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思考与建议

2022-01-14 05:58黄苏萍王珊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相关者商业银行理念

◎黄苏萍 王珊

引言

作为典型金融市场主体,商业银行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高度重视自身价值。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简称ESG)是国际社会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价值评估理念和重要标准,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社会、治理的“ESG”践行。环境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出台一系列政策以规范ESG信息披露,中国ESG发展逐步融入国际ESG蓬勃发展的潮流中。践行ESG理念是商业银行当下的重要命题之一。

商业银行应大力践行ESG理念的原因及分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FI)成立伊始便认为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影响股权定价。1992年,UNEPFI倡议在决策时考虑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因素。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再次强调ESG在投资评估中的重要地位。高盛集团发布的2006年ESG研究报告中使用ESG理念。此后,ESG理念不断深化、创新,成为判断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准。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不仅可以提升社会责任美誉,还有助于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营效益。此外,为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并维系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商业银行关于ESG表现进行透明和高质量的沟通和报告不可或缺。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三个理论视角来理解ESG理念与商业银行间的关系。

一方面,践行ESG理念是商业银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响应,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的共同评估框架,用于评估银行机构应对气候和环境相关风险的准备情况,督促银行机构向优秀实践者学习和明确需要采取的行动以确保机构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涵盖环境、社会及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商业银行ESG支出从短期来看虽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但商业银行良好的ESG表现能为其带来可观的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推动,ESG投资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工具和产品,推动ESG投资在中国落地,有助于增强投资人的环保意识,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环保行业。美国国会吸取“拉夫运河”事件的教训,通过了《超级基金法》,强调金融机构要与贷款或投资的企业一起担负连带责任和负担污染赔偿费用。2003年制定的赤道原则致力于处理企业贷款和项目融资中的社会与环境危机。联合国2006年发布负责任投资原则,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风险因素。世界各组织广泛意识到全球经济增长、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金融的牵引作用,鼓励将可持续性纳入金融业务。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除了要对股东利益负责,还要考虑将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果说财务数据体现的是对股东的回报,那么ESG理念则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各方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将ESG纳入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要求其要在ESG体系建设汇总中发挥表率作用。商业银行将ESG理念落地、融入业务战略是对监管机构出台的各种应对气候风险、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响应;投资者出于对长期回报、品牌和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将ESG融入投资决策,同时要求企业披露更多关于践行ESG理念的高质量信息。随着ESG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消费者也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商业银行提出更高的道德、环境和社会责任期望,对商业银行运营的透明度有了更多的要求,消费需求的演变逐渐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各方利益相关者日益转向更具ESG理念的企业,这种趋势倒逼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披露的ESG相关政策传递的信息可能比财务报表所传递得更加可靠。当下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ESG表现良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更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表明自身对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责任及能力。具体来说,随着外部监管力量及利益相关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商业银行改变管理体制的压力逐渐增大,中国人民银行将明确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截止时间。同时,中国各银行将进一步开展气候压力测试,关注和测量气候相关风险。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年报及清单中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建设银行在年报中告知利益相关者其紧跟国内外监管制度,并且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包含环境与气候等风险、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研究及相关流程。践行ESG理念逐步演变为一个可创造长期经济价值的途径。

此外,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注重自身ESG表现的同时,还可通过投融资活动发挥金融引导作用,促进企业践行ESG理念,从而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商业银行的ESG及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虽然很难一蹴而就,但只有踏上这条道路并坚定前行,才有可能在未来占据有利位置并不断强大。

我国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主要模式

鉴于商业银行对ESG深入了解并践行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经验,旨在帮助商业银行合理规划ESG相关管理、提供落地实施思路,最终提升商业银行ESG表现使其处于实现长期增长和繁荣的有利地位。

(一)战略融入

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与期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期望企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来管理ESG风险和机遇,同时对企业重点披露与未来业务发展最相关的事项及风险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要求企业将业务模式和战略融入ESG发展和报告中。在政府、投资者、董事会、员工、客户和与日俱增的监管关注下,ESG已成为所有商业银行的重要事务。商业银行急需有序推进增长战略以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强化ESG管理工作。金融业的ESG战略目标披露比例亟待提升。

根据港交所发布的《指引》,商业银行应在ESG报告中体现ESG的管理方针、策略、相关重要性及目标,并阐述如何将它们践行在公司的日常业务中。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注重在其ESG报告中披露ESG战略及目标。商业银行应在组织战略层面明确组织践行ESG应承担的责任、预防及解决ESG相关问题的方法,考虑纳入ESG策略及报告的目标和相应的时间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通过设计路线图和策略达到评估和衡量所有关键风险领域(如战略、运营、形象、信贷、合规等)的ESG相关影响的目的,避免仅用企业文化、愿景去契合可持续发展,要将ESG战略目标进行量化,提升实用性和可比性。

(二)机制建设

1. 董事会参与

商业银行应提高董事会参与ESG相关事宜的积极性和深度。董事会对环境、社会、管治策略及汇报承担全部责任。董事会要在思想上意识到,高透明度和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有效地分配资本并获得长期收益,同时提升各利益相关者对其运营的信任。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面临合规压力,且在按照港交所《指引》披露董事会声明时,许多商业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声明内容达不到相关要求。鉴于金融业ESG治理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推动董事会参与。

第一,商业银行可考虑设置ESG工作小组,将ESG机制建设融入治理架构以满足资本市场期望。ESG工作一般由董办或总裁办牵头,也可由投资者关系部、战略部、办公室、公关部等主导。ESG工作小组需定期向董事会汇报,有助于提高ESG工作的管理层组织保护。ESG工作小组应与权益人保持联系,发现企业现存或潜在的ESG风险,向董事会汇报并制定解决这些风险的管理政策和方针。ESG工作小组拟定ESG管理目标,待董事会审批。ESG工作小组还需关注和汇报ESG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第二,商业银行在ESG报告中披露董事会相关声明或最高决策人致辞,满足合规性要求,充分展示董事会参与ESG工作管理的情况。相关声明或致辞可包括董事会对ESG工作的监管与对ESG报告的审查;对与公司业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ESG工作的识别、评估及管理;对ESG风险的相关探讨;对ESG目标设定的参与及如何在了解ESG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之上反省不足并推动总目标的实现等。

第三,商业银行在建立董事会时可思考引荐女性董事及具有ESG相关专业知识的董事。一方面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董事会女性成员占比是公司治理量化指标;另一方面,ESG治理趋于常态化,加上董事会成员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引荐具有ESG相关专业知识的董事可增强人才方面的韧性,推动ESG的稳健、持久发展。

第四,建立董事会与同行、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保持定期交流和对话机制。将定期吸收ESG有关的最新信息落实到实处,从而让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所作出的ESG决策是否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有可靠的判断依据。

2. 重要性评估

重要性是界定对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最为重要的ESG议题的原则。出于资源、成本及时间角度的考虑,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与业务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的重要ESG议题。重要性评估可以充当战略业务工具的角色,其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体现在ESG报告中。关于企业如何进行重要性评估,GRI准则提出的重要性评估矩阵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企业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对公司的重要性”和“对各方利益相关者评估和决策的影响”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和判断。毕马威总结了重要性评估的一般步骤,建议企业:一是思考关于重要性的目的和含义以及覆盖的范围等问题,深思熟虑后确定重要性评估的目标和范围;二是通过各种渠道阅读和讨论后,对与行业业务有关的ESG议题有充分的了解,从而确定重要性评估的潜在议题;三是将潜在的重要议题进行归类;四是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确定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个角度进行评分的方法;五是根据议题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程度、对公司业务的重要性、阈值的限制等进行排序;六是由董事会及其他高级管理者进行复核和审批,确保这些议题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在ESG报告中进行披露。

同时,关于重要性评估的披露方面,修订后的《上市规则》及《指引》提出,将重要性议题评估筛选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提升至强制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披露利益相关者清单、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方式、重要性议题筛选过程、建立重要性议题矩阵。在披露时,商业银行应注意披露较完善的重要性评估过程和沟通方式,拒绝简单罗列,可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实质性交流,详细解释进行议题重要性评估时所应用的规则(参与方的选择项、交流渠道、交流频率、结果统计等)。

(三)议题管理

1. 环境管理

伦敦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ESG信息时要说明环境治理方面的定性标准及披露定量的碳排放量化指标。美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从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描述为辅的披露信息规则。其中,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披露气候风险相关举措是现在及未来的巨大挑战。气候风险不仅指温室气体增长、海平面上升等离企业较遥远的风险,也指如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风险。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全球前五大风险皆为环境风险,而仅气候就与其中最大的两个风险相关。国内外关于气候信息披露侧重于鼓励企业描述自身如何确定与气候相关的重大的问题及为治理此类问题所付诸的努力和行动。

表1:社会问题管理

表2:ESG信息披露相关的文件

一是商业银行应重新思考气候问题在董事会相关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审视是否做到将气候问题纳入战略规划。

二是商业银行应努力和尝试阐述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废弃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用水效益方面设定的目标(该目标对是否定量不做强制要求)。系统的目标和绩效才能督促商业银行形成完善的环境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定制目标并定期回顾分析目标完成情况,逐渐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三是商业银行可通过披露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排放密度(可从单位营收排放量、人均排放量和设施平均排放等方面进行披露)、数据覆盖的范围、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披露,提升数据的可比性。四是鉴于未来围绕气候相关的责任投资资金将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应重视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稳定性评估及压力测试,及时识别和有效评估可能威胁自身短期及中长期运营的气候风险。

2. 社会问题

针对负面信息的披露,大部分公司都十分严谨,但“报喜不报忧”可能影响外部报告使用者全方位地衡量公司ESG管理情况,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商业银行在社会问题方面应增加涵盖内容的广度,在表1涉及的话题中,应注重相关指标的呈现,增强报告内容的平衡性(见表1)。

ESG的范围很广,涉及议题众多,商业银行可在了解ESG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业务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对公司影响最大的事项,选择一至两个长期核心议题以把握未来发展机会,并向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管理这些议题的价值。

我国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瓶颈及解决举措

我国商业银行在践行ESG理念上可采用如下举措解决瓶颈问题。

(一)提升披露ESG信息的自觉性

我国关于ESG的相关政策文件如表2所示。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以自愿为主,未对公司提出强制性要求,倾向于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H股对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持有“不披露即解释”的半强制态度。未来我国应在国际通行披露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和商业银行ESG信息披露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严格要求ESG信息披露,提高ESG信息披露率和信息披露质量。

虽然目前我国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在内的ESG信息披露准则还在探索前进中,但强制性信息披露准则有望颁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商业银行更应该以身作则,作为内部全面规范发展重要指标的ESG理念,商业银行要将其根据相关政策制度和指引落到实处。例如,被纳入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通过相应的评估只对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使商业银行和企业实现在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的双赢。同时,还要将对项目ESG问题的考察从审批环节延伸至供应商、周边社区,将ESG理念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ESG信息披露时多以定性描述为主,量化信息与数据的披露相对欠缺。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框架和形式存在不一致性,致使同行业及国际标准之间的横向比较存在一定难度。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在国际领先银行行列中并不占优势,其几乎不会披露监管规定的披露标准之外的其他信息,导致投资者缺乏积极参与商业银行治理的相关信息。因此,商业银行要有ESG因素日益重要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ESG信息披露,建设标准的披露框架,确保对不同体量的商业银行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系统的投资者尤其是国际投资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在ESG方面表现突出的商业银行,他们在估值时对其赋予溢价;对于在ESG方面不积极或透明度不足的商业银行,他们会采用持股权或负面分析报告等形式督促改善。同时,这也成为投资者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虽然在以ESG作为转型方向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少挑战,但主动增加ESG信息的透明度比因为ESG因素被调低评级再改进更能树立良好信誉,积极提高信息披露标准,与同行业优秀ESG实践企业进行对标,使投资者对自身的了解更加深刻,提升估值。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外部治理力量,关注政府、监管机构等发布的政策、法规等,主动发现ESG风险并制定预防计划;也应主动在内部建立相关制度和政策,完善ESG体系,增加内部监管和宣传力度,引导越来越多的信贷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减少潜在债务风险,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传递给社会。

此外,可以创建或者参与ESG相关平台,通过互相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分享实践经验,促进自发披露信息。

(二)优化信息披露内容与质量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探索优化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借助个性化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效用和价值,从而取得市场认可。近些年,随着各企业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逐步从年报章节版报告形式转变为ESG单体报告形式,采用ESG单体报告形式披露ESG信息的企业比例在逐年增加。因此,建议商业银行采用ESG单体报告形式,同时可采用图片和案例的形式增加报告的可读性。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参考图1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优化,生动讲好经营发展绩效、社会美誉绩效、生态贡献绩效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故事(见图1)。

对于参考的标准指引,GRI固然是被引用频率最高的,商业银行可随着披露经验的积累逐步从其他权威指引参考寻求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另外,银行业协会出台《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报告中定量绩效指标实施ESG报告鉴证,在外部政策的驱动下,金融业积极寻求第三方对ESG报告进行鉴证,同时鉴证比例高于其他行业。引入第三方独立验证除了是对政策的响应外,还可加强所披露的ESG信息可信性,使其日常管理控制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更具公信力。商业银行可聘请以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第三方鉴证机构及其他质量鉴定机构等,并在取得独立验证后,在ESG报告中清晰描述验证的水平、范围和所采用的过程。商业银行通过不断优化信息披露内容与质量,形成高质量的ESG报告,使其在管理ESG事宜所进行的投资得到资本市场认同。

(三)发展绿色金融

ESG投资是绿色金融的升级和扩展。学术界目前对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采用2016年发布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绿色金融的定义,即能产生环境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投融资活动。绿色金融通过股权、债务、保险和风险管理等一连串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实现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不同于传统金融,也被称作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或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但绿色金融只专注于环境维度,可持续金融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更为全面。如图2所示,社会环境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衡量渐渐取代传统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绿色金融把投融资决策从单纯的经济层面扩充到了环境层面。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结合自身行业及业务特征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与绿色金融相比,ESG的内涵更加丰富,涵盖了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而且不仅在金融体系发力,还面向所有行业领域,要求企业披露ESG信息、提升ESG表现,形成金融系统与实体企业的良性互动和逻辑闭环。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清洁化、绿色化,商业银行可借助ESG评级方法去评估企业的环境绩效,例如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编制的ESG评级指数,以拓展绿色金融为路径践行ESG理念。

1. 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投入与支持

早在1996年,White就已经从环境对金融的影响角度证实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产业投资的发展,抑制污染性投资,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愿景中起着重要支持作用。在2021年Green Swan会议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银行将进一步与欧盟、美国等一道完善绿色债券分类。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制度和管理将稳步推进,随着政策的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从全球范围来看,在投资方面,未来1-2年全球绿色债券有升温趋势。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发行规模现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有关ESG的市场发展仍有待进步。

作为代表着商业银行ESG表现的绿色金融,对其ESG理念践行表现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从大型银行公布的绿色金融统计数据可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中虽然部分银行投入绿色金融的比例较高,但整体呈现两极分化,而农商行在绿色金融上的投入还存在不足。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统领下,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要求下,未来商业银行可考虑不断增加绿色金融投入。

2.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绿色金融产品存在设计流程较繁琐、产品收益周期较长、监管要求较高等特点,加上国内ESG投资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商业银行、投资人、监管机构等同心协力,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可以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有选择地引入合适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通过试运行结构动态调节绿色金融产品类别,同时保证依据中国发展现状进行相应调整,做到从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助力可持续发展及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同时,可考虑与当前新兴领域结合,抓住经济、技术、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例如,以“一带一路”平台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踊跃研发新的业务模式,带动绿色金融产业蓬勃发展。

3. 加快创建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致使绿色金融产品市场建设进展不一致,绿色金融产品范围的划分、核算标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绿色金融进一步的发展中,有待清晰定义绿色产品,构建整齐划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的评价与督管机制。

4. 将ESG因子纳入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目前银行在绿色信贷统计上一般采取“事后统计”,加大了银行内部在ESG控制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可通过在治理体系中强化ESG理念,将ESG理念纳入风险管理流程,践行与ESG理念相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提升商业银行辨别、防范风险的能力,助力金融安全;另一方面提升判断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的准确性,精准投资能力好的企业和项目,为自身经营效益助力。目前,已有商业银行对ESG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通过完善ESG评估实现对绿色项目的“事前统计”,不仅可以倒逼企业客户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还能降低不良贷款率。

(四)建设与ESG相适配的“数据基础设施”

伴随科技发展,数字化融入商业管理日趋紧迫。外部监管力量对ESG披露的指引日渐标准化,引导着企业ESG报告规范、形式和管理逐步共性化,若企业构建ESG信息管理平台,使数据标准得以统一、数据质量得以提升,则ESG信息披露的工作效率必然提高。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加入ESG相关建设,ESG表现也在逐渐出彩,但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行业内尚未形成与ESG相适配的“数据基础设施”。

ESG管理依赖于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数据,为了将ESG理念更深入地融入日常运营中,发挥决策支撑作用,商业银行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应尝试和完善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使工作进程更有效率。商业银行可加大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投入银行智能营销、智能经营、风险管理等场景建设,使海量ESG数据得以集成、流转,打破“ESG信息孤岛”局面,使ESG管理与日常运营融合,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更加高效,从而构建商业银行ESG生态体系。

推动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的保障条件

(一)加快完善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ESG评级体系

尽管MSCI已经开发了一套较为完善的ESG指标体系,但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际ESG指标在我国市场应用时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ESG评级体系。因此,构建本土化的ESG评级体系迫在眉睫,以便对我国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ESG评价,与国际ESG评级标准相衔接。建立本土化ESG评级并不意味着“自立门户”,而是与其他相对成熟的ESG体系保持统一估值理论体系和评估准则,这有助于提升国内市场ESG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让商业银行及其利益相关者对ESG理念和要素有更透彻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联合第三方机构,从自身需要出发,深入挖掘、利用客户数据信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级体系。

(二)着力强化ESG人才培养

ESG发展覆盖很多的环节和内容,每个环节和内容都需要配置合适的人才。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ESG理念认知不足可能造成与ESG发展相关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例如致使当前商业银行ESG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缺乏专业知识丰富的ESG工作者,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第一,商业银行可与高等院校开展深层次合作。商业银行可将自身对ESG人才的需求与高校进行交流,使高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或设立ESG研究院培养ESG理论知识丰富及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既确保学生学有所用又加快ESG发展创新的步伐。

第二,加强对员工ESG知识的培训。商业银行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引进优秀人才上面,还应加强对现有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让员工学习更多先进的理论知识、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现状、掌握相关业务流程,提高其专业素养。例如以专家讲座、业内交流等形式定期开展ESG信息披露及ESG投资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ESG的认知;还可以开展从业资格考核,督促员工注重ESG理念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为ESG发展创新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相关者商业银行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