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行TACE的HCC患者术后的影响

2022-01-12 04:59徐晓美鲁小敏沈预程钱俐
肝脏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亚群半胱氨酸肝功能

徐晓美 鲁小敏 沈预程 钱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内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肝组织损害,以及栓塞术后肝组织缺血缺氧、促使乙肝病毒(HBV)在肝内复制等原因,均可引发肝功能不可逆的损害[1]。甘草酸二铵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应激反应,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2]。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通过调节肝细胞的JNK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肝组织细胞受损后的酶学指标[3]。本研究对行TACE的HCC患者采用NAC治疗,观察对机体氧化应激、T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TACE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2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76±7.83)岁。肿瘤直径1.2~9.6 cm,平均(5.42±1.69)cm;Child-Pugh分级A级38例,B级34例。按照数字表示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4],Child-Pugh分级A~B级,患方知情同意和医学伦理审批。排除标准:①肝功能衰竭,远处转移、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形成,已行手术、射频消融等其他治疗;②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TACE禁忌证;③预测生存期<3个月等;④依从性差,中途失访等。

二、研究方法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门冬氨酸钾镁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镇痛、止吐护胃和对症支持等治疗。

(1)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厂家:正大天晴制药;商品名:甘利欣;国药准字号:H10940190)治疗。将甘利欣15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4周。

(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AC(厂家:杭州民生制药;商品名:阿思欣泰;国药准字号:H20051788)治疗。将阿思欣泰8 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4周。

三、观察指标

(1)生化指标:分别于TACE术后第1天和术后4周时,采集清晨空腹末梢静脉血,预处理后采用WST-8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快速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和CD4+/CD8+等T细胞亚群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2)安全性指标:监测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四、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SOD、CAT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MDA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二、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CD8+水平降低(P<0.05)。见表2。

表2 T细胞亚群指标的比较

三、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ALT和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和FIB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四、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发生数例恶心呕吐和上腹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未出现药物过敏、诱发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 论

有研究证实,HCC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HBV对宿主肝细胞基因组DNA组合,激活多条信号通路,提高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过程[5]。TACE的化疗药物和碘油等栓塞剂的直接刺激,以及肝组织缺血缺氧再灌注后再灌注损伤,均可诱发氧自由基(OFR)大量释放,激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加重肝细胞损害[6]。本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SOD、CAT和GSH-Px水平明显升高,MDA降低(P<0.05),显著改善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NAC作为还原性谷胱甘肽前体,在体内代谢后形成半胱氨酸和无机亚硫酸盐等多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去乙酰化后转变为半胱氨酸,诱导肝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合成,减轻和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OFR清除率,减轻机体的炎症应激反应水平[7]。李文华等[8]对TACE肝癌患者采用NAC治疗,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减轻了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了机体的炎症水平,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恶性肿瘤的免疫过程以T淋巴细胞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随着免疫功能的降低而逐渐增强;TACE的化疗药物在消灭和抑制肿瘤细胞时,对正常的非肿瘤细胞产生较大的杀伤作用,破坏细胞免疫的调节功能,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9]。本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显著调节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NAC能通过抑制HBV和化疗药物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水平,通过阻断NF-KB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和释放,调节T淋巴亚群水平,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10]。汤守香等[11]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NAC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D4+和CD4+/CD8+水平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调节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轻了炎症状态,促进了疾病康复,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全身各脏器组织在遭受缺血缺氧打击后均可发生再灌注损伤(IRI),尤以肝脏最为严重,TACE导致树突状细胞(DCs)损伤,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下降,导致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功能紊乱,引发肝功能损害,ALT、AST、LDH等肝酶和黄疸指标明显升高,甚至会发生肝功能衰竭,增加肿瘤复发转移概率[12]。NAC在细胞内脱乙酰基促进GSH的合成,明显提高肝组织细胞内GSH的含量,抑制Kuffer细胞的激活,提高了肝组织清除OFR和代谢毒性产物的能力;能调节一氧化氮(NO)水平,改善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再灌注损伤对肝组织细胞的损害;还能破坏HBsAg中的二硫键和半胱氨酸残基,阻碍HBV颗粒的组装,抑制HBV复制[13]。本研究中治疗4周后观察组AL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和FIB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明显改善了肝功能,特别是肝酶和黄疸指标等方面,但对肝脏蛋白质代谢和凝血功能指标等方面无明显效果。臧志栋等[14]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ALT、TBil和HBV-DNA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性(PTA)升高,改善了肝脏功能,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王寿明等[15]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显著降低了ALT、AST和TBil水平,提高了PTA水平,改善了肝功能,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皮疹等轻微反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仅发生数例轻度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异,显示出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行TACE的HCC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较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肝功能损害明显,NAC能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亚群半胱氨酸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