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五个问题

2021-12-31 11:13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义项

富 金 壁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鄙文《关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几个问题》刊于《北方论丛》1982年第6期,后收入笔者《训诂散笔》(2005年1月,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今阅《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七版(2016.9),并检讨鄙文,发现鄙文固有得失;而所评及的某些条目,《现汉》今版或已做了修改(当然,修订者是否依从笔者意见而改,则不得而知),或一仍其旧。今重新对读之,凡发现笔者所评而修订者改动的,则标出,以与尚未改者对照;有必当说明者,亦如之:以见笔者新的思考及所望于编者之意。

《现汉》(1978年第一版)在释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可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和错误。总的看来,成语、文言词语释义的问题稍多。按发生问题的原因,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一、对所释词语的意义理解得不准确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很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不动声色”是不让感情从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不一定是不说话。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一文中称赞丞相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在“临大事、决大议”时不可能不说话,只是语气平静,态度从容而已。现代小说中也可见这样的描写:“证据呢?小姐!”佐佐木正雄坐在转椅上,双目直视墙壁,不动声色地问。(杨沫《东方欲晓》)又:“我都知道了,张师傅。”刘忍不动声色地说:“你们本是热热和和一家子。”(《张铁匠的罗曼史》——《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可见《现汉》的理解是片面的。

已改为“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般(见于《庄子·知北游》)。

《庄子·知北游》原句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成玄英疏云:“白驹,骏马也,亦言日也。”把“白驹”释为”白色骏马”是正确的。驹,常指幼马,但也指少壮的骏马,即“口小”而又善驰骋,可供骑乘的骏马;把“白驹”释为“小白马”,则易使人理解为“马崽子”,那就不符合庄子的本意了。庄子在另一篇文章《盗跖》中,表达同样的意思,写为“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可作证明。正如“千里驹”不能释为“能跑千里的小马”一样,这里的“白驹”也不能释为“小白马”。

今按,笔者当时未用训诂学所谓“析言则别,浑言则不别”的理论来说明这一现象:正如古汉语中“犊”指小牛,也指牛一样;“驹”既可指小马,也可指马。《史记·李斯列传》同样的意思作“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已改为“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语本《庄子·知北游》)”。

【攻错】《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错:磨刀石,攻:治。 )后来用“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这样解释,读者不清楚“攻错”的本意。而且,由于释“错”为“磨刀石”,则与诗义(攻玉)不符,与“攻”也搭配不起来。“错”是磨玉石用的砺石(《毛传》在“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条下释道:“错,石也,可以琢玉”),“攻错”是“琢磨”的意思,引申为取长补短。这样解释才符合《诗》义,也才能与《现汉》 对“错3”的解释(①打磨玉石的石头。②打磨玉石;攻~)一致起来。

今按,“攻错”之意,笔者当年未释清楚,今详说之:原诗“为错”(做磨玉用的砺石)与“攻玉”(打磨玉石)合为“攻错”,仍是“打磨玉石”之意(与磨刀无关),以比喻改善提高、取长补短。

【好整以暇】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这个成语出典于《左传·成公十六年》栾鍼的话:“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显然,来源于“好以众整”和“好以暇”的“好整以暇”只能释为“喜欢既整肃而又从容不迫”。

今改为“形容虽在繁忙之中,仍然严整有序,从容不迫”。

今按,如此等于未改。《左传》原文并无“在繁忙之中”之意,故此为蛇足。

【婢女】旧社会里被迫供有钱人家使用的女孩子。

“女孩子”指幼女或未婚的少女。“婢女”决不仅限于未婚的少女。旧社会凡是做奴仆的女子,都叫婢女。婢女当然可少可老,古书中称“老婢、老婢子”处甚多,皆指老年女仆。

今版改为“旧时有钱人家雇用的年轻女仆”。

今按,此实际延续了误解。“女仆”何必“年轻”?今补充婢女(古径称“婢”)“不年轻”之数例:

唐道世《法苑珠林》第三十三:“佛与阿难空钵而出。见一老婢持破瓦器。盛臭潘淀出门弃之。”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一·张文节》:“天圣中,张文节在政府。国封岁时入见,章献母仪天下,见其二侍婢老且陋,怪其过自贬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卫辉戚生,……盛气幞被,独卧荒亭中,留烛以觇其异。久之无他,亦竟睡去。忽有人以手探被,反复扪搎。生醒视之,则一老大婢,挛耳蓬头,臃肿无度。生知其鬼,捉臂推之,笑曰:‘尊范不堪承教!’婢惭,敛手蹀躞而去。少顷,一女郎自西北隅出……问:‘老婢何人?’曰:‘亦一故鬼,从妾服役。上有生人居,则鬼不安于夜室,适令驱君耳。’问:‘扪搎何为?’笑曰:‘此婢三十年未经人道,其情可悯,然亦太不自量矣。’”

清闲斋氏《夜谭随录·娄芳华》:“小婢外,……又有老婢,年约七旬,独司庖厨,亦来窥娄,转身即笑谓诸婢曰:‘阿堵贫儿,乃老身百十年前药灶中物耳。’”

【掩杀】乘人不备而袭击。

先看几例:

《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袁尚……大败而走,张辽乘势掩杀。”

又第三十回:“曹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接战!’于是众军无不争先掩杀。”

又十九回:“陈宫军和吕布军在黑暗里自相掩杀。”

考察多例,“掩杀”都没有“乘人不备而袭击”的意思。“掩”确有“乘人不备而进袭”的意思,那是在“掩捕、掩执、掩袭、掩击、掩其不备”等词语中。但在“掩杀”中,“掩”的意义较虚。“掩杀”可随上下文释为“冲杀”或“厮杀”。

今按,《汉语大词典·手部》“掩杀”条释为“乘其不备而进攻;冲杀”(盖亦受《现汉》之影响)。然观其所举诸例,亦皆无“乘其不备”之义:

宋范仲淹《奏马怀德乞转阁门祗候青涧城都监》:“自后掩杀蕃贼,破荡族帐,累度得功。”

宋岳飞《奏招曹成不服乞进兵札子》:“臣今进兵……即行措置,用兵掩杀,务速除荡。”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秦兵乘胜掩杀,晋兵大溃。”

《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慌走,建阳率军掩杀,卓兵大败。”

尤其后二例,曰“乘胜掩杀”,曰“慌走”而“率军掩杀”,则非“乘其不备”。“掩杀”中“掩”似与“掩讨”之情况相似,“掩讨”犹讨伐,亦无“乘其不备”之义。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又观他例:

宋李纲《梁溪集》卷七十五:“已措置遣发军马掩杀及招降过盗贼,本路管内作过溃兵并已掩杀招降了。”

宋汪藻《浮溪集》卷三十二:“又缘诸县村保防护严密,往往多被掩杀,缘此怨恨,临行之日,焚烧屋宇城郭一空。”

明熊过《春秋明志录·襄公十年》:“‘冬,盗杀郑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辄。’越人季明德曰:‘如左氏说,则众乱擅杀,当书郑人杀其大夫矣。书曰:盗杀于戍郑虎牢之上。而戍郑虎牢,又蒙上诸侯之文,则晋使人掩杀之矣。是刺客之事也,不称大夫有罪见杀之辞也。’”《清稗类钞·战事类》:“鄂博什从右入,援兵骤合富兵,乘势掩杀,贼始大奔。”

综上诸例,唯明熊过“则晋使人掩杀之矣,是刺客之事也”之“掩杀”似有“乘人不备而袭击”之意。然细思之,此“掩杀”亦只是“杀”,因“刺客之事”,“乘人不备”自不待言。

【乱兵】叛乱或溃散的兵。

“乱兵”强调的是“乱”,即混乱无秩序之兵。非指叛乱的,也往往不指溃散的。如《水浒传》第一百回:“北军无主,四面八方,乱窜逃生。范美人及姬妾等项,都被乱兵所杀。”第一百五回:“顾岑被卞祥搠死,寇猛被乱兵所杀。”第一百八回:“卢俊义大驱兵马入城,龚端、奚胜都被乱兵杀死。”这些被杀的人都各属于溃败的田虎、王庆一方。如果按《现汉》给“乱兵”下的定义,那他们就是被同伙的人杀死的,而不是被得胜的宋江军所杀。这不符合情理,也违背了《水浒》作者的原意。这些人只能是被取攻势而得胜的宋江军杀的。只是因混战中无秩序,以致杀了敌将,也闹不清楚谁杀的,无法记功,只能说是“为乱兵所杀”。这样看来,“乱兵”就既非叛军,又非溃兵了。

今按,“乱兵”是可以指作乱、叛乱之军的。但辞书义项设立、例句分属往往讹乱。如《汉语大词典》“乱兵”第一义项是“叛乱”,举例为《国语·晋语八》:“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其实此义当为“战乱、暴乱”。《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曰:‘无过乱门。’民有乱兵,犹惮过之,而况敢知天之所乱?”《新唐书·王少玄列传》:“王少玄,博州聊城人。父隋末死乱兵。”明张溥《鲍照集题词》:“鲍明远才秀人微,……后掌临海书记,竟死乱兵。”又称“兵乱”。王隐《晋书》卷九:“泛腾字无忌,炖煌人。举孝廉,除郎中。天下兵乱,去官还家。”《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别集卷十七:“自兵乱以来,芜废日久。”

《汉语大词典》“乱兵”第二义项亦为“叛乱或溃散的士兵”,而“叛乱”与“溃散”非一义类,实难并列。指作乱、叛乱之军的,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唐明皇〕不知究奸相,责骄帅,斩乱兵,眼睁睁的看着人把个平日爱如性命的得宝子活活逼死。”

而其另一例为《后汉书·崔烈传》:“及李傕入长安,为乱兵所杀。”此是说崔烈之子崔钧,“为乱兵所杀”,强调的是不知为何人所杀,不能肯定是为李傕之兵所杀,而是为混乱无秩序之兵所杀。最有说服力的,是《汉语大词典》所举《南史·宋始兴王浚传》“潘淑妃遂为乱兵所害”之例。从字面看,此“乱兵”似指叛军。然而据其传,元凶劭与始兴王浚皆宋文帝子,劭为太子,浚为其异母弟(其母即潘淑妃),兄弟二人合谋弒父文帝。劭因宋文帝宠爱潘淑妃,己母嫉恨而死,故劭亦嫉恨潘淑妃。当劭弒文帝时,并杀潘淑妃,且命凶手视潘淑妃心邪正。事后劭谓浚曰:“潘淑妃遂为乱兵所害。”如“乱兵”作“叛军”解,则劭岂能称己方为“叛军”,而劭又岂能承认潘淑妃为己所害?实际劭是推卸责任,谓潘淑妃为混乱之兵所害。宋林之奇《尚书全解》:“方牧野之战,纣死于乱兵,而其一时逋逃之众杀戮殆尽。”此“乱兵”亦必武王一方之士兵,混乱之中,不知杀纣者其谁何而已。

则“乱兵”当有三义项:战乱、叛军、混乱无秩序之兵众,而以第三义为多。故《现汉》径取第三义项可也。

【斋饭】和尚向人乞求的饭。

“斋饭”,也叫“斋食”或“斋”,指信奉佛教、道教的人吃的素食,不一定光是和尚吃的。也不一定是向人乞讨的。寺庙中的和尚、庵中的尼姑、观中的道士往往自办伙食(且不管这米是化缘来的,还是庙田上出产的)。如《水浒传》第六回:“清真长老读罢来书,便道:‘远来僧人且去僧堂中安排吃些斋饭。’”这是信佛教的人吃的素食。又,第一回:“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吃了素斋。”这是指信道教的人吃的素食。而上几例,都是寺、观中自备的饭食。向人化缘求食的,多见于行脚僧和游方道士。

今版改为:“①僧尼向人化缘得来的饭。②寺庙里素的饭食。”

今按,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诗的颔联“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末句是说, 嘱咐家人另煮施舍山僧的斋饭。可知古代奉佛行善的人家往往主动炊煮素斋敬奉出家人。这样看来,今版该条释文仍显得不能赅括。是否应为“①僧尼、道众向人化缘得来的或善众主动施舍的素食。②寺庙、道观里自备的素食”?

【撒手锏】旧小说中指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招数。

据笔者所见,旧小说及现代作品作“杀手锏”,“撒手锏”不知何据。如《说岳全传》第四十八回:“这个是杨家枪,只有杀手锏可以胜得。”用法也不是“投掷”,而是明用长武器(如枪),诱敌近身突然挥锏打击,出其不意,致敌死命(名之为“杀手锏”,可能与“杀”有“收束”“断绝”义有关,即一下就可结束战斗)。如《说唐》第二十七回:“叔宝左手把枪反在背后往上一架,扭回身一锏打去,把公义的头都打得不见了,跌下马来。这个名为‘杀手锏’”。又,第四十四回:“叔宝回马便走。殷岳随后赶来。叔宝左手执枪,右手举锏,见殷岳一棒打来,叔宝把枪折在后背一架,扭回身来,耍的一锏,把殷岳打下马来。复一枪,呜呼哀哉。罗成道:‘哥哥好杀手锏呵!’”据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锏”(亦作“简”)属鞭类,是“挥击”用的短兵,而不是用来投掷的暗器。

今按,《汉语大词典·殳部》 “杀手锏”释为“原指锏术中的绝招……后用以比喻最利害的一手”,例句为《说唐》第九回:“秦琼把锏法一路路传与罗成,看看传到杀手锏,心中一想,‘不要吧,表弟勇猛,我若传了他杀手锏,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汉语大词典》“撒手锏”唯一用例,为现代作家茅盾《尚未成功》二,而茅盾《陌生人》亦用“杀手锏”。故笔者疑“撒手锏”为“杀手锏”之误用。《现汉》旧版却只列“撒手锏”而不列“杀手锏”,94年版虽补列“杀手锏”条,却作为副条目,标“见【撒手锏】”,又基本保留原释(仅将后一“招数”改为“本领”),恐欠妥当。

【弄瓦】生下女孩子(古人重男轻女,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

【弄璋】生下男孩子(古人重男轻女,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

古人确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过,“弄瓦、弄璋”,主要是为了表示大人对孩子的希望:希望女孩子将来能任女工,希望男孩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玄笺:“男子生而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古人的这一用意,词典必须交代清楚。《现汉》虽然也注明“瓦,原始的纺锤”,但由于没有揭示问题的实质,加上评论武断,则迎合了现代人“玉值钱、瓦不值钱”的心理,造成误解。希望的象征成了明贵贱的标志,这就歪曲了古人的用意。

今按,94年版已将释文括号中“古人重男轻女”等字删除。

【合卺】成婚(卺是瓢,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个,用来饮酒,是旧时成婚时的一种仪式)。

据《礼记·昏义》,原文是“合卺而酳”。酳(yìn),用酒漱口,以洁口安食。后来演变为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旧《辞源》“合卺”条引《礼记》这一条时误为“合卺而饮”,新《辞源》虽改正了引文错误,仍误释为“新夫妇各拿一瓢来饮酒”。《现汉》盖受新《辞源》的影响而误释。

今按,今《汉语大词典·口部》“合卺”条亦释为“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盖亦沿新《辞源》而误释。《广韵·震韵》:“酳,酒漱口也。”清李调元《通诂·隽永篇》:“酳,少饮酒以洁口也。”《礼记·乐记》:“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孔颖达疏:“执爵而酳者,谓食讫天子执爵而酳口也。”《汉书·贾山传》:“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颜师古注:“酳者,少少饮酒,谓食已而荡口也。”《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四年》:“谨食毕,帝亲跪授爵以酳。”胡三省注:“酳,以酒漱口也。”虽《礼记·昏义》孔颖达疏亦曰“谓食毕饮酒演安其气”,但“饮酒”指入口而非入腹,即颜师古注所谓“少少饮酒,谓食已而荡口也”,也即李调元所谓“少饮酒以洁口也”。这与后代人所谓“饮酒”是两事。则《现汉》所谓“是旧时成婚时的一种仪式”,显系误解。当然,后人渐不知“合卺而酳”这一古礼,“酳”与“饮”又音近,人多知“饮”而少知“酳”,于是“合卺而酳”遂渐变为“合卺而饮”矣。

【惟2】助词,用在年、月、日之前:~二月既望。

“惟”在古汉语中可以是句首助词。因叙事时往往先说时间,故用于年、月、日之前的机会多些,但决非只能用于年、月、日之前。如《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惟彼陶唐,帅彼天常”,又《孟子·告子上》:“惟耳亦然……惟目亦然”,就是不用在年、月、日之前的例子。

今版已增补为“用在句首或年、月、日之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人之初、~二月既望”。

【酦醅】酿酒。

应为“未滤过的重酿酒”。

今版已删去“酦醅”条,释“酦”为“重酿(酒)”。

【债主】借给别人钱财收取利息的人。

应为“债权人或讨债的人”。

94年版补释文“放债的人”。

今按,“借给别人钱财收取利息的人”不就是“放债的人”么?二者实无区别。而某些借给别人钱财的人是不要利息的,即不是“放债的人”,然而也是债权人;对于借债人来说,也是“债主”。《汉语大词典》该条释义就较为合理:“泛指借给别人钱财的人。一般多收取利息。”举例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会子老祖宗的债主儿已去了,不用躲着了。”冰心《分》:“小朋友的父亲却因为除夕自己出去躲债,怕他母亲回去被债主包围,也不叫她离院。”三例皆可泛指借给别人钱财的人。所以还是“债权人或讨债的人”比较合理。

方言的释义,也有可商榷的,如:

【打饥荒】比喻经济困难或借债。

这里不知是指何地的方言(按,此词原标为方言,故笔者原文如此。今版已去掉方言标识)。北方人所谓“打饥荒”应是“发生麻烦”(如争吵、矛盾、困难等)。如《红楼梦》第十回:“这一年来光景他为了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又第三十六回:“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得过一遭儿!”都是闹矛盾,发生争吵,出现麻烦。有时不说“打”,单说“饥荒”,也是“麻烦、困难”的意思。如《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老老的话:“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北方管“借债”叫“拉饥荒”而不叫“打饥荒”。

今按,笔者当年的认识有片面性。今重新认识、整理“饥荒”“打饥荒”及其词义系统:“饥荒”本义是挨饿,引申为困难、借债或吵架。“打饥荒”一词亦有多种相关含义:

1.充饥。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二十二回 “弘历一笑,说道:“李卫,你不回来,这里成了没王蜂,连翠儿也忙上了。我可是饥肠辘辘了,先在翠儿那吃点点心打打饥荒吧。”

2.发生困难。清李伯元《活地狱》 第一回:“刁占桂一手接过,上马褂里一放,说:‘舍下这两天正在那里打饥荒,没有钱买米,刚要向你大先生通融通融。’”《红楼梦》第一百八回:“二太太的娘家大舅太爷一死,凤丫头的哥哥也不成人;那二舅太爷是个小气的,又是官项不清,也是打饥荒。” 民国陆士谔《新水浒》第四回:“他娘舅冷笑道:‘银子这么容易?一开口就四五两。我自己日子也难得紧。昨天执了房单,央人去向沈老板抵借纹银二百两,许二分起息,他尚未允,如今兀自打饥荒哩,那里有钱来放债?”

3.借债。清佚名《婆罗岸全传》 第二十回:“这原告你说是那个?就是县里有名的钱百万。他有个同胞的兄弟叫钱灼,分居在城南,时常的来和哥子打饥荒。陆陆续续也弄了有好几千银子去。刻下又光了,来借五百银子去做生意,哥子那里肯,一文也不舍。”

4.闹纠纷,吵架。如前所举《红楼梦》例,又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原来陶子尧昨天同太太打饥荒,从一品香溜了出来,……到了此时也就不同他吵闹了。”

5.抵债,还债。清归锄子《红楼梦补》第十三回:“一时转了出来,迤逦走近潇湘馆,只见许多挑夫络绎不绝,挑的都是银鞘,前后左右乱堆在地。宝钗惊异道:‘听见琏二嫂子只嚷着饥荒打不开,现放着的这些东西做什么呢?’秦氏笑道:‘银子可不少,这会儿不能叫琏二婶子拿去打饥荒。’”

6.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红楼梦》第九七回:“若真明白了,将来不是林姑娘,打破了这个灯虎儿,那饥荒才难打呢!”《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莫如趁天气还早,躲了他。等他晚上果然来的时候,我们店里就好合他打饥荒了。”

《现汉》今版为“指经济困难或借债”。笔者以为,至少应该再加上“闹纠纷,吵架”之义项。

涉及现代生活的词语,解释得欠推敲的,如:

【水磨石】一种人造石料,制作过程是用水泥、石屑等加水拌和,抹在建筑的表面,相当凝固后,泼水并用金刚石打磨光滑。

根据常识可知,不可能直接用金刚石去打磨水磨石。水磨石是用硬质磨石打磨的。这种硬质磨石一般由金刚砂制成,但金刚砂并不等于金刚石。

今版已去掉“用金刚石”四字。

【拳击】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个人戴着特制的皮手套搏斗,以击倒对方为胜。

这是对拳击比赛规则的曲解。实际是将对手击倒达十秒钟站不起,或对手不支弃权,算胜利。否则以全局得分多者为胜。

94年版已补释“或击中对方有效部位次数多为胜”。

今按,当把“将对手击倒达十秒钟站不起,或对手不支弃权算胜利”补入,也最好增补“若某方遭重击后仍坚持比赛,而裁判员判定其实际已不能继续比赛;或两方实力过于悬殊,继续比赛会对弱方造成严重伤害,则裁判员有权终止比赛,而判实力较强的一方获胜”的内容,以期更符合拳击比赛规则。

某些词语的释义中出现蛇足(加点部分):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

应为“……就显出了不足”。

【漫谈】开会时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谈自己的体会和意见。

94年版已删除“开会时”三字。

【积习】长期形成的旧习惯。

94年版已删除“旧”字。

【刺挠】〈口〉很痒:有好多天没有洗澡,身上~得很。

94年版已删除“很”字。

二、释义语言不准确,不严密(当然也许同未能正确巩解词义有关系)

【八面威风】形容神气十足。

“神气”和“威风”是两回事。“神气十足”是形容那种自负而得意的神情,“八面威风”则渲染那种凌人的盛气和威势。

今版改为“形容威风凛凛,神气十足”。但我们觉得“神气”与“威风”毕竟是两事,故“神气十足”亦属蛇足。

【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

释为“空谈用兵策略”较好。“在文字上谈”易使人误解为“笔谈”。

今按,此典故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是脱离战争实际而“言兵事”,故“在文字上”似非恰切。

【顑颔】形容饥饿。

应为“(因饥饿而)面容憔悴”。《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洪兴祖补注:“顑颔,食不饱,面黄貌。”

今版改为“形容因饥饿而面黄肌瘦”。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客套话。

《现汉》不区别“套话”和“客套话”,如释“套语”为“客套话”。实际上,“套话”是泛指已成固定格局的语言;而“客套话”则是客气话,或专为客气寒暄所用的套话。臣下对君主无所谓“客气”,故只能说成是“套话”,而不能说是“客套话”。

94年版已将“客套话”改为“套语”。

【雉堞】古代在城墙上面修筑的矮而短的墙,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

应为“城上齿状的矮墙”。用了“短”字倒使人莫名其妙了。

今按,当为“城墙上外缘齿状的矮墙, 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窥伺敌方,并进行防守”。

【物议】群众的批评:免遭~。

“群众”这个词嫌大,且带有相当的近代政治色彩。而“物议”一词却由来已久。另外,“批评”用得也不十分准确。在现代汉语中,“批评”一般是指公开、正式地指出缺点和错误,而“物议”的“议”往往是私下的,随便的。又,用“群众的批评”释“物议”,“物议”就似乎一定正确,遭到“物议”的人一定是有了错。实则不然。一个廉洁刚直的人,置他人的讥评非议于不顾,也可以称赞他“不屑物议”。综上,“物议”应释为“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汉语大词典》“物议”释为“众人的议论”。

94年版已将“群众”改为“众人”。

【布菜】把菜肴分给座上的客人。

“分”是“使成为几分”的意思。“布菜”不同于“分菜”。只为一个客人夹点菜,也可以叫“布菜”(又叫“布让”)。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老老双手捧着喝……薛姨妈又命凤姐布个菜儿。”另外,即使为座上所有的客人布菜,也绝不是把桌上的菜分给他们。中国没有那样待客的。“布菜”应是“在席间用匙或筷子为客人拈菜”。

【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这一条释义,产生毛病的原因有二,一是字头“嗟”只释为“叹息:~叹”,没有指出“嗟”也是一个感叹词(在这里表呼喝声);二是引用黔敖的话时,用了逗号,这就没有表现出黔敖粗鲁的侮辱口气,而黔敖的话正是释文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应在“嗟”的字头释义部分增添“感叹词”的义项,黔放的话应加感叹号:“嗟!来食!”

今按,笔者当初的意见亦有误。友人告之:王引之《经传释词·来》:“嗟来犹嗟乎也。”俞樾《礼记平议》:“来,乃语助词。《庄子·大宗师篇》:‘嗟来桑户乎!’此云‘嗟来食’,文法正同。下文‘予惟不食嗟来之食’,是‘嗟来’二字连文之证。《正义》解为‘嗟乎来食’,误以‘来食’连读,失之。”故句当断为“嗟来!食!”

【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把儿(bàr):并~莲∣瓜熟~落∣根深~固。

这里的“等”不如改成“花”。因为花的柄也叫“蒂”,而且第一个例子“并蒂莲”的“蒂”,正是花柄。

三、由于交代得不清楚,初学者难以把握住词语的意义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这个成语是从一句唐诗简缩而来的。《现代汉语词典》既不注明出处(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又不考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几句诗反映的意趣,以从整体上去揭示成语的意义,而是孤立地释其中的词(以“猜疑”释“猜”,也欠斟酌),初学者就很难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应注明出处,再释为“指男女孩感情融洽,天真无邪”。

94年版在原释文两句间增补“天真烂漫”四字。

【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各拿一片。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

为什么有把握叫“操左券”呢?只要加一句“左券常用为索债的凭证”就清楚了。

94年版已在原释文最后句前增补“左券常用作索偿的凭证”一句。

【裳】古代指裙子。

因现代女人才穿裙子,所以这样释,初学者容易误以为古代女人才穿“裳”。实际上“裳”是下衣,也就是“裙”,古代男女都穿。《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94年之后版已改成“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能穿)”。

四、有些词语的释义遗漏较为重要的义项或意义

【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踵:脚跟)。

应增添“不转身,即不退却”的义项。含有这个意义的“计不旋踵、战不旋踵”,都是很常见的文言词语。

94年版已删除此条目。

【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

“事物”后应加入“或人才”的字样。

今版已在“事物”前增加“人或”二字。

【照临】(日、月、星的光)照射到:曙光~大地。

应加上“引申为感谢别人亲来看顾的敬辞”。

【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北方没有“在伏天停工休息”的习惯或说法,倒是把家禽在伏天停止生蛋叫“歇伏”。许多南方人也是这样理解“歇伏”的,不知南方是否确有人“歇伏”的习惯。如有,就应增添“家禽在伏天停止生蛋”的义项。

今按,笔者如今得知,南方确有人“歇伏”的习惯。清范祖述《杭俗遗风》:“每年五月十三关帝戏后,均须散班,名曰歇伏。八月中再聚,行头藉此修理一新。”清佚名《粤匪犯湖南纪略》:“时大气炎热,贼遂全股据道州歇伏养兵。”但家禽在伏天停止生蛋的确也叫“歇伏”。如暑热时老人常说:“母鸡不下蛋了,歇伏了。”

【镪】古代称成串的钱。

应添上后起的义项:银子或银锭。如:《聊斋志异·老饕》篇:“于革囊中探出镪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

今按,此例甚多。又如清赵田恩《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五:“夜半见所砌花台上有光,拨土视之,则白镪一巨缸也。”

五、误设义项

【老等】①坚持等候不去:他半天不来,我在那里~。②〈口〉苍鹭。

第一义项的“老等”,“老”是副词,“等”是动词,“老等”只是个临时性词组,根本没有设置义项的必要。正如“马脚”不设“马的脚”、“小鞋”不设“小的鞋”这类“义项”一样。《辞书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准确释义漫谈》批评《现汉》没有把表距离的“最近”列为义项(举例为“从这里到她家最近”)。其实,这个“最近”是一个副词和一个形容词组成的临时性词组,《现汉》不设义项是正确的。

94年版已删除此条目。

【有点儿】①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锅里还~剩饭∣看来~希望。②副词:表示略微,稍微。

第一义项多余,原因同上例。“有点儿”①也是个临时性词组。“有”是动词。“点儿”是量词。

今版该条修改为:副○表示程度不高;稍微(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今天他~不高兴 这句话说得~叫人摸不着头脑。注意 ○“有点儿”有时是动词和量词的组合,如“锅里还有点儿剩饭”、“看来有点儿希望”。

因为篇幅所限,以上所述,只是举例性质。其他由于政治历史条件,由于技术问题造成的错误和疏漏,本文就不能谈及了。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义项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部分若干问题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与认知效果分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