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2022-01-22 07:36王丽晓王婧伟徐蕾蕾唐海军浦强沈安明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室左心室胺碘酮

王丽晓,王婧伟,徐蕾蕾,唐海军,浦强,沈安明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南通 226500)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糖尿病发病后的显著特点是血糖明显升高,长期高血糖是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关键因素,统计结果表明,3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及传导速度所引起的异常情况,若心律失常严重可引起心室排血功能障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危及生命安全,因而针对合并疾病患者应及时治疗[3]。通常糖尿病治疗方法以降糖及改善心律失常为主,如胰岛素、胺碘酮,其中胺碘酮药物属于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可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激动,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然而长期单一使用胺碘酮易引起过量用药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男26例,女32例;年龄35~74岁,平均(56.2±2.3)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6.2±1.3)年。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33~72岁,平均(55.8±2.5)岁;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6.4±1.2)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根据病史及体征初步诊断确诊为心律失常[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医嘱用药及交流能力良好;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病变、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结核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疾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胰岛素、抗心律失常药用禁忌或过敏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口服二甲双胍片(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69,规格:0.25 g×片),起始剂量为0.5 g,每天2次,随餐服用,随后逐渐增加剂量。用药1周若无不良反应可每周增加0.5 g,逐渐增加到每次2 g。成人的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2.25 g,对于需进一步控制血糖的患者可将用药剂量增加至每次2.55 g,分早中晚3次服用。口服胺碘酮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1,规格:0.2 g/片),第1周,每次0.2 g,每天3次;第2周,每次0.2 g,每天2次;第3周,每次0.2 g,每天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规格:5 g×9袋)治疗,开水送服,每次1袋,每天3次。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阵发性心功过速平均减少>70%,心动过速减少至少>90%,心功能改善>2级或达到心功能Ⅰ级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平均减少50%~70%,心功能改善1级或达到心功能Ⅰ级水平,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且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心功能无变化,阵发性心功过度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心室重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镜(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检测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心室重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VEDD,LVESD and LVEF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VEDD,LVESD and LVEF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镜;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8 58 LVEDD(mm)治疗前54.15±5.24 54.12±5.22 0.031 0.975治疗后54.36±6.57 50.17±6.14 3.549 0.001治疗后47.62±4.35 50.26±4.56 3.190 0.002 LVESD(mm)治疗前38.56±3.57 38.41±3.52 0.228 0.820治疗后32.14±3.06 35.62±3.27 5.918 0.000 LVEF(%)治疗前46.62±5.28 46.27±5.21 0.359 0.72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其显著的特征是患者血糖高于正常人群,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严重影响血管内皮,导致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心肌损伤,其中常见的心肌损伤为心律失常。对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通常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及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方式,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有效的降糖效果,为治疗心律失常奠定良好的基础[5]。在降糖治疗后选择胺碘酮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胺碘酮可在短时间终止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还可促进心室重构,主要通过阻滞钠离子通道作用,减慢膜消除极速率及兴奋传导速度,抑制钠离子内流以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心肌血供,降低心脏负荷[6]。但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易引起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临床应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7]。

针对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传统中医认为患者主要是因脏器衰微、心阳不足、气血运行受限等引起气滞血瘀,导致患者表现出心律不齐情况[8]。因此,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提倡应用中药稳心颗粒治疗的方式,该药物主要是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黄精等多味中药组成,其中党参为君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黄精为臣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君药与臣药联合还可起到益气生血功效;其他的佐药如三七具有止血补血的功效;琥珀具有镇静安神、散瘀止血的功效;甘松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9]。诸药联用共奏益气生血及益气养阳功效。此外,相关研究[10]也表明,党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提高超氧化酶活性,调节胃肠功能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其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也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心功能;三七可改善心肌缺血及促进微循环,并可双向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琥珀中所含的琥珀酸对人体器官有积极的影响,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及保持体内酸性稳定;甘松可延长动作电位,抑制折返激动,进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黄精则具有抗动脉硬化、降压及降脂的作用,并可增强冠脉血流。将稳心颗粒配合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可充分发挥药物协同配合的功效,稳定血糖及抗心律失常,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还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状况中胺碘酮的用量,降低整体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也可坚持长期服药,从而达到改善症状与体征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韩凤丽[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促进心室重构并提高患者心功能,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室左心室胺碘酮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起搏器周期性心室过感知现象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心脏也需“减肥”
控制心室率,有效疗房颤
心脏也需“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