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2-01-22 07:36佟杰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调脂内皮原发性

佟杰

(本溪市卫生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在临床慢性疾病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其中一种极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1]。有研究资料[2]显示,血管内皮属于机体多功能器官,具有细胞增殖、控制血管再生、保持血管平稳、避免形成血栓等功能,然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因此,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不但会导致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心血管病症[3]。目前,临床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方法主要是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但不利于长期控制血压水平,预后较差[4]。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旨在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中心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男21例,女6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9.3±1.2)岁;合并疾病类型:糖尿病47例,冠心病43例。研究组男19例,女71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8.9±1.5)岁;合并疾病类型:糖尿病46例,冠心病4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心、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患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治疗前,服用降脂药物或降糖药物的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急症的患者;患有精神障碍或认知异常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降压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患者需连续用药3个月。同时,患者需每1个月进行检查,包括验血、验尿、肝功能、肾功能等。

研究组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降脂药物,例如辛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每次20 mg,晚上睡前服用,患者需连续用药3个月。同时,患者需每1个月进行检查,包括验血、验尿、肝功能、肾功能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应用非侵入性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Endo.PAT2000检测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血压情况: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应用水银血压计进行测定,正常值范围:收缩压90~140 mmHg,舒张压60~90 mmHg;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1~159 mmHg,舒张压91~99 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80 mmHg,舒张压100~110 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1 mmHg,舒张压≥111 mmHg;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界值设置为130/80 mmHg。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应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RHI高于对照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情况比较()

注:RHI,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90 90 RHI治疗后90.4±10.9 85.5±6.1 13.143<0.05治疗前1.5±0.9 1.6±1.1 1.381>0.05治疗后2.3±1.0 2.7±1.4 12.082<0.05 SBP(mmHg)治疗前153.3±12.2 152.8±12.8 1.159>0.05治疗后138.4±12.6 122.7±9.4 12.259<0.05 DBP(mmHg)治疗前99.2±11.1 98.9±10.8 1.304>0.05

2.2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mmol/L)

表2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mmol/L)

注: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HDL-C 1.4±0.3 1.3±0.3a 1.6±0.6 1.5±0.4ab组别对照组(n=90)研究组(n=9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6.7±0.5 5.3±0.4a 6.4±0.6 4.1±0.2ab TG 1.9±1.4 1.5±1.1a 1.8±1.3 1.2±0.9ab LDL-C 3.1±0.7 2.9±0.9a 3.1±0.9 2.2±0.6ab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极易造成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障碍,长期患病的患者极易发生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7]。现阶段,临床主要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以达到改善血压水平、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目的[8]。但有医学研究[9]报道显示,仅应用降压治疗的方法,无法控制全部患者的血压水平,远期疗效不理想。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较为复杂,不仅需控制血压,同时,还需保护靶细胞,因此,探寻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方法,是现在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10]。有医学研究[11]报道指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其血压水平与机体血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即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中的血胆固醇水平降低,则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比率也随之下降。他汀类调脂药物能明显降低机体中的血胆固醇水平,恢复动脉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该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血管,可改善动脉血管结构,抑制血管重塑,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12]。上述功能为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的疗效发挥提供了依据,因此,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可充分发挥最佳药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情况,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14-15]。

有研究[13]资料指出,高血压是导致各类血管病变的基础,是致使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反之,如果患者发生血管病变,也会引发高血压。因此,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因高血脂水平会损伤机体血管内皮功能,而内皮功能又对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降压的同时,需对患者加用调脂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RHI高于对照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修复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

辛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阻止内源性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降低LDL-C水平,并清除血清胆固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脂效果。同时,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可明显控制血压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有效调节机体血脂水平,进一步改善肝肾功能。

综上所述,应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调脂内皮原发性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基于“内皮损伤学说”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勒布朗的遗产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