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21-12-31 09:07黎建青
全科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因性耳穴

黎建青

我国癌症发病率以3%~5%的增速逐年增大,临床治疗癌症的常见措施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1]。研究显示,临床治疗中癌症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CRF),且经睡眠、休息仍难以得到缓解,对病人的生活、治疗产生影响[2]。研究显示,癌因性疲乏属于癌症病人的第六大生命体征,癌症病人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约为60%,且晚期癌症病人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更高[3]。临床多采取西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但疗效持续时间短、药物毒副作用大,甚至部分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会加剧癌因性疲乏症状。中医特色护理以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病人病因、症状表现提出相应干预措施,如耳穴贴压、推拿按摩、情志护理等,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成本低,且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4]。本研究对中医特色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现状实施分析,明确其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旨在为中医特色护理在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医特色护理及癌因性疲乏

第32届国际肿瘤护理学会将癌因性疲乏确定为“第六大生命体征”,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定义癌因性疲乏为一种持续性、主观性的躯体、情感或认知层面的疲乏感,且该感觉形成与活动量不相符,与癌症病情发展及临床治疗有关,对日常功能实现具有一定影响[5]。中医理论根据癌因性疲乏的证候特征,将其纳入中医学“虚劳”范畴,认为其病机为脏腑亏损、气血虚衰、久虚不复。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属于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耳穴贴压、情志护理等,其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且成本偏低等优势[6]。中医特色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在癌因性疲乏病人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

2 中医特色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现状

2.1 耳穴贴压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 耳穴贴压是指贴压王不留行籽或绿豆以刺激耳郭处的疾病诊疗穴位或区点,以疏通经络、缓解疲乏。邵娟等[7]在研究中将化疗期肺癌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耳掀针护理,研究得到,观察组病人行为疲乏、感觉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耳掀针有助于缓解肺癌病人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王晓庆等[8]选取7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耳穴压豆干预,选取穴位包括交感、神门、脾、胃等,结果显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基于对神门穴的刺激作用,能镇静安神、缓解疲乏,而刺激脾、胃区点能疏肝理气,刺激交感穴能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综上所述,耳穴疗法在癌因性疲乏病人护理中切实有效,但多数研究均未能结合病人具体证型取穴,且操作规范性不足,未能明确按压强度、持续时间,故需增强耳穴疗法规范性。

2.2 情志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 中医情志护理是指基于护理人员语言、行为实施干预,以改善病人情绪状况,消除其顾虑、烦恼,增强其康复信心,缓解神疲乏力[9]。陈敏等[10]选取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五行音乐疗法,干预时间为4周,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度、重度疲乏病人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五行音乐包括宫、商、角、徵、羽5种调式,通过机体内气运行实施作用,达到调节五脏的目的,可缓解疲乏、改善负性情绪。王绍彬[11]选取84例乳腺癌病人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情志护理,对应措施有交心按摩、自我表达等,结果显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上述研究表明,中医情志护理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能缓解癌因性疲乏,但其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且在具体情境中操作性不强,故需深入探究便于操作的情志护理方案。

2.3 艾灸疗法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 艾灸疗法是指基于艾条、艾绒对体表穴位实施熏灼、温熨的治疗方法,具有温经通络、调节气血的功效[12]。朱吉颖等[13]在伴有癌因性疲乏病人中应用艾灸疗法,选取病人足三里穴实施隔姜灸,结果显示,隔姜灸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隔姜灸足三里穴能缓解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卢璐等[14]选取6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雷火灸,施灸部位为腰背部两侧膀胱经节段、腹部任脉节段,施灸手法为温补灸,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干预2周。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可知雷火灸能缓解神疲乏力,改善机体状态。Kim等[15]探讨了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适用性,为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病人医护干预中的应用提供了参照。综上所述,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病人中具有出色的应用效果,故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2.4 推拿按摩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 取穴推拿按摩是指对身体特定穴位实施刺激,以激发机体经络之气,可疏通经络、调节机体功能,能缓解癌因性疲乏[16]。丁春花等[17]选取120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Ⅰ组给予中药足浴,观察Ⅱ组给予中药足浴结合穴位按摩,选取病人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位,基于搓推法、点按等手法实施按摩,每穴位按摩2~3 min,每晚1次,连续干预2周;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重度癌因性疲乏病人占比显著小于对照组,太阳穴、风池穴可调节脑部经络运行、平衡阴阳气血,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及脾胃之功效,可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而三阴交有平补平泻的作用,研究发现,穴位推拿按摩能缓解癌因性疲乏。金淑等[18]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化疗病人中应用经络学说、腧穴干预理念,基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病人体表穴位实施干预,结果显示,病人神疲无力得到有效缓解。综上所述,在癌症病人中应用穴位推拿按摩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但未实现辨证施护,且未明确具体操作要求及规范,如干预时间等。

2.5 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 部分研究人员在癌症癌因性疲乏病人中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中医护理措施,包括传统导引术、中药足浴、五行音乐、穴位贴敷等。邱萍等[19]在肿瘤病人中应用艾灸联合八段锦运动,结果显示,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取穴施灸基于对相应穴位的刺激作用,能疏通气血经络,调节机体状态,而八段锦运动属于传统导引术,是一种整体锻炼方法,具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用,能缓解疲乏症状。许国玺等[20]选取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有氧运动,包括太极拳、五禽戏、气功等,刚柔并济、动作舒缓,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神疲乏力症状表现偏轻,传统导引术,即“导气令和,引体而柔”,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此外,部分研究人员在肿瘤癌因性疲乏病人中采取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中药足浴联合取穴按摩,结果均显示,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效[21]。

3 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关研究指出,中医特色护理在癌症伴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疗效,但其仍存在一定问题。①操作规范性不足:多数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缺乏规范性流程,对干预时间、具体操作缺乏明确要求,不同研究所给结论不一。②干预周期偏短:多数研究中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干预周期均为1~2周,局限于对短期疗效的探究,而未能认识到癌因性疲乏的持续性。③未能辨证分型:部分研究人员未能针对癌因性疲乏实施辨证分型,故未实现辨证施护,可能影响到中医特色护理效果[22]。

为了强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果,希望后续能加强对中医特色护理的规范,积极开展相关科研设计,以实现对中医特色护理的全面研究。鉴于癌因性疲乏高发,可对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特色护理实施全面化、深入性研究,探究各类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在癌因性疲乏病人护理中的独特优势,并建立完善的疗效量化评价体系,以增强研究结论可信度,同时,还需加大对远期疗效及院外随访的关注。

4 小结

中医特色护理在癌因性疲乏护理中具有独特优势,能避免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神疲乏力,有助于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本研究搜集了近3年发表的有关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中医护理的文献资料,根据中医护理措施分类、整理,分析中医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现状。与乔娟菊等[4,22]研究相比,本研究所涉文献数量多,达到了22篇,且考虑到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研究更为全面。同时,研究还就中医护理在癌症晚期癌因性疲乏病人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因性耳穴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癌症化疗中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