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RFA治疗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1-20 02:44李世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栓塞癌细胞肝癌

李世红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甲乳外科,四川 广元 628007)

大肝癌患者单个肿瘤的直径超过5 cm,其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并有包膜或假包膜形成。大肝癌的扩散转移率较高[1]。研究发现,对大肝癌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栓塞术,难以彻底清除癌细胞,手术后其病情的复发率及病灶的转移率均较高[2]。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主要探讨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RFA 治疗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 例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CSCO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18)》[3]中关于大肝癌的诊断标准;2)单发肿瘤,肿瘤的直径为5 ~10 cm ;3)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患有大肝癌。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肝脏内存在多发肿瘤病灶,或癌细胞发生转移;2)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其他癌性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肝硬化或肝脓肿;3)近期接受过开放性手术或介入手术。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7 例,女性8 例;其平均年龄为(55.3±13.1)岁,病灶的平均直径为(7.7±1.4)cm。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7 例;其平均年龄为(55.8±12.4)岁,病灶的平均直径为(7.9±1.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法对其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对其肝动脉、腹腔动脉进行造影检查,了解病灶血管的走行。在X 线机或CT 机的引导下沿导丝将导管插入靶血管,注入化疗药。使用的化疗药是600 mg/m2的氟尿嘧啶(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11)、300 mg/m2的卡铂(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74)、60 mg/m2的表柔比星(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260)。化疗药物注入完成后,为患者注入6 ~10 mL 的碘油(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603)。对于肿瘤体积较大者,为其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 准) 字2010第3771205 号,型号:350μm ~560μm/710 um〕。治疗结束后,为患者拔管、止血,对其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叮嘱其保持平卧位24 h。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4 ~14 d 后,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Olympus Winter & Ibe GmbH 生产,型号:Celon Power,国食药监械( 进) 字2012 第3251119 号〕对其进行RFA,方法是:嘱患者在治疗前12 h 禁食、禁饮。在治疗时,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后,根据进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确定进针的位置及路径,放置射频电极,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等设置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的工作参数。将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的治疗功率设置为40 ~100 W,将消融温度设置为90℃~110℃,将治疗时间设置为10 ~15 min。按照“多点布针、多针组合”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消融治疗。确定病灶完全消融后,退针、止血。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抗感染等治疗。对两组患者均随访3 个月,评估其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4]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CR:治疗后,患者的基线病灶消失。PR :治疗后,患者的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SD :治疗后,患者的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未达PR 的标准)或在增加(未达PD的标准)。PD:治疗后,患者的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例数+PR 例数)/ 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使用的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指标为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3)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CD3+、CD4+的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其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IL-2、TNF-β、INF-γ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TNF-β、INF-γ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IL-2、TNF-β、INF-γ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ng/mL,± s)

组别时段血清IL-2血清TNF-β血清INF-γ对照组(n=35)治疗前25.63±8.1219.49±7.3617.67±5.24治疗后13.04±6.7410.93±5.4410.18±3.39试验组(n=35)治疗前25.69±8.1519.44±7.3217.70±5.38治疗后6.59±4.336.34±3.625.21±2.53 t/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7.058/0.0005.533/0.0007.100/0.000 t/P 值(试验组治疗前后)12.244/0.0009.490/0.00012.429/0.000 t/P 值(组间治疗后)4.763/0.0004.156/0.0006.951/0.000

2.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CD3+、CD4+及血清IgA、IgG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CD3+、CD4+及血清IgA、IgG 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CD3+、CD4+及血清IgA、IgG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组别时段CD3+(%)CD4+(%)血清IgA(g/L)血清IgG(g/L)对照组(n=35)治疗前60.34±7.0339.74±6.642.14±1.084.28±1.96治疗后68.82±5.1846.92±5.303.87±1.378.71±2.94试验组(n=35)治疗前60.67±7.0939.28±6.692.13±1.144.48±1.91治疗后77.19±4.4651.93±4.284.82±1.7911.53±3.65 t/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5.745/0.0005.000/0.0005.867/0.0007.417/0.000 t/P 值(试验组治疗前后)11.668/0.0009.423/0.0007.499/0.00010125/0.000 t/P 值(组间治疗后)7.244/0.0004.301/0.0002.493/0.0153.560/0.001

3 讨论

手术切除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或存在巨大病灶的肝癌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有限。研究表明,术中挤压、移动肝脏等操作不仅会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还会导致其癌细胞发生转移[5]。据不完全统计,肝癌患者中能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约占20%[6]。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RFA 均是临床上治疗大肝癌的有效方法。对大肝癌患者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期间,可选择性地在其动脉内注入化疗药、溶栓药,阻断病灶的供血动脉,降低癌细胞的活性,进而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大肝癌患者癌灶的供血情况较为复杂,常存在多个侧支循环,手术中难以彻底栓塞癌灶的供血血管[7]。对大肝癌患者进行RFA 期间,利用消融电极将大功率的射频能量传输至癌灶处,通过改变病灶内正负离子的方向产生摩擦热,可促使癌细胞坏死。研究发现,采用RFA 治疗大肝癌期间,若患者的病灶过大,会使病灶因消融热量的流失而出现癌细胞灭杀不完全的情况[8]。黄彦华等[9]发现,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RFA 对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使两种手术的优势互补。对大肝癌患者进行经化疗栓塞术后,对其进行RFA,可使残存的癌细胞在消融热量下凋亡,从而提高癌细胞的清除率。

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是导致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10-11]。肝脏属于内分泌器官。肝脏一旦形成癌灶,炎性细胞不仅会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还会影响免疫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导致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12]。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RFA 治疗大肝癌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减轻此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力。

猜你喜欢
栓塞癌细胞肝癌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癌细胞最怕LOVE
癌细胞最怕Love
黄蜂毒素能选择性杀死癌细胞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