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

2022-01-22 07:36陈建华颜秀回赵家和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螺钉

陈建华,颜秀回,赵家和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 大理 671300)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部位具有丰富血运,一旦发生骨折易导致髋内翻,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基础慢性病缠身,平时缺乏运动,受到外力因素影响可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处肿痛、髋关节功能下降、日常活动受限等。目前临床多主张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常用的动力髋螺钉手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等。有研究[2]指出,采取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探究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60~92岁,平均(74.80±2.88)岁。研究组男12例,女4例;年龄60~92岁,平均(74.83±2.90)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确诊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依从性低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在PLX7200 C型臂透视引导下行骨折复位,随后于患侧髋外做一个手术切口,沿股骨外侧肌至股骨大粗隆顶端剥离,切开骨膜,充分暴露股骨外侧皮质、股骨转子、股骨近端。在大转子下缘2 cm处打孔并放置导针,扩张孔口,测量其深度,拧入股骨颈螺纹钉,在螺钉尾部放置钢板。再于股骨远端骨干处拧入皮质骨螺钉,使用钢板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创口,常规止血处理,逐层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术毕。

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患者在全麻作用下,帮助其取仰卧位,常规铺巾消毒。将患肢放于牵引架后进行固定,并使其内收、内旋,健侧为外展屈膝。在PLX7200 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复位骨折处,并观察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沿平髂前近端做一个外侧切口4 cm,切开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大肌,充分暴露大转子。沿大转子顶中外侧放置导针,通过C型臂透视观察其深度,充分扩髓,旋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主钉,适当调整螺旋刀片。经套筒放置股骨颈内导针后固定,注意导针尖和关节面的间距约为8 mm,打开骨皮质,根据导针旋转刀片,在标记部位置入螺旋刀。借助C型臂透视机观察置入情况,若置入位置准确后可锁钉,再注意观察骨折处,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后拧入尾帽,放置皮片,常规止血处理,逐层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术毕。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评估骨折愈合优良率,优:≥90分;良:70~89分;差:<70分。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骨不连、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④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项目,每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⑤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住院时间(d)8.01±1.16 11.35±2.69 4.561 0.000例数16 16手术时间(min)80.29±2.45 93.88±2.79 14.640 0.000出血量(ml)104.99±4.63 153.87±5.32 27.723 0.000

2.2 两组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优良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SF-36、Harris评分比较 研究组SF-36、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SF-36、Harris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F-36 and Harri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4 两组SF-36、Harris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F-36 and Harri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注:SF-36,健康调查简表;Harris,髋关节功能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Harris评分86.33±1.42 68.09±2.11 28.687 0.000例数16 16 SF-36评分93.20±1.08 84.67±1.52 18.299 0.000

3 讨论

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易致使患者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等,从而引发髋内翻、患肢萎缩等并发症。另外,保守治疗往往需长期卧床,增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发生风险。故临床多主张以手术方法治疗。现阶段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钉板内、髓内固定疗法。其中,动力髋螺钉手术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髓外固定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该手术方法具有滑动、加压作用,可确保骨折端压力平衡,利于促使骨折愈合[3]。但由于动力髋螺钉的弯距较大、力臂较长,且会产生集中应力,易出现内固定松动的不良后果。另外,在放置套筒钢板过程中易出现骨块分离、外侧骨皮质劈裂现象,从而影响内固定平稳[4]。PFNA是一种常见的髓内固定方式,采用设计独特的螺旋刀片,可更好地防止拉力螺钉旋转,且能避免髋内翻、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现象,安全性较高[5]。PFNA中髓内钉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手术过程中无需剥离骨膜,不仅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还能最大化预防医源性损伤。同时,无需扩孔后再放置螺旋刀片,可有效规避骨质丢失,进而起到填压骨质的效果,有助于保证其把持力与稳定力,防止出现旋转[6]。从抗旋与支撑方面来看,髓内钉效果更佳。PFNA切口较小,术中失血量较少,不会破坏骨折处血供,为术后骨折早日愈合提供有利条件[7-8]。在C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作用下,术野清晰广阔,可清楚观察主钉、螺旋刀片等置入情况,保证主钉可准确放置于髓腔内。而主钉能增强近端抗旋能力,治疗优势更大[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PFNA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性,避免因操作过度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可缩短术后休养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使患者早日出院,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研究组骨折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PFNA治疗可促使患者骨折愈合,从而改善髋关节功能。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PFNA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骨不连、延长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改善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PFNA治疗可缓解活动限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邢宝[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促使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提示该术式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螺钉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断裂的研究进展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一种螺钉自动供给与攻入装置设计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