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荷球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1-12 15:57顾东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思政育人

顾东洋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青岛 266427)

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论是体育课还是思政课,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通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自主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锻炼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习惯,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创新活力。荷球作为21世纪重点球类项目引进我国大陆,一经引进,即被多所高校作为公共体育课项目引入课堂。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荷球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考虑体育课程共性,又需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殊性。

1 荷球项目简介

荷球又称合球,起源于荷兰。正规全场赛采取八人制,比赛双方各四男、四女同场参与比赛。荷球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既不失激烈,又能彰显运动员的绅士和动作的优雅,更具有独特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在社会上也同样具有吸引民众参与该项目体育锻炼的独特魅力[1]。其运动强度适中,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男女参与,在荷球比赛中,一个场地划分为进攻区和防守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3.5m高球篮,每进一球得1 分,场上总进球得2 分或2 的倍数,攻守队员对调,下半场换边。持球方在防守区域内,只能通过传球的方式将球转移到前场,该过程要求队员在传接球上配合默契,在这个过程中传接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全通过场上队员传接球完成球的位置移动,而在半场进攻时,场上“四对四”的比赛,需要场上四名队员团队合作、团队组织及团队战术密切配合完成有效进攻。

2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荷球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三全育人”思想背景下,高校把立德树人教育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不可或缺,如何能更行之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是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院校探讨的问题。各个项目都有其体育项目的共性,各有其项目本身的特点,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由点带面地发展,这就是在荷球教学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通过荷球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为今后在其他体育项目上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3]。荷球项目作为新引入的项目,对于高校学生群体来说,容易被接受。荷球项目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既有体育项目的许多共性元素,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4]。荷球课教师应挖掘和发现蕴含在荷球教学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跨学科的交流探讨,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将荷球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3 荷球课程特殊思政元素

每一项体育项目都有自身所独有的特点[5],荷球项目也不例外,荷球运动是一项男女队员同台竞技的运动。热衷于荷球的人,一定程度上几乎忽略了性别的界限。笔者曾经做过调研(见表1),随机对3所开设荷球课的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在回收的1318 份有效问卷中,其中男性为609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6.2%,女性为709 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3.8%,男女人数接近对等,甚至女生比重稍大。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结构表

调查发现,荷球项目完美地解决了女生参与体育项目不积极的现象。这个特点,正好符合我国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男女平等[6]。荷球课程思政建设在提高女生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男女生间的和谐交往,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4 荷球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4.1 提升荷球教师的思政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传授知识,培养品格[7],在荷球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影响、激励和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的“授业”指,传授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8],同时也是现阶段家长、教师和学校最关心的直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解惑”是指学生在学习探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及时地帮助其解决问题[10],同时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目的。

在高校荷球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同样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并在授课中落实。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荷球本身的新颖性。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形象,做到课上课下表里如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做到令行禁止。

4.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项目本身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荷球项目中,男女同场学习,锻炼和竞赛等是该项目的特点,也是项目发明初期合理调动女生参与运动的目的。对于男女生的交流,是其他项目不能够实现的。自信心的培养也是思政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体育精神中提倡“自信、自强、自尊”,若缺少了自信的思想意识,即便拥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自尊心,也会缺少比赛过程中制胜的保障。因此,在高校荷球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战出发,从严要求学生,严格地执行教学进度和教学大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准备活动开始培养学生的参与度,转变思路,创新授课方法,从“让学生学”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3 培养学生拼搏精神

对于拼搏精神,在体育赛事方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奥运精神[11],奥运精神所体现的不仅是竞技运动方面不畏对手、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品质,更是一种不断拼搏、勇往直前的自我超越的精神。掌声和鲜花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和努力的拼搏,这往往是不被人所关注的,这也正是思政方面需要去培养的,是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理想和信念。正如女排精神所展现的不仅是一次或几次体育比赛的胜利,更是中国女排在和平时期为祖国荣誉而战取得的成功,因此在高校荷球程思政建设中,也一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4.4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观念

在体育运动和竞赛过程中,特别是集体项目的角逐中,要求高度的团队协作和配合,无论是球类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离不开团队协作和队友的配合。特别是荷球项目,男女同场竞技,更加需要结合男女性别特点,互相配合进行比赛,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加彰显了团队协作的作用。应结合团队协作与配合的内容,穿插上爱国主义教育,顺其自然地开展思政教育。

4.5 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

多数高校体育课程安排为每周2 课时,在高校荷球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体育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并感受体育锻炼的快乐,自觉地将体育锻炼的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5 结语

荷球课程思政建设符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在体育共性元素方面、自信心培养、拼搏精神锻炼、团队观念建设、自我意识能力获取等方面,还是在特性方面,如男女性的和谐相处等,都符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时,也符合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荷球课程思政的建设,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起着以点带面的作用,能为体育专项课程思政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成语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