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关节病应用推拿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1-22 07:36彭冲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髌骨肌力膝关节

彭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康复科,福建 泉州 362000)

髌骨关节病主要包括髌骨软化症、髌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发病原因与软骨退行性病变相关,引发软骨破坏、增生,进而表现出膝关节活动受限、负重时疼痛等临床症状。目前对该病尚无根治方法[1]。推拿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措施,通过穴位刺激改善局部血运循环,以清除局部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起效较慢,且受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状态影响,受压后仍可加重症状[2]。肌力训练治疗,指通过肌力训练,以增强肌肉对骨组织支持力,改善骨组织血液循环、提升关节支撑能力,以改善关节症状,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相关研究[3]表明,在治疗膝关节疾病中,应用推拿联合肌力训练,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但目前关于推拿联合肌力训练是否可改善髌骨关节病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00例髌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推拿联合肌力训练治疗髌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100例髌骨关节病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7~76岁,平均(61.58±7.43)岁;合并症:高血压34例,糖尿病7例。研究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48~78岁,平均(62.01±8.23)岁;合并症:高血压36例,糖尿病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髌骨研磨试验阳性,挺髌试验阳性,下蹲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未见膝关节增生,未见关节游离体;患者均表现为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髌骨挤压痛;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半月板破裂、关节结核、关节间隙狭窄等疾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研究期间失访。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药物治疗。①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疼痛情况予以布洛芬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62)口服治疗,每次0.4 g,每天1次;②推拿治疗:患者仰卧位,利用滚法在其患侧股四头肌上施加压力,力道需侧重于髌骨上部;后在血海、梁丘、伏兔穴上逐一点按;以按揉弹法施力按压患者髌骨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并逐一点按阳陵泉、鹤顶穴,同时提拿髌骨;以滚法对患者小腿后侧、腘窝、大腿后侧施压,并逐一点按委中、承山穴;对患者膝关节以屈膝滚法被动训练,并增加关节内、外旋运动,直至患者感受到膝关节发热。每次20 min,每周5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药物治疗与推拿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肌力训练治疗,①末端伸膝力量训练:取直径20 cm左右圆枕,垫置于股骨远端,膝关节运动范围为0°~20°,踝关节负荷10 RM阻力,维持5 s后休息2 s,每组10次,每天3~6组;②台阶力量及稳定性训练:患者单脚站立于台阶前,缓慢屈膝至20°,保持5 s后再缓慢伸膝,后休息2 s,每组10次,每天3~6组;③弹力带末端抗阻稳定性训练:患者单脚站立于地面,弹力带固定另一只腿膝盖处行抗阻训练,即抗阻伸膝,后缓慢屈膝至20°,保持2 s,后缓慢伸膝并保持5 s,每组10次,每天3~6组。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治愈,膝关节疼痛、压痛、僵硬、肿大、骨摩擦音等症状消失,X线检查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显效,膝关节疼痛、压痛、僵硬、肿大、骨摩擦音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基本正常,X线检查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下蹲试验为阴性;有效,膝关节疼痛、压痛、僵硬、肿大、骨摩擦音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状态较治疗前改善,X线检查软骨下硬化、囊性变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下蹲试验为阴性;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1、3个月时膝关节功能,以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syholm)表示,包括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等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③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以简易生活质量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8项评价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Lsy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Lsy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when treatment is completed,and 1,3 months after treatment(,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when treatment is completed,and 1,3 months after treatment(,score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0 50治疗前48.46±12.30 47.58±10.21 0.389 0.698治疗完成时80.52±5.43 83.09±6.13 2.219 0.029治疗后1个月79.75±7.22 83.27±8.30 2.263 0.026治疗后3个月74.14±12.50 81.00±7.45 3.333 0.001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scores)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score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0 50治疗前61.58±12.45 60.33±11.40 0.524 0.602治疗后3个月79.86±10.33 85.30±13.91 2.220 0.029

3 讨论

髌骨关节病发病由关节剧烈运动、退行性病变引发,表现为髌骨表面不平整、软骨缺损等状态,若未能有效治疗可引发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内游离体形成,影响膝关节活动范围,并出现剧烈疼痛感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而膝关节运动障碍,会影响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状态,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功能减退等现象,可加重膝关节功能障碍症状;同时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僵硬、萎缩,对关节支持能力随之下降,易受关节负重而加重病情[6-7]。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办法,主要临床治疗方案以缓解疼痛感受、清除关节炎症反应为主,但疗效有限。

中医推拿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关节推拿以改善周围肌肉血运状态,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效。治疗中,配合拿捏、按揉滚法等手法改善韧带、肌腱功能,以提升膝关节周围肌群及髌骨功能稳定性;同时按摩手法可有效松解炎症反应引发的关节粘连情况,改善膝关节运动时紊乱运动状态,消除关节粘连性疼痛,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感受之效。在推拿后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可进一步改善局部血运状态,加速局部炎症清除能力,同时可促进滑膜液的分泌及吸收,激发软细胞新陈代谢能力,促进软骨组织再生,以达到治疗效果。但单纯使用中医推拿治疗起效较慢,且对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状态改善难度较大,单一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8]。

肌力训练,指通过患者主动肌肉训练、抗阻训练等方式,增强肌肉运动能力,通过肌肉收缩、舒张以改善局部肌肉血流灌注能力,激活肌肉细胞功能,改善肌肉萎缩、僵硬状态,以协助完成膝关节运动;同时,肌力改善后,膝关节运动时肌肉支持能力提升,可保证关节稳定性,保证运动期间膝关节受力符合生理学特征,避免受力紊乱而加重软骨损伤;肌肉状态改善后,软骨组织血运状态相应改善,达到刺激软骨再生之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完成时,研究组Lsy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在实施中医推拿治疗期间,可通过穴位刺激、髌骨拿捏等方式改善局部血运状态,解除关节粘连情况,缓解患者粘连性疼痛感受,改善关节运动功能;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后,通过患者关节主动运动及肌力训练,可通过肌肉挤压作用改善局部供血,改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正常压力关系,以延缓患者髌骨进行性压力性损伤,并刺激软骨生成,改善患者疼痛感受;同时,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后,患者髌骨关节周围支持力增强,可协助患者完成抬膝、下蹲等动作,改善患者双下肢功能对称性运动能力,达到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Lsy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治疗完成后,受膝关节疼痛感受及运动状态影响,研究组可维持膝关节运动平衡性,并通过日常下肢运动维持下肢肌力状态,避免因膝关节受力不均、肌肉萎缩等因素影响其膝关节功能,提示联合治疗可提升并稳定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随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可降低患者疼痛、膝关节运动障碍相关应激情绪,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状态,以改善其生理职能,发挥其角色功能,因此,可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之效。汤丽珠等[10]表示,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结合相关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疾病,可提升患者关节支持能力,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推拿联合肌力训练治疗髌骨关节病效果显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髌骨肌力膝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