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冗余现象交际意图的语用研究

2021-12-29 14:12朱红红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意图言语讲话

朱红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基本的手段。在言语行为过程中,信息要通过语言作为载体进行传递,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讲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多于听话人理解信息所需的内容的情况,这种现象便是冗余。冗余对于人类的交际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高,自媒体已突破了基本的图文、音频形式,将视频应用其中,视频自媒体应运而生。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讲话人的交际意图,视频自媒体的言语行为中常常策略性地使用冗余。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展开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冗余现象的语用研究,以期能够加强对冗余现象的认识,为言语行为更有效地实现交际意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语言的冗余性研究

(一)冗余的概念

冗余的研究由来已久,渗透在各个学科。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冗余的概念进行解释。冗余是信息源的特点之一,信息源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或者被删除,而冗余可以将这些受影响或消失的信息重新构建,使得信息接受者能实现满意理解。冗余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现实的言语行为中,讲话人与听话人通过语言这个媒介传递信息,理想的状态是信息等值,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更多的时候是信息不足或信息冗余。如果信息传递过程中某一信息可以从同一信息系统中重复获得,这一信息便是冗余,相反,如果信息不够,那就是信息不足[1]。而在言语行为过程中,讲话人话语所承载的最少信息量超过听话人理解所需要的信息时,就是语言冗余。冗余信息遍布各领域,只要有言语行为的存在就会有冗余现象的出现。

(二)交际意图与冗余的关系

在言语行为过程中,讲话人说的话语就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交际意图,相应地,讲话人希望听话人能理解自己话语的意义,从而真正理解交际目的,达到交际意图的有效实现。所以,讲话人的言语行为是受交际意图刺激,然后通过大脑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确定交际意图,之后将信息进行编码,以声波的形式传递给听话人,听话人经过大脑对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对讲话人交际意图的理解。因此,讲话人提供的信息是否适中取决于交际意图的实现程度,如果交际意图已经被听话人所理解,但讲话人依旧提供了重复的信息,那便是冗余。

(三)非言语行为与冗余的关系

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形式,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非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对言语行为冗余现象的研究必须要以大语言环境为背景,将非言语交际行为考虑在内。非言语行为交际包括手势、动作和表情。作为言语行为的辅助手段,其与言语行为的使用非此即彼,当二者同时出现时,便存在冗余现象。另外,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交际相得益彰,二者搭配使用,可以强化交际效果,促进交际意图的有效实现。

二、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特点

(一)视频自媒体的概念

(二)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的特点

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会话的结构发生改变,对话语策略的使用及选择有深刻影响。

1.话轮的变异

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的话轮判断标准发生转变,由意义转为形式。话语的构成要素,从单句、复合句及句群等形式变成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相结合的多模态语篇。

2.话对的变异

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话轮的相邻性发生变化,意义的关联性和内容的完整性被割裂,打乱了话对的次序。

3.话段的变异

2.2.2 症状护理 认知障碍患者常常离开自己的床位就找不到回来的路,应在病房门上和床位上设醒目标识,并使用腕带。有暴力倾向患者有时会冲动伤人,也会发生自伤的行为,护士应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要求陪护,在告知书上签字。收缴周围不安全物品,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也允许在非威胁性的治疗环境中自由走动。对抑郁症患者医务人员多与其沟通,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与家属配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常规的话段是呈线性的。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话段的连续性受到破坏,话段的主题表现为多样化,如跳跃性、交错性和回环性等特征。

4.话流的变异

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二元会话变为多元会话,可能是多人同时参与一次会话,结果话流由隐性转为显性。

三、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冗余现象交际意图的语用研究

言语交际过程很复杂,大体可划分为编码、传递、解码三个阶段。首先,言语编码是初始环节,讲话人是言语行为的发出者,在编码过程中,讲话人对来自语境的综合信息进行处理和认知加工,最后选择适当的话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这是表达环节。其次是传递环节,信息传递是一个物理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信息传递受到影响,信息会有一定损耗,为了保证所传递信息的完整性,冗余现象应运而生。最后,听话人接收到信号,大脑进行相应的理解,完成接受环节,即解码环节。可见,讲话人要传达的信息就是交际意图,为实现有效的交际活动,冗余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视频自媒体的言语行为存在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交际意图的实现更为复杂。下面本文将对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冗余现象的交际意图从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违反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人们在言语行为过程中并不总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反而常常是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但这种间接的言语行为总是能让听话人推导出其真实的交际意图。究其原因在于有一套人们共同遵守的、相互合作的原则在起作用,这些原则就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4]。在实际的言语行为过程中,人们经常会违反某一准则,却会收到更为有效的交际效果。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的冗余现象便是如此。

1.违反量的准则

例1:“准备一个没有东西的空碗……”。(视频自媒体美食视频号中的话语)

这段话违反了量的准则,提供了多余的信息。主播话语中“空碗”本来就是没有东西的,但主播还要用“没有东西”来修饰,提供了重复的信息,造成了信息的重复,这便是冗余现象。主播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制造幽默,吸引刷视频的听话人。听话人听到这样的话语,其语言模式在预期的合作原则外,必然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幽默之余给予视频更多的关注。而这正是主播想要达到的交际意图。可见,冗余可以制造幽默,获得听话人更多的关注,使讲话人的交际意图得以更为有效的实现。

2.违反质的准则

例2:“把两颗不要钱的鸡蛋打进去……”。(视频自媒体美食视频号中的话语)

这段话违反了质的准则,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主播话语中“不要钱的鸡蛋”,刷视频的听话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虚假的信息。在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这是一条美食教学视频,主播话语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解怎么做一道美食,不需要提供原材料价格的信息。但是主播在已经传达了做菜程序“打入两颗鸡蛋”的情况下,还加上了“不要钱的”来修饰,显然提供了多余的信息,造成冗余现象。主播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增加幽默感,使刷视频的听话人看得更有兴趣,给予视频更多的关注,达到了更为有效地赢得关注的交际意图。

3.违反关联准则

例3:“今天我来教大家做一道菜:Q弹果冻……看到这儿呢,如果您的手机还有电,麻烦您给个小红星,就是对着屏幕点两下,麻烦您了,我都这样说了,您就点两下吧……”。(视频自媒体美食视频号中的话语)

这段话违反了关联准则,提供了与视频内容不相关的信息。这是一条有关于美食教程的视频。视频一开始讲明了,“今天教大家做一道菜”,视频内容就是介绍这道菜的做法。突然在视频中间出现了提醒听话人点小红星的内容,很明显与美食教程的内容是不相关的。究其原因在于主播在教听话人做菜的同时,是希望获得听话人的关注的。表面上看,上述话语与做菜的教程视频内容不相关联,提供了多余的信息,造成冗余现象。但本质上讲,这些冗余的信息能提醒或吸引听话人关注,使得美食教程视频得到更多的关注,更为有效地实现主播的交际意图。

4.方式准则

还是以例3为例,上述话语中重复出现提醒刷视频的听话人点小红心的话语。在已经讲清了“给点个小红心”的请求后,后面还进一步说明点小红星的方式,“对着屏幕点两下”。这样一再重复的信息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简洁的细则,使话语变的很累赘。讲话人这样一再重复点小红星的信息造成了冗余,其目的还是为了取得刷视频的听话人的关注。主播这种重复的刺激给听话人造成指令性的请求,有助于实现其得到更多关注的交际意图。

(二)顺应礼貌原则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可知,冗余是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现象。人类的言语行为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呢?英国学者利奇给出了解释,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应该将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减到最少,并列出了六个礼貌原则[5]。总而言之,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一些不方便直接说的话,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会显得更加礼貌,可以让听话人获得更多方便,让对方受到更多尊重,从而讲话人获得听话人的好感,最终实现讲话人的交际意图。而策略性地使用冗余就是顺应礼貌原则,违反合作原则,从而有效达到交际目的的情况。

例3中主播的言语行为违反了合作原则,却顺应了礼貌原则。我们对比以下的说法:

①给个小红心。

②麻烦您给个小红心。

③麻烦您给个小红心,就是对着屏幕点两下。

④麻烦您给个小红心,就是对着屏幕点两下,麻烦您了,我都这么说了,您就点两下吧!

这是一个请求性的言语行为,②到④的话语违反了合作原则,造成了冗余。但是很明显,①的说法直接的表达了要求,最不礼貌。从②到④冗余信息逐次增多,④是冗余信息最多的,也是最礼貌的说法。通过重复使用“麻烦您了”,“就是对着屏幕点两下”,“我都这样说了……”这些冗余性话语带给听话人更多尊重,从而使讲话人获得听话人的好感,实现其请求性交际意图。

可见策略性地使用冗余违反了合作原则,但顺应了礼貌原则,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让讲话人的交际意图更有效地实现。

(三)目的-意图原则对冗余的控制

钱冠连教授指出,语用学对言语交际的控制有两个原则,即目的意图原则和相关原则[6]。无论是合作原则亦或是礼貌原则,意图原则是最终的交际依据,交际意图是使言语行为发生的原动力。而冗余现象是策略性地选择语言使用,是讲话主观意图刻意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冗余信息增加与否以及冗余信息量究竟多大合适都是由交际意图决定的。如果交际意图很容易就能够实现,那么使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就可以了,无需使用冗余;如果简洁明了的话语不利于交际意图的实现,或者会引起听话人的误解,则冗余信息成为必要,以保证交际意图的有效实现。

上文例3中主播的话语是一个请求,希望听话人给点小红星,这是讲话人的交际意图。正是出于这种交际意图,主播在视频中插播了上述例3中的一段话。因此,交际的原动力是讲话人的目的和意图。主播在讲这段话时,考虑到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听话人的聆听耐性有可能不高,推导出自己的请求的实现可能会有难度。因此,为了让听话人更容易满足其请求,主播采取了重复信息的冗余策略,不断重复“点小红心”,“就是对着屏幕点两下”,“您就点两下吧”的请求。这样大量的冗余信息,并伴随请求性的语气,使得主播更易获得听话人的同情心和同理性,从而听话人更有可能去点小红星,满足主播的交际意图。可见策略性地使用冗余对于主播交际意图的实现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冗余在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功能

当前,自媒体时代下,社会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言语表达的形态也发生变化,呈现这样的规律——人们说话时采取有信息差的策略进行交际。尤其是视频自媒体条件下,视频内容量大且杂,人们的聆听耐性受到挑战,加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动态性,使得冗余成为必要。冗余在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确保信息有效传递

视频自媒体的传播对象是隔着屏幕的,其周围环境与视频中的传播内容存在不同地的情形。更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交际信息的缺失。冗余的使用使得信息再现,可以更为有效地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二) 调节气氛,增进感情

视频自媒体条件下讲话人与听话人的互动不是面对面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存在距离。很多时候听话人都是主播假想中的,为了让独白式的交际更有吸引力,获得听话人的关注,主播策略性地使用冗余信息可打破一成不变的气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交际氛围,拉近与听话人的情感距离,帮助其更为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三) 制造幽默

视频自媒体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通民众,要想在海量的视频中脱颖而出,必须讲究语言策略。幽默能创造轻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成为主播们的选择。而冗余在创造幽默时独树一帜,可以帮助主播获得受众的关注,实现拥有更多粉丝的交际意图。

五、结语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剖析了视频自媒体中的冗余现象,探讨了冗余在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功能。冗余作为语言的三大特征之一,如果没有冗余,那么言语行为将变得枯燥乏味。在言语行为中策略性地增加冗余,可以起到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的作用。但是冗余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要慎用冗余,把握好冗余使用的度,尽量避免冗余的消极作用,发挥冗余的积极作用,促进讲话人交际意图更为有效地实现。

猜你喜欢
意图言语讲话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注水”讲话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男朋友
燕山秋意图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