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探究

2021-12-29 14:12郭小芳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吕梁市中心融合

郭小芳

(临县融媒体中心,山西 临县 033200)

在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融媒体建设发展是媒体融合时代创新媒体发展的必然之路。融媒体建设是从上至下搭建的一种媒体生态系统,目前媒体融合理念是国家整体的媒体发展理念,对增强四级广电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县级媒体是四级办台方针的最后一级,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强、做优、做实是巩固壮大基层舆论思想阵地的重大举措。

一、吕梁市县级融媒体建设的背景

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了发展方向,“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1]。2018年9月20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对在全国范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要求:2018年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20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的全覆盖。自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出台5份文件,迅速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为原则指导,《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分别针对省级技术平台建设、县级融媒体平台的网络安全、县级融媒体平台的运行维护、县级融媒体平台监测监管进行配套规范。5份文件的发布落实,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规范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财政厅等部门密切配合,起草我省实施方案,研究各地工作中关心的问题。省委宣传部组织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学习研讨,开展专题培训,全面准确吃透中央精神,确定39个县(区、市)2018年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山西日报和山西广播电视台共建的省级智慧云平台承担起了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级技术平台、省级总控平台的重要职能。山西广播电视台作为省级智慧云平台主管单位,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推进平台创新建设。目前,山西省省级智慧云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项技术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中,省级智慧云平台将为我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

以上这些意见、建议和措施的出台中央、山西省政府对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明确要求和坚定决心。这些意见、建议和措施也成为吕梁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有力推手,为其更好地发展奠定了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坚实基础。

二、吕梁市县级融媒体建设实践

吕梁市目前有5个县成为山西省首批启动建设的试点区,其中包括孝义市和汾阳市2个县级市,岚县、临县和交口3个县。吕梁县级融媒体基本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模式进行,通过整合县域内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资源目前已形成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3]。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3 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并逐步规范运行,媒体融合工作已“合”出了新作为、“融”出了新气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为助力全市脱贫攻坚、转型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宣传支持,充分彰显了县级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目前从吕梁市首批试点县区来看,县级媒体融合的建设已经初步成型。如孝义市融媒体中心在原市广播电视台基础上挂牌成立后,已顺利完成全媒体组织架构、人员选聘及薪酬绩效配套改革,全媒体内容生产也已全新上线,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的脚步正在加快。交口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深度融合,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覆盖优势转向了受众优势、由媒体优势转向了平台优势、由单一传播转向多功能服务。相对而言,中阳县、柳林县和兴县的融媒体中心成立时间较晚,通过多次对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模式进行考察、学习和借鉴,大部分经验来源于先行示范区。2019年以来,汾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将扎实推进汾阳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紧迫任务,列为全市重点项目,特制定《汾阳市扎实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并且还组建了汾阳市融媒体中心。汾阳市融媒体中心由此实现了吕梁首家能够与省平台的互联互通,并且创建了十几个新的媒体平台,如汾阳市广播电视台微博、智慧汾阳手机台APP、公众号今日汾阳客户端、央视新闻矩阵号、人民号、抖音等。目前汾阳市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汾阳市融媒体也成为吕梁融媒体建设的样板单位。

三、吕梁市融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是吕梁市全面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第二年。从吕梁市首批试点县区来看,县级媒体融合的建设已经初步成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9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我们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大兴“开门办报”的作风,把党的优良传统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强化媒体和受众的连接,通过开放平台来吸引广大用户参与到信息生产传播中来,生产群众喜爱的内容,建构起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吕梁市融媒体建设工作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第一,重形式,轻内容。重形式即只重视融媒体的“融”的形式,媒体平台建设多,功能健全,但忽视了内容建设,栏目更新缓慢,原创度不够,缺乏群众反馈和咨询的渠道。 第二,经营模式固化,资金单一。吕梁地区融媒体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与传统媒体资金来源一样。所以尽管传播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还处于自主经营状态,和原来的模式相差无几,经营规章、管理办法比较规范,但单一的资金来源易造成资金匮乏、经营固化,不利于融媒体建设的现代化发展。第三,体制僵化,人才匮乏。吕梁地区县级融媒体在建设过程中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县级台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体制僵化,已有的人才都留不住,更谈不上引进新的人才。机制体制是最大的障碍,人才稀缺甚至断层,这是目前县级融媒体最大的危机。此外有学者指出,不少地方县级融媒体建设往往唯上不唯实,不看自身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照搬中央及省市媒体模式。由于县级台属于广电行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沿用广电“+互联网”的做法,所谓“以我为主,立足广电”实际上是作茧自缚,企图以落后生产方式整合先进生产方式[4]。

四、吕梁市县级融媒体建设对策

针对吕梁市县级融媒体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加快建设吕梁市县级融媒体建设,需要做如下努力:

(一)兼重内容形式

做好内容质量,唱响主旋律,服务吕梁,是吕梁县级融媒体的主要职责。在融媒体大背景下,县级媒体要想在区域内获得一席之地,尚需群众思维,即着眼于区域内“群众之所困、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向”,并以群众视角、故事、语言来表达。这种内容定位便于群众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收”。与此同时,要加强内容接受的反馈机制,尊重用户评论和建议,吸纳用户评论建议的合理成分,使内容的生产、接受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活媒体内容的发布。

(二) 加强经费造血功能

发挥媒体融合与地域优势,拓展跨界融合和跨界经营,使盈利性活动和公益性活动兼重。扩大媒体辐射力,增创新营销体系,提高营销变现能力,以弥补收入的下滑,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筹办了“和美之声声声有情”公益品牌,“通过接收捐款启动公益基金,”[4]开展多样公益活动,使经费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举措值得借鉴。

(三)改革媒介体制

融媒体的出现,使得与之对应的媒介体制、人才激励也需重新调整。媒介体制需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统一部署,采编经营两分离,设立编辑部、办公室、新闻部、总编室、技术部等,推行绩效管理,从而形成权责清晰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机构。人才激励需要加大力度,建立适应融媒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育、激励、考核机制。贯彻普通人才本地化、高端人才引进化、特殊人才培养化的用人指导思想,广纳贤才,为我所用;打破固有藩篱,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做到以岗定薪;进一步并完善考核制度,使岗薪相匹,制度激励。

总之,目前吕梁各县区市在媒体融合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效,如汾阳市、吕梁市这些经济或政治位置突出的地方做得很好。吕梁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既有利于提高媒体的舆论导向水平、县级媒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很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同时又能使媒体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增强其竞争力。转型发展的关键不是打碎自己,而是打开自己——在开放、连接与整合中实现跨界整合下的产业形态创新——市场版图与资源合成的重构,而如何打开,对于吕梁市县级媒体融合与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研究实践意义重大,需要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猜你喜欢
吕梁市中心融合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王拥军深入吕梁市调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