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变异研究*

2022-01-25 10:48亓海峰
语言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变荣成官话

亓海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0083

提要 荣成方言的显著特点是见组细音字存在舌尖塞擦音、舌面塞擦音、舌面塞音几种不同的读法,与精组细音字存在或分或混的交织关系,文章对不同年龄的发音人进行调查,并结合胶东一带方言尖团音的内部差异探讨荣成方言见组细音的音变过程和原因。

1 引言

荣成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共辖12个乡镇、10个街道,荣成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张树铮2007),具有胶辽官话的基本特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方言存古,音韵特征较有特色。据已有的调查记录(张卫东1982;王淑霞1995:2;罗福腾1998),荣成方言分尖团音,精组细音字读、h、s,见组细音字读c、ch、ç,见组细音字有文白异读,在口语中与精组细音读法相同,读为、h、s,书面语中读c、ch、ç,比如:“家”在口语词“家里”中读“ia42”,在“家庭”中读“cia42”。这是胶辽官话中非常特殊的语音现象,罗福腾(2016)发现除荣成方言外,在山东半岛东部的其他方言点,比如文登、威海、乳山一带也存在这种见组细音白读读如精组的现象。

荣成方言见组细音的这种特殊读法值得探究,它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现在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过程和趋势如何,都需要进一步探析。

为探究上述问题,我们在2019年8月、2019年10月两次去山东荣成进行方言调查。调查了荣成市区、郊区不同年龄的多位发音人,调查材料包括精组细音和见组细音的单字、词语,并进行了录音。调查发现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的读法发生了快速变异,精、见组细音趋于合并,本文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及分析、解释。

2 荣成方言音系

荣成市区老派发音人语音的基本特点如下。

2.1 声母

荣成方言老派声母系统中有声母23个,不包括零声母。

2.2 韵母

荣成方言老派韵母系统中有韵母38个。

表2 荣成方言老派韵母系统

荣成方言果摄字多读开口呼,比如“波、多、拖”分别读作po42、to42、tho42,韵母都是o ; 端系合口字u介音脱落,读开口呼,比如:“推、罪、碎、孙”分别读作thei42、ei44、sei44、sn42;ɛ、iɛ、uɛ、yɛ四个韵母的字主要来自于中古入声韵。

2.3 声调

声调4个:阴平[42]汤方; 阳平[35]糖房; 上声[214]躺访; 去声[44]烫放。

荣成方言中古入声调的调类分派与《中原音韵》的记载相近,全浊入声归阳平,次浊入声归去声,清入声大部分派入上声。

3 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的读法

“年龄是影响语音变化的最显著的因素”(Chambers 1995:204),为探究语音变化,可以进行显象时间研究,也可以进行真实时间研究,“利用年龄层分布对语言变化所进行的共时研究为显象时间研究”(Labov 1972:275)。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的读法正在发生变异,为分析其变异原因,我们开展了显象时间研究,对荣成市区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发音人进行了多人次的调查,并根据不同年龄层的读法分析见组细音字变异的具体过程。

3.1 荣成市区老年人见组细音的读法

我们整理出《方言调查字表》(1981)中常用的见组细音字,共203个字,其中包括开口二、三、四等字168个,合口三、四等字35个,对这些字单念和在词语中的读法进行调查。

发音人为男性,1944年出生,78岁,退休教师,一直住在荣成市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发音人具有文读和白读两种读法或只有白读一种读法的字约为12%,多来源于见组开口二、四等字,比如:家、教、见、瞎、强等,文读为c、ch、ç,白读为、h、s,见表3。

表3 荣成市区老年人见组细音读法

有文白异读或只有白读一种读法的字在见组细音字中占比不高,大部分字来自于开口二、四等韵、带i介音,即:ia、iɛ、i、in、ian、iaŋ等韵母。这些字在口语词或方言土语词中多为白读,在新词或书面色彩较强的词语中则为文读,比如:家(cia家庭;ia人家、家里)、嫁(cia出嫁;ia嫁人家)、咸(çian有点咸;sian咸菜)、间(cian中间;ian间苗)、牵(chian牵手;hian牵牛)、街(ciɛ街道;ei大街、街上)、系(çi联系;i系上)、教(ci教师;i教书)、浇(ci浇灌;i浇水)、叫(ci叫喊;i叫一声)、嫌(çin嫌弃;sin嫌乎)、下(çia下级;sia下去)、经(ciŋ经过;iŋ经地)、碱(cian碱水;ian盐碱地)。少数字在新词中很少出现,只有白读一种读音,比如:窖(i地窖、窖白菜)、秸(ei 麦秸、谷秸)。

3.2 荣成市区中、青年人的变异

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字发生了变化,声母读为舌面塞擦音,比如:家ia42、街iɛ42、区hy42、泉hyan35。文读、白读在词语中的界限变得模糊,只有少数字在新、旧词语或风格不同的词语中形成文白异读,且文读与老年人读法不同。以“血”为例,“流血”中读si214,“血液”中读i214,中年人形成了新的文读。见组细音字读法的不同在中年人中更多表现为人际差异。详见下页表4。

表4 荣成市区中年人(出生于1970年-1980年)见组细音读法

发音人见组细音的读法有游移现象,特别是c、ch、ç和、h、之间的自由变读比较多,反映出中年人读法的不稳定性,“发音人语音上的游移现象值得重视,这些游移不定的读音往往反映着音变的过渡状态”(曾晓渝 2005),市区中年人见组细音的游移体现出荣成方言中正在进行的音变。

我们调查了7位出生于1990年-2000年之间、年龄为20岁-30岁的青年人,其见组细音字的读法见表5。

表5 荣成市区青年人(出生于1990年-2000年)见组细音读法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年龄层发音人之间差异明显,一是中、青年人见组细音字的读法处于快速变异中,部分字读为、h、,且随着年龄的变化,腭化为、h、的字比例渐趋提高;二是中、青年人的新文读逐步代替了老年人的旧文读或白读。

3.3 荣成郊区及周边方言见组细音字的读法

荣成郊区新、老派见组细音的读法也存在变异,但各个年龄层变异的速度都比市区缓慢。市区1970年之后出生的中年人见组细音读法开始出现较多的自由变异,我们对郊区1970年-1980年出生的中年人进行重点调查,从北到南分别调查了埠柳镇不夜村、夏庄镇夏庄村、虎山镇峰山村、上庄镇尹家村、人和镇孙家庄五个村庄,每个村调查1-2位40岁-50岁的中年男性。调查结果显示郊区与市区相同,中年人见组细音字在词语中形成的文白异读较少,但同一韵类的不同字之间读法有差异,比如:家假开二麻、嫁假开二麻、价假开二麻、驾假开二麻等字历史韵类相同,但读法不同,常用字声母多读、h、s。

表6 荣成郊区中年人(出生于1970年-1980年)见组细音读法

从郊区调查结果看,几个乡村见组细音的腭化速度具有不平衡性,北部保守,由北向南腭化音变的速度逐步加快。在北部的埠柳和夏庄中年人见组字只有、h、s和c、ch、ç两种读法,在虎山镇以南的乡镇开始出现、h、这种新的读法。

郊区见组细音腭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市区,五个乡村的中年人均未出现同一个字自由变读的情况,见组细音字读、h、s较为常见,只有少量的字读、h、,即使在腭化音变速度较快的南部乡镇,见组细音腭化为、h、的字也较少。荣成市区、郊区不同年龄层的发音变化体现了音变形成的不同阶段。

4 分析与讨论

荣成方言不同年龄层人群中正在发生的音变是见组细音的舌尖化和舌面化对抗、分工、妥协和取代的过程。见组的舌面化在官话方言中普遍存在,舌尖化较为罕见,荣成方言见组的舌尖化是较早产生的音变,但变化缓慢,现在将被舌面化取代,我们对这一竞争性音变过程进行分析。

4.1 胶辽官话其他方言中见组细音的变化

岳立静(2005)发现日照巨峰镇、竖旗山一带有见组细音读舌尖音的类型,我们于2019年10月在日照、莒县的多个乡镇对精、见组细音的读法进行了调查,发现除日照巨峰镇一带以外,在莒县和日照交界处的前石头涯、板石、柳黄沟一带也有见组细音读舌尖音的现象。在上述乡村,新派和老派的发音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为方便比较,我们选取老派的发音,并结合胶辽官话其他方言点老派的发音进行横向对比,以呈现胶辽官话见组细音读法的演变格局。

胶辽官话精、见组细音的差异可细分为8种类型(见下页表7),不同类型表面看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尖团音对立的方式有着深层的共性。就尖团音的读音看,荣成老派方言代表早期的读音类型,见组声母以文白异读的形式在舌尖音和舌面音之间变化,并与精组形成部分对立。其他各方言点的见组细音字在腭化或前化的作用下分别朝着“舌尖”或“舌面”两个方向演变,与精组声母形成复杂的分合关系,在胶辽官话内部形成了不同的读音类型。

表7 胶辽官话精、见组细音读音类型

我们首先对见组细音声母舌尖化、前化的方言点进行分析,从几个点的语音对比中可以看出前化的变化轨迹。不同的方言点之间形成了以下几种演变类型:

我们结合胶辽官话尖团音的调查资料(罗福腾1998),再对胶东地区见组细音声母舌面化、腭化的方言点进行比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演变类型:

1)荣成型:见组细音字声母文读为c、ch、ç,精组细音字声母为、h、s。荣成型见组声母文读为舌面中音c、ch,与k、kh听感上很接近,与精组的细音字形成了舌面/舌尖的对立。

2)长岛型:见组细音字声母为c、ch、ç,精组细音字声母为、h、ʃ。长岛型见组细音没有文读、白读的分化,声母都是舌面中音,精组声母为舌叶音,同时细音变洪音,精、见组之间形成了声母舌面/舌叶和韵母洪细的对立。

3)烟台型:见组细音字声母为c、ch、ç,精组细音字声母为、h、。烟台型见组细音声母是舌面中音,精组细音为舌面塞擦音,精组腭化的速度更快,走在见组的前列。

胶辽官话不同方言点见组细音在语音系统的制约下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结果,音变与系统制约、声韵互动有关,胶辽官话见组细音的演变轨迹如下图:

图1 见组细音演变轨迹

胶辽官话各方言点地理的共时差异形成了见组细音的两条演变轨迹,一条朝舌尖发展,发生前化;一条朝舌面发展,发生腭化。表面看来两条演变轨迹互不相关,但音变动因相似,都是音节中i介音衍生后为增加音系协和度而发生的逆同化,腭化受到i介音舌位的影响,舌尖化可能与舌形的影响有关,(1)据吴宗济和林茂灿(1989:77)元音腭位图分析,可看出i发音时舌的中央下降而边缘向上抬起接近边齿音。舌的中央下降也是s的语音特征之一,我们推测舌尖化可能受到前高元音舌形的影响。是一种自然音变。

见组细音舌尖化的读法在其他的官话方言中也有记载,比如北京话的“女国音”,赵元任先生在30年代就提到这种现象,曹耘(1986)、胡明扬(1987)都做过调查,朱晓农(1989)提到在东北官话中也存在见组字读舌尖音的情况,说明这种现象并非胶辽官话所独有,在较早的历史时期官话方言其他地区也出现过。

4.2 荣成方言不同年龄见组细音的变化

从文献资料的记载看,荣成方言团音读尖音的变化很早就发生了(张卫东1982;罗福腾2016),但见组细音并未沿着其他方言点的演变路径完成舌尖化的音变,其白读和文读在舌尖音和舌面音的竞争中形成了c、ch、ç >、h、s >、h、的演变过程,在新派中舌面音占明显优势,尖团音趋于合并。我们对荣成方言见组舌尖化和舌面化的竞争进行分析,也借此探析胶辽官话不同方言点尖团音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从荣成市区和郊区老、中、青三代的读音差异以及相关资料(张卫东1982;王淑霞1995:2)的记录中,我们推测出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变化的不同阶段,见表8。

表8 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变化的阶段

其中,阶段(I)舌根音k、kh、x变为舌面音c、ch、ç。《荣成方言》(张卫东1982)、《荣成方言志》(王淑霞1995:2)都将见组细音字声母记录为舌根音k、kh、x,据此,我们认为荣成方言中见组细音最早的形式是舌根音。k-组音和c-组音的发音很接近,在介音的推动下k-组音发音部位前移,k、kh、x>c、ch、ç,形成音变的第一个阶段,这是在腭化作用下形成的音变。

5 余论

荣成方言正在进行的音变为我们探究见组细音的变化提供了事实依据,以具体而微的音变事实展示出方言的音变轨迹。见组细音在荣成方言不同年龄层的发音人中都在发生变化,不同年龄阶段音变的方向和动因不同,体现出音变进程的非线性、复杂性,同时,不同年龄的共时变异也展示出见组细音历时演变的不同阶段。荣成方言的音变过程在胶辽官话中具有代表性,在胶辽官话其他方言点新派精、见组字也在快速发生变化,荣成方言的音变预示着其他方言点变化的方向。

猜你喜欢
音变荣成官话
《兰台见证:荣成70年大事记》出版发行
荣成“天鹅湖”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的注音与编排研究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