感的矛盾之中,这就是大学生行为约束力不强的表现,需要网络素养培育的实施改变这种现状。

(四)行为结果不确定

未经世事大学生崇尚张扬自我个性,网络信息的传播快捷且广泛,网络上发表的大胆又独到的言论,充满创新和时代感,能满足大学生彰显自我个性的机会和获得别人关注满足感。同时网络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不用担心自我暴露,极易造成网络行为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缺乏,缺乏内心的自省和社会责任的约束,网络行为无所顾忌而造成行为不当甚至违法。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上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有的存在极端、消极等不良因素,有的哈韩哈日,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决定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不完全成熟的社会认知和理性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如果缺乏及时、准确的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差和异化。[4]

(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虚拟网络社交已经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日常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通过微信、QQ与网友间接的、匿名的网络互动,从而忽视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交往,导致人与人面对面交际的能力下降,与现实生活中同学、舍友关系不融洽,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社会责任和地位,分不清到底是现实中的我还是网络中的我。

(三)学习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电信基本设施的发展及wifi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常态,手机阅读信息成为首选方式,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对新闻关注的较多,但对时事政治关注的较少,网络上传递信息方式多种多样,多数学生表示对视频更为关注,难以真正阅读欣赏文字表达的魅力。对于大量信息只是一览而过的行为,内心并没有真正在意,仅仅是习惯性浏览而已。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能力培育策略

现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养成过程,需要在感性和理性的认知判断下对具体情感意志的指导下,形成行为实践。大学生网络行为能力不是随意就能养成的,一手抓硬措施,伴随着法律法规、道德的约束来强制完成,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主流价值的网络宣传力度,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对网络行为能力的引导。

(一)强化互联网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以学校为主战场宣传互联网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学法、懂法、用法,掌握互联网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健康成长,绿色网络,助飞梦想。

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互联网法律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开设大学生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既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通过社团组织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法律宣传,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准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注重网络行为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严密防控不如清源正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生事务的能力,但又缺乏自制力,学校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网络中的多元化信息,正确认识网络,区分良莠,确立准确的价值观。

一方面学校通过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约束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比如限制上网时间、净化网络环境等;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网络发布正面权威的消息,可通过开设网络运用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扩大学生网络知识的获取能力。另外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研讨等趣味活动,多种形式加以教育引导,增强学生所关心问题的透明度,帮助他们抵御不良信息。

(三)注重身边“意见领袖”引导作用

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有意识地寻找学生身边积极上进的“意见领袖”,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是指日常关注社会公众话题、焦点话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对人们的观点形成影响的人士,通常包括活跃在网上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各界精英等。[5]

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大学生相互进行心理、思想交流和沟通,使其获得学习、生活上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大学生身边的熟悉人和典型案例教育和引导,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高校应在老师和学生中树立“意见领袖”,发挥老师、辅导员、学生社团干部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使得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更为有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构建符合媒体融合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现阶段的校园文化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媒体融合的特点,学习的职能部门、院校和学生社团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网络主页等新媒体平台。内容上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网络语言,密切联系社会热点事件,营造一个现实与虚拟并存,内容健康向上的校园新媒体文化氛围。[6]

(五)净化大学网络环境

大学应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学校应当设有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和信息过滤的人员,尽可能保障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防止虚假、色情等信息进入校园网络。同时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让学生明确网络行为动机,考虑网络行为导致的后果,并承担不良网络行为的责任。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正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其中既有网络本身复杂环境的原因,也有我们应对措施不足的原因。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控,一方面从网络环境特点出发,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出发,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从根本上预防和调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国家、学校和大学生自己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大学生信息
订阅信息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