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2022-01-22 07:36高静华宋晶薛桂阳刘明开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革兰氏鲍曼单胞菌

高静华,宋晶,薛桂阳,刘明开

(1.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21;2.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3)

重症监护病房(ICU)因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检查等原因,使患者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其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50%[1],是引起多系统器官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3]。合理高效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院内感染的5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耐药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院内感染的5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382例,女184例。所有患者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用一次性无菌痰管吸取患者气管深部的痰液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送检的痰标本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筛选。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同时白细胞>25个则为合格标本。

1.3 标准菌株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标准菌株的培养鉴定及药敏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相关操作及方法要求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主要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和贝克曼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依据2017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进行判定。

1.4 观察指标 分析566例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566例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情况共分离出9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924株,占94.6%;革兰氏阳性球菌53株,占5.4%。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见表1。

表1 566例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情况[n(%)]Table 1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athogens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of 566 patients[n(%)]

2.2 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2。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3。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4.0%;13种抗菌药物中有8种药物耐药率低于20.0%。

表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Table 2 Resistance rate of main Gram-negative bacilli to common antibiotics(%)

表3 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n(%)]Table 3 Drug resistance of 53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n(%)]

3 讨论

ICU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高发区域,其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普通病房4~5倍[4]。入住ICU的患者较多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而机械通气、气管插开、插管会破坏正常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黏膜上皮的损伤使分泌型IgA浓度下降,也削减了气道纤毛的清除能力,使细菌可通过自身的粘附功能吸附并定植于下呼吸道,而口咽部细菌则是最常见的感染源[5]。有文献[6]报道,由于留置胃管提供细菌迁移的通道,存在胃-下呼吸道逆向内源性感染途径。

本研究调查其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因而控制感染已经成为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本研究收集到的ICU病房92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405株(43.8%),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519株(56.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35株(34.29%),是分离率最高的细菌,其次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20株(32.75%),铜绿假单胞菌94株(9.6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2株(4.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9株(3.99%)。表明非发酵菌与肠杆菌科细菌为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80.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84.9%,与国内报道[7]一致,且大多数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除对头孢派酮/舒巴坦耐药率稍低外(58.3%),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80.0%)。鲍曼不动杆菌为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其原因可能与鲍曼不动杆菌自身对外界抵抗力强,分布广泛且能产生B-内酰胺酶导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特点及ICU患者广泛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8]。

肺炎克雷伯菌也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在ICU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中位列第二,在耐药监测中,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40.0%以上),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耐碳青酶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15.3%,与国内报道[9]基本一致。肺炎克雷伯菌通过KPC酶导致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KPC酶通常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表现为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第3位病原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52.2%,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7.6%,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日益增多,使抗菌药物选择愈发困难[10-11]。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检出的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的检出率为71.7%,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研究结果表明,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目前耐药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谱也会日益变迁,因此,应重视对其耐药性监测,以便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促进患者转归,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革兰氏鲍曼单胞菌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好好刷牙能防老痴
好好刷牙能防老痴
免疫球蛋白IgY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喜庆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