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22-01-22 07:36林杰忠谢桂庭刘锦光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麝香异质性检索

林杰忠,谢桂庭,刘锦光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1)

冠心病在现阶段发病率较高,本质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出现心肌缺血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治疗冠心病通常应用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但吸收较差,且不良反应较多[2]。西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常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且患者多具有不耐受性,故现阶段治疗慢性心血管疾病更青睐中成药。麝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的典型之一,其组方均为芳香性药物,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意义[3];但麝香保心丸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未得到系统性评价,仅为中医经验用药。本研究旨在系统性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经CT、MRI及医师临床诊断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干预措施为实验组(或观察组)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手段治疗,参照组(或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评价标准为hs-CRP、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研究类型为RCT;文献语种无限制。

1.1.2 排除标准 文献为非临床研究、综述及个案报道;文献数据存在误差、缺失或无数据表达;文献若存在重复发表,则选取发表数据最全面的一篇,排除其他重复文献。

1.2 检索方法 对CNKI、WanFang Data、Vip database、CBNdisc及Cochrane Library进行检索,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hexiang Baoxin Pill”“Heart Attack”“Coronary Heart D”,中文检索关键词为“麝香保心丸”“心脏病”“冠心病”。将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对现阶段所查阅的文献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手动检索,若文献存在报告不详或资料缺失等情况,及时联系通信作者进行获取。

1.3 文献筛选及提取 选取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其中资料,每筛选完1份文献后,互相交换,若2人对于该文献产生不一致意见,则交由第3名研究人员核对,综合2人意见进行处理。提取文献资料包含一般信息、研究设计、干预措施、评价指标、不良事件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等。

1.4 偏倚风险评估 应用Cochrane评价手册Handbook 5.1.0中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合评估项目由两位研究者对偏倚风险进行“高”“低”“不确定”判定,互相交换,若2人对于该文献产生不一致意见,则交由第3名研究人员核对,综合2人意见进行处理。

1.5 证据质量评级 应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进行评级,结合实际情况可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所选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测文献的异质性,若P>0.1,I2<50%,表示研究间同质性较好,并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P≤0.1,I2>50%,表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分析其异质性来源,若结果仍存在异质,则以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以加权均属差(WMD)作为综合效应量指标,以比值比(OR)作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到217篇相关文献,其中CNKI共103篇,WanFang Data共52篇,Vip database共35篇,CBMdisc共15篇,Cochrane Library共10篇,通过其他资源补充获得共2篇;参考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共124篇,阅读题目及摘要排除文献共51篇,阅读全文排除文献共33篇,最终纳入9篇文献。

2.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9篇文献均为我国境内的医疗研究,累计纳入冠心病患者3 424例,其中实验组(或观察组)患者1 718例,参照组(或对照组)患者1 706例;样本数48~600例。

2.3 文献质量评价9篇文献中,5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篇采用“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2篇采用“住院时间”进行分组,1篇仅采用“随机”进行分组,并未详细说明分组方式;纳入研究的9篇文献均未说明是否存在隐蔽分组,2项研究对不良事件进行报道;9篇文献均对基线可比性进行描述。

2.4 Meta分析

2.4.1 hs-CRP纳入研究的9篇文献中,2篇对hs-CRP水平进行报道,且经异质性检验,I2=21%<50%,Q检验P=0.19>0.1,即文献间异质性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RR=0.45,95%CI(0.33,0.49),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11.81,P<0.01,见表1。

表1 hs-CRP水平Meta分析Table 1 Meta-analysis of hs-CRP levels

2.4.2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纳入研究的9篇文献中,5篇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报道,且经异质性检验,I2=16%<50%,Q检验P=0.24>0.1,即文献间异质性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RR=0.41,95%CI(0.35,0.47),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10.63,P<0.01,见表2。

表2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eta分析Table 2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2.4.3 死亡率 纳入研究的9篇文献中,2篇对死亡率进行报道,且经异质性检验,I2=27%<50%,Q检验P=0.16>0.1,即说明文献间异质性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RR=0.45,95%CI(0.37,0.45),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11.24,P<0.01,见表3。

表3 死亡率Meta分析Table 3 Meta-analysis of mortality

2.5 GRADE评价 结合GRADE评价标准,其中hs-CRP为中等质量证据,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则为低质量证据。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现阶段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本质为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肌缺血,部分患者则为冠状动脉闭塞,由此多表现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少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特征,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等症状,或出现相应的胃肠道反应[13]。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冠心病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即患者冠心病发展至晚期时,因冠状动脉长期无法获得血液供应,动脉逐渐硬化,心室壁缺血,由此心肌供养不足,患者多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等。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时,其日常生活及工作明显受限,且患者在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40%[14]。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多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口服治疗;介入手术、外科手术等方式则针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及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更为有效,但该类患者需长期用药治疗,以获得更为良好的生存质量。冠心病在中医理论上则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具有心前区疼痛且固定不移等症状[15]。麝香保心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药物之一,原型为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记载的苏合香丸,结合现代工艺改进,由此为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中含麝香、苏合香、牛黄、肉桂、人参、蟾酥及冰片等7种中药,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具有较好疗效,现阶段关于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文献较多,但大多在实验设计上存在一定问题,且多为传统经验用药,其可信度有待考究。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原理,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严格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并对所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合研究结果可知,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能获得一定疗效,且对于患者的hs-CRP水平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能说明麝香保心丸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直接作用,原因如下:①文献方法质量学效果较差,且大多数文献报道结果及随机方法未详细描述;②未对患者进行随访,缺乏相关脱落情况;③缺乏相关安全性内容报道。不仅如此,文献的纳入样本数量同样对文献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所涉及文献样本数量最小仅48例,且用药周期对于疗效具有一定影响。结合冠心病的相关特性,如慢性、需进行长期治疗及具有反复性等因素,由此,对于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应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常规手段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优于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方面具有较高可信度。

猜你喜欢
麝香异质性检索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机制识别与市场价值效应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麝香牛的悲剧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