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2022-01-12 15:57李梦芦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青海体质

李梦芦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青海西宁 810016)

1 研究目的

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科学管理与评价高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基础性工作。该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动态,同时有助于督促学校和大学生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积极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科学发展[1]。同时,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工作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m。与平原地区的大学生相比,青海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其独特性。为此,该文以青海省3 所高校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测试结果为依据,对3 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青海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特征,为青海高校制定科学的体质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测试对象

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3 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生为测试对象。其中,2016年共有27613名学生参加测试,2017年共有28154名学生参加测试,2018年共有30754名学生参加测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近年来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文献、报纸、杂志等。

2.2.2 访谈法

与3 所高校的体育院系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交流座谈,了解各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关项目的测试、分数的计算和评分等级的确定。测试结果经省教育厅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海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数据显示(见表1):3 年间,优秀总人数为7 人,优秀率变化区间为0~0.037%;良好总人数为621人,良好率变化区间为1.47%~1.67%;及格总人数为31683 人,及格率变化区间为80%~81.56%;不及格总人数为6965人,不及格率变化区间为16.96%~18.36%。总体来看,3 年间,及格率保持在80%以上,不及格率在17%左右,优秀率和良好率所占比例非常小且变化趋势不明显。这说明青海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高,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维持在及格水平,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偏低,不及格率保持较高比例。由此可见,该校学校体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升。

表1 2016—2018年青海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统计表

3.2 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数据显示(见表2):3 年间,优秀总人数为2 人,优秀率变化区间为0.012%~0.013%;良好总人数为367人,良好率变化区间为1.48%~1.55%;及格总人数为15286 人,及格率变化区间为58.51%~68.13%;不及格总人数为7898 人,不及格率变化区间为39.99%~30.37%。总体来看,3年间,及格率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不及格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优秀率和良好率所占比例非常小且变化趋势不明显。这说明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偏低,尽管“及格率”在不断提高,但是优秀率和良好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且不及格率在3所高校中处于最高比例,由此可见,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2 2016—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统计表

3.3 青海民族大学体质健康状况

数据显示(见表3):3年间,优秀人数总共65人,优秀率变化区间为0.22%~0.34%;良好总人数为1023人,良好率变化区间为4.22%~4.44%;及格总人数为17105人,及格率变化区间为66.68%~76.07%;不及格总人数为5547人,不及格率为28.75%~19.23%。总体来看,及格率提高较明显,不及格率下降趋势较明显,优秀率和良好率所占比例非常小且变化趋势不明显。这说明青海民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在青海3所高校中具有明显优势,优秀率和良好率居于3 所高校之首,但是所占比例仍然偏低,由此可见,该校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表3 2016—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统计表

3.4 分析

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看,青海3 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青海大学3年间及格率均在80%以上;青海师范大学3 年间及格率从60%提高到70%以上,上升趋势明显;青海民族大学3年间及格率有所提高,最高达到近80%。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的不及格率在不断下降。

三所高校体质健康状况的“优秀”比例非常低。2016 年10 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力求到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为25%以上”。按照这个目标计算,3所大学均存在巨大的差距,为达此目标,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付诸实施。

从测试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看[3],优秀率和良好率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率高达91%以上,男生1000m 跑成绩普遍偏低;女生800m 成绩偏低,绝大部分女生有“800m恐惧症”。

访谈得知,3所高校没有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与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等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测试工作流于形式。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迫于“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大学体育课成绩不及格”的压力,不得不参加体质健康测试,但是积极性不高。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由于已不再受制于大学体育课程考试的制约,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即便参加也是敷衍了事,不努力、不认真,测试的质量和测试的结果很难保证质量。

3所高校普遍未重视测试数据结果的重要性,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结束后,对数据结果的评价及反馈缺乏作为,具体表现为没有将测试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没有结合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运动处方。而且学生对于测试数据结果普遍漠视,体质监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过程缺乏有效对策监督和激励,致使测试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

4 建议

三所高校应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锻炼条件和体育锻炼时间。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状况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锻炼方式和手段,促进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不断改善,促使其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确保其体质健康达标[4]。

3所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控力度,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评优和毕业考核结合起来,降低或消除不及格现象,努力提高及格率,显著提升良好率和优秀率。

应制定相应奖励机制,摒弃学生中存在的“60分万岁”的思想和不重视体质健康测试的现象,牢固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引导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必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评价工作[5]。体质健康测试不是目的,而是考核和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发挥测试结果的作用,重视对学生的反馈,并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和健身对策,以此充分发挥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实效性。

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科学的健康观,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健康意识,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的营养和平衡膳食等方面的教育[6],营造热爱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使得体育锻炼成为全体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青海体质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大美青海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青海取缔23个非法广播电台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