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2022-01-22 07:36陶莹莹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心动图瓣膜

陶莹莹

(阜新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D)病因尚未明确,主要特征为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增厚及钙化等,进而导致瓣膜功能发生异常[1]。该病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轻中度患者无体征,甚至无杂音,给临床早期诊断增加一定困难。此外,临床因对该病认识不足,对于年龄偏大患者常与冠心病诊断混合,增加误诊率及漏诊率,故选择科学有效检查方式对提高疾病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检查SCVD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包括X射线、心电图、CT及超声心动图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各有利弊,其中超声心动图因具有无创、价格低廉、快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研究[3]表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反映心脏空间结构的变化,利于评价心脏瓣膜情况,具有较高灵敏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虽然目前临床对其具有一定研究,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诊断SCVD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5例经临床诊断为SCV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经临床确诊为非SCV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0~75岁,平均(67.45±5.14)岁;体质量45~72 kg,平均(52.13±2.10)kg;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8例,心肌梗死2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6±5.12)岁;体质量41~79 kg,平均(52.20±2.15)kg;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10例,心肌梗死3例;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SCVD患者均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4]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患者年龄≥60岁。

1.2.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心脏疾病者;伴免疫功能障碍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伴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法 患者入院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飞利浦公司,型号:IE33型)诊断仪检查患者,探头频率为2~5 MHz,患者取平卧位,检查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心尖五腔心切面等各个切面,观察瓣膜的具体形态、活动情况及钙化位置等信息,明确钙化灶的形态,是否存在反流及狭窄情况等,并获取患者主动脉瓣、二尖瓣M型超声曲线波形,根据超声显示的血流及频谱图,分析瓣膜的具体情况。SCVD诊断标准:①瓣膜厚度不小于主动脉钙化,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瓣叶僵硬且活动受限;②钙化性心脏瓣膜狭窄,主动脉瓣呈斑片状,且瓣口大小<16 mm;③钙化性心脏瓣膜管壁不全,脉瓣出现一定程度的关闭裂缝情况,且裂缝大小>2 mm;④二尖瓣环具有一定钙化现象,心室同心房交界处,出现高密度小结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SCVD的价值;并比较SCVD、非SCVD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等指标。

1.4 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心动图相关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全部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依据临床综合确诊结果,超声心动图共检出53例SCVD,疾病检出符合率为96.36%(53/55);超声心动图诊断SCV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36%(53/55)、98.33%(59/60)、97.39%(112/115)、98.15%(53/54);超声心动图检查与临床综合确诊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12),见表1。

表1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2 两组心动图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LA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动图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心动图指标比较()

注:LVEF,左心射血分数;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AD,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mm)49.85±5.91 38.59±5.86 8.569<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5 60 LVEF(%)53.56±8.69 66.58±6.02 7.321<0.001 LVDD(mm)53.65±5.16 46.05±6.07 6.201<0.001

3 讨论

SCVD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可能会累及患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但其易受到脉瓣功能等影响,常出现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或局部症状,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给予患者早期科学有效诊断方式至关重要,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临床研究[5]显示,该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似的病理学改变,可能存在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改变。以往临床常通过心导管或CT等辅助检查方式诊断该病,虽然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主观性较强,具有一定操作风险,无法很好显示患者心脏整体功能结构[6]。因此,寻求安全有效诊断方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及难点。

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具有安全性高、分辨率高、适用范围广、快速成像、无禁忌证等优点,能快速且准确诊断出病变情况,可精确测量患者的心肌不同位置收缩、舒张速度及内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高[7]。与常规CT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单快捷、价格低廉、准确可靠等优点,其不仅可多角度、多切面进行检查,还可观察心脏瓣膜的动态变化及运动等情况[8]。在超声检查过程中,扫查患者瓣叶及主动脉瓣等,以确认患者远端主动脉扩张现象,可为SCVD提供重要诊断基础[9]。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共检出53例SCVD,疾病检出率为96.36%,超声心动图检查与临床综合确诊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超声检查SCV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表明超声心动图检查SCV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与最终确诊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分析原因可能为,超声诊断可准确显示瓣膜钙化情况,利于观察钙化的部位、大小等情况,也可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等情况,进而提高诊断价值[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LA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诊断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患者心功能状况。分析原因可能为,动脉瓣反流或狭窄易造成心室收缩压及舒张末期压升高,扩大心脏代偿能力,使心壁增厚,影响患者心功能,而超声心动图可全方位观察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等,利于反映LVEF、LVDD、LAD等情况。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SCVD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等,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心动图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自体心包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周脓肿贯通主动脉与左室流出道1例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继发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原因及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烂”在心里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