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进展

2022-01-12 15:57袁寅尊陈广勇付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法羽毛球教学法

袁寅尊 陈广勇 付佳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2.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1992 年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根据教育部1978 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只设立一门包含田径、体操等项目的综合课程。1992 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迎来了多科化的新纪元,羽毛球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1998年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羽毛球运动是城乡居民最喜欢的球类运动,而且大学生经常参加的前8项球类运动排在第一的就是羽毛球运动[1]。教学方法是进行羽毛球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巨大影响,因此,该文借助Citespace V知识图谱工具回顾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梳理出研究阶段,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1 数据来源

在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专项课羽毛球教学方法”“选项课羽毛球教学方法”“选修课羽毛球教学方法”为主题词,限定文献年限为1990—2020年,获取相关信息文献401条,之后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剔除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得到378 条文献。

2 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历程与进展

由于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浓缩与精华,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名称各异,因此笔者通过Citespace V的时间线功能对文章关键词进行分析[2-3],整理数据后得图1。

图1 1990—2020关键词研究热点时间线图

结合二次文献查阅,对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将我国普通高校羽毛球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

2.1 初步探索与实验研究阶段(1990—2003年)

1996 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30 所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发现三大球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但是仅有1/5的高校开设了羽毛球课程[4]。可见,20世纪90年代高校羽毛球课程并未受到重视,原因在于苏联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使体育课程以传统项目为主,因此限制了羽毛球课程的开设,也导致了21世纪之前关于高校羽毛球教法的探讨寥寥无几。

1993年,《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刊发的《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课运用循环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的起步[5]。1996 年,韦赋杰提出了在专项课中采用教学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6]。进入21世纪后,罗育华首先探讨了“小集团”教法和竞赛法在羽毛球选项课中的应用[7]。万才贵等人于2002年将“学导式”教法应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8]。次年,段文义设计了针对击球手法以及移动步法的教法[9]。同年,苏平探讨了探究式教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10]。

整体而言,这一阶段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式羽毛球教法,没有进行方式和方法的区分。21世纪后,这种区分开始明显,并且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从之前针对专项课教法的研究,转向对选修课的教法的探讨,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并以此出发探索新兴的教学法。

2.2 改革提出与深化发展阶段(2004—2014年)

2004 年,以《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一文为标志,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入了深入探索阶段的新时期。作者指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出发,不断探索新兴教学法[11]。这一阶段,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羽毛球教学方法。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两部分。其一,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羽毛球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羽毛球运行状态的认知与判断会影响技能的形成,因此有学者将念动教学法引入教学中[12]。为了增强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研究者将归因教学法引入了羽毛球教学中[13]。有研究者将体验式教法运用在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14]。此外,还有学者运用现代技术,将“多媒体”表象教学法引入羽毛球教学[15]。其二,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出发,以师生思维的同步性与相异性为切入点,通过设计诱导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羽毛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法,使课程更具趣味性和快乐式的竞争性[16]。

第二,以羽毛球运动技术的组成研究教学方法。羽毛球基本技术分为击球技术和步法移动,因此根据技术组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根据步法技术研究教法。交叉步、垫步、跨步、蹬跨步、蹬跳步组成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步法[17],有学者采用单一式和组合式教法对步法进行教学[18]。其二,根据击球技术研究教法。陈月佩从建立学生的动力定型出发,设计了“握拍→打高球→发球→杀球→吊球→网前球”的单元教法[19]。刘继君在对比实验法后发现,多球教法加强了学生对动作及击球点的短期记忆[20]。

第三,以分组教学的形式研究羽毛球教学方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班级授课加剧了分化。为此有学者将俱乐部形式的教法引入了羽毛球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技能组、健身组、学习组[21]。与这种教法类同的有分层次教法以及分层升降教法[22]。

此外,有学者提出将双语教法引入羽毛球课堂[23]。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并逐渐趋于成熟,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随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新兴教学方法被创造性地引入了高校羽毛球课堂。但是在具体技术教学中,除了步法教学之外,针对其他单项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尚未开始。

2.3 发展停滞与亟待创新阶段(2015年至今)

这一时期,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研究的最大特征即“寻求创新,但无创新”。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该阶段的研究进展,笔者运用Citespace V 绘制了2015—2020 年关键词的时间区图。如图2 所示,诸如比赛教学法等方法被重新提出,可谓是故技重施。更多的研究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引入高校羽毛球教学中[24,25],但是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上位概念[26]。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创新的出发点更多是从学生主体性出发,但是这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所提出的建议“放之四海皆准”,而且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这一转变,表明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进入了瓶颈期,对于具体教学方法的探索陷入窘境,难以突破上一阶段对教法研究的枷锁。

图2 2015—2020关键词研究热点时间线图

3 结语

教学方法的变革体现了时代的变迁,纵观过去30年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研究历程,有着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教法的创新,所取得的进展不可磨灭。而且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探索开始到后来的发展停滞,整体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对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的认识亦是如此。尽管现阶段的研究进入了沼泽荒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进的道路将会逐渐浮出水面,最终突破困境见到光明。在今后的研究中,各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共同的研究机制;挖掘与培养核心研究者,以其为中心建立网状的作者合作群体。同时,应该以羽毛球运动的具体技术为突破口,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聚焦终身体育思想,创新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教法羽毛球教学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飞行的羽毛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