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2-01-21 12:06王婉玲高攀科陈小双梁勇会李敬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细胞周期淋巴瘤病理

王婉玲,杨 翠,高攀科,陈小双,梁勇会,李敬东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 卫辉 453100)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按细胞来源可以分为B细胞性、T细胞性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性,其中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病率较高[1-2]。目前,关于B-NHL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研究认为,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可抑制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内质网中钙离子的释放,从而阻断细胞凋亡。CD10是细胞表面的中性内肽酶,可灭活多种生物活性肽,通过水解刺激B细胞分化的肽类物质可下调B细胞的分化。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既往研究发现,cyclin D1基因过度表达可促进细胞增生并导致恶性转化[4]。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观察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D10及cyclin D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B-NHL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B-NHL患者为B-NHL组。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24~89(59.73±15.91)岁;病理类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51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16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11例。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为B-NHL[5];(2)未合并其他恶性疾病;(3)临床资料完整;(4)术前未进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者;(2)合并意识障碍者;(3)合并肾炎、全身变态反应性病史;(4)妊娠期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另选择同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3~87(58.26±14.08)岁。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主要试剂鼠抗人Bcl-2、CD10、cyclin D1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omyces avidin peroxidase linkage,S-P)免疫组织化学系列工作液试剂盒、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剂购自河北博海生物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组织标本取材及处理B-NHL组患者行细针穿刺,利用20 mL注射器、7号针头多方向、多点穿刺肿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对照组患者应用B-NHL组方法多点穿刺增生淋巴结取淋巴组织。组织取材后立即用10 g·L-1多聚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常规石蜡包埋,4.0 μm层厚连续切片。

1.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根据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化,然后浸泡在枸橼酸缓冲液(pH=6.0)中,微波95 ℃加热10 min进行抗原修复;滴加Bcl-2、CD10及cyclin D1一抗(稀释浓度均为1100),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4 ℃冰箱中孵育过夜,DAB显色,苏木精复染,自来水反蓝,透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Bcl-2、CD10及cyclin D1已知阳性表达的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根据着色细胞百分比、染色强度进行结果判断[6],着色细胞百分比评分:无着色细胞计0分,着色细胞<10%计1分, 10%~50%计2分,>50%计3分;染色强度评分:无染色计0分,淡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棕褐色计3分。总积分=着色百分比评分×染色强度评分,总积分≥3分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1.3.3 一般资料收集收集B-NHL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等临床病历资料,分析Bcl-2、CD10和cyclin D1阳性表达与B-NH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3.4 随访对B-NHL患者进行1 a电话随访,统计死亡病例。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B-NHL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情况比较结果见图1和表1。Bcl-2在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CD10在细胞膜内呈棕黄色颗粒,cylin Dl在细胞核内呈棕黄色颗粒。B-NHL组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1%(61/78)、38.46%(30/78)、87.18%(68/78);对照组患者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组织中Bcl-2、CD10 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0%(18/50)、100.00%(50/50)、0.00%(0/50)。B-NHL组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yclin 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D1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1、92.992、49.231,P<0.01)。

表1 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2.2 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B-NHL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与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B-NHL患者的病理类型与CD10、cyclin D1阳性表达相关(P<0.05),与Bcl-2阳性表达无关(P>0.05)。

2.3 B-NHL患者预后及死亡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随访1 a,B-NHL组患者死亡20例(25.64%),生存58例(74.36%)。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与B-NHL患者死亡相关(P<0.05),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与B-NHL患者死亡无关(P>0.05)。

表2 B-NHL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4 B-NHL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理类型为DLBCL、Bcl-2阳性表达、cyclin D1阳性表达及CD10阴性表达是影响B-NHL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表3 B-NHL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B-NHL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预后较差。目前B-NHL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Bcl-2及CD10、cyclin D1可能与B-NHL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7]。Bcl-2是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细胞的凋亡,使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发生异常,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提供机会[8]。ASHIZAWA等[9]通过对NHL患者的Bcl-2表达进行检测,发现Bcl-2在淋巴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B-NHL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T-NHL组织,但Bcl-2表达与B-NHL患者的各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CD10又可称为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在人体造血系统的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10-11]。cyclin D1是细胞周期相关癌基因,主要是通过抑制Rb蛋白活性,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协同调控细胞周期,在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中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促进细胞增生并可能导致恶性转化[12-14]。MAURY等[15]研究报道,cyclin D1表达在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明显增高。袁振亚等[16]研究发现,cyclin D1除在MCL组织中表达外,还表达于部分DLBCL组织中,提示在不同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中cyclin D1表达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分别检测了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与B-NHL组织中Bcl-2、CD10及cyclin D1的表达,结果显示,B-NHL组织中Bcl-2、cyclin 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CD1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与SUN 等[17]研究报道相符;提示Bcl-2、CD10及cyclin D1在B-NHL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作为B-NHL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B-NHL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与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无关;B-NHL患者的病理类型与CD10、cyclin D1阳性表达相关,与Bcl-2阳性表达无关;提示CD10、cyclin D1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病理类型B-NHL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在B-NHL中展开了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争议[18-19]。JIA等[20]研究发现,Bcl-2阳性表达高者预后较好。NGUYEN等[18]研究发现,cyclin D1的聚集可能是某些淋巴瘤恶性转化的原因之一,并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率。CHIRCOP等[21]研究发现,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CD10异常表达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Bcl-2、CD10、cyclin D1表达与B-NHL患者死亡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理类型为DLBCL、Bcl-2阳性表达、cyclin D1阳性表达及CD10阴性表达是影响B-NHL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Bcl-2、CD10及cyclin D1可作为B-NHL患者独立的预后判定指标。

综上所述,Bcl-2、CD10及cyclin D1在B-NHL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参与了B-NHL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B-NH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CD10、cyclin D1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病理类型B-NHL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细胞周期淋巴瘤病理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lncRNA LINC01206调控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功能研究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植物细胞周期如何“刹车”?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单一类型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