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与降脂药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对比

2022-01-20 02:44黄文河卢颂升袁进杰简楚云陈丽珍谢梦秋何杏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骨痛颈动脉心脑血管

黄文河,卢颂升,袁进杰,简楚云,陈丽珍,谢梦秋,何杏平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495)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据调查,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约有2.9 亿例。2016 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明显高于肿瘤疾病的致死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在每十万个农村居民中,有309.33 人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较大的费用支出。2016 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费用为254.19 亿元,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费用为601.05 亿元。自2004 年以来,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治疗费用的增长率分别为29.15%、16.88%。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高龄且存在长期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颈动脉斑块较为常见。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会减少颈动脉管腔内的血流量,使血细胞与内皮细胞异常黏附,从而形成血栓,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颈动脉斑块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从而可影响其预后[2]。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病情,确保其治疗的安全性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黑茶具有调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3]。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黑茶与降脂药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20 年1 月至12 月期间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为颈动脉斑块患者;2)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齐全。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2)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3)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其年龄为45 ~68岁,平均年龄为(52.1±0.8)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其年龄为46 ~68 岁,平均年龄为(52.21±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每次服10 mg,每日服1 次。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服1 次。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黑茶进行治疗。使用的黑茶产自湖南安化。在开展本次研究前,一次性采购同批次茶叶后将茶叶密封保存。黑茶的冲泡方法是:每次取6g 的黑茶,清洗后放到清水中煮沸。将茶水晾温后饮用,每日饮3 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2)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3)在治疗期间,统计两组患者骨痛、肌肉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及血清TC、TG、HDL-C、LDL-C 的水平均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80±0.35)mm,其颈动脉斑块面积为(8.9±3.52)mm2;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95±0.39)mm,其颈动脉斑块面积为(8.2±4.86)mm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相比,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比较(± s)

颈动脉斑块面积(mm2)观察组(n=30)0.80±0.358.9±3.52对照组(n=30)0.95±0.398.2±4.86 t 值1.8851.963 P 值0.0650.059组别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m)

2.2 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 的水平分别为(4.28±1.18)mmol/L、(1.45±0.41)mmol/L、(1.79±0.32)mmol/L、(2.02±0.76)mmol/L, 对照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 的水平分别为(4.55±1.59)mmol/L、(2.17±0.53)mmol/L、(1.08±0.35)mmol/L、(2.49±0.82)m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 的水平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G、LDL-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比较(mmol/L,± 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比较(mmol/L,± s)

组别血清TC血清TG血清HDL-C血清LDL-C观察组(n=30)4.28±1.181.45±0.411.79±0.322.02±0.76对照组(n=30)4.55±1.592.17±0.531.08±0.352.49±0.82 t 值1.9762.1752.0982.132 P 值0.0570.0410.0470.043

2.3 两组患者骨痛、肌肉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在观察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骨痛、肌肉痛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3 例患者出现骨痛、肌肉痛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骨痛、肌肉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痛、肌肉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逐渐升高[4]。临床上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是临床上的一种常用药。此药属于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具有缓解疼痛、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具有以下四点功效:1)抑制血小板聚集。2)预防血栓形成。3)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及人工心脏瓣膜手术、动静脉瘘手术或其他手术后血栓形成。4)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他汀类药物属于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降脂药。此药不仅能降低患者血清TC、LDL-C 的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血清TG 的水平。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的活性,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量减少,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和活性增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多方面的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作用。阿托伐他汀钙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他汀类药。阿托伐他汀钙的平均半衰期为14h。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斑块,可降低此病患者血清胆固醇的水平,从而可起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5]。

黑茶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饮品,具有以下四点功效:1)黑茶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6]。黑茶的主要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2)黑茶具有抗凝血、促纤维蛋白原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松弛血管壁、增加血管有效直径的作用,从而可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7]。3)黑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8]。4)黑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降脂药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用黑茶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骨痛颈动脉心脑血管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