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2022-02-04 03:20鸿
广东社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阶级

唐 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阐释了其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观念。虽然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3页。但是,意识形态是人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反响”。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由此看来,意识形态对于人类理解自我的存在、校正现实的行为、追求未来的理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个体理解自我的观念,更关系着社会阐释其原则的根据。那么,如何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念中把握其意识形态观,从而深究其根本的理论思维,揭示其政治立场,阐释其现实追求就是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内意识形态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持续深入,学界从不同视角对《形态》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与探索,总体观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是借助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继而对意识形态概念史梳理、溯源、辨析与考证;二是对《形态》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虚假性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如何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秉持正确的价值立场,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的识别与治理;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内涵及其功能的阐述为切入点,论析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唯有我们真实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观,我们才能够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人现实的历史生活来追问意识形态本质的深意,又把握其意识形态观展现的对社会历史批判的实践视域,更能正视当下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现实难题。

一、《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生成观

意识的生成机制是探讨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基点。意识形态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①赵德江、胡海波:《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第4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将意识形态阐述为历史性对象,从人-社会关系上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大体上呈现出对其发生学问题的研究、对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内容的考察、对意识形态价值及其意义的追问。总体上,立足于文本理论特质与现实时代把握等维度探析了马克思在《形态》中的意识形态表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问题。

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社会关系存在样态的抽象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贡献在于奠定其具体的唯物主义基础。从其发生问题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现代历史,找到意识形态发生的质变点,破除了意识形态自足性的神化。②王代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发生问题研究——基于MEGA2的研究》,《哲学动态》2019年第11期,第28页。从马克思意识形态观对比西方传统意识形态观上,马克思、恩格斯以意识形态的认知功能、理论功能从主观层面规定其存在属性,超越了西方传统的虚假意识形态。③杨立群:《马克思意识形态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区别》,《学术交流》1993年第1期,第63—68页。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意识是在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活动是意识得以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意识起源于实践。其与人们在生产实践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现实语言相伴相生,语言是意识的载体以及外化的传递方式,“‘精神’一经产生就遭到‘物质’的缠绕,非常倒霉……即语言”;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1页。第二,意识发展于人类社会的交往。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后,人们就意识到自身生活于社会之中,必须和周围的人交往,并在相互的交往中形成了社会关系,而语言和意识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巨大差别所在;最后,意识离开了社会存在是不可能的,它和社会存在紧密相连并受制于它。意识受制于社会存在,并在其基础上产生与发展。《形态》指出,意识形态及其本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缺乏历史渊源,没有发展的底蕴,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践主体“在改变自己社会个体现实的人的同时,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

在考察人类历史原初的四大因素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0—161页。其中“纯粹的”意识即指意识形态。换言之,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变为意识形态。那么,意识是在什么推动力下转变为意识形态的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解释为,意识转变为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意识才转变为意识形态。

首先,分工为意识转变为意识形态提供了可能。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需求的丰富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意识得以发展,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分工,人类社会的分工一开始比较简单,主要是以性别、体力强弱、天赋等为基点进行的分工。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真正脱离自发或者自然的分工,物质劳动从此和精神劳动发生分离,人类社会真正的分工就此产生,在此情形下使得一部分人选择从事精神生产而非物质劳动。分工为不同个体从事物质或精神活动提供了现实和可能,一部分人有机会或者选择进行精神生产,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性,并转变为意识形态。由此,意识才有可能挣脱世界的束缚去构造‘单纯’的学说、神学、道德等等,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2页。而这些恰恰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及的意识形态。

其次,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的需要是意识转变为意识形态的直接动因。分工在分配领域的表现就是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这些阶级的产生都是通过无数人群独立出来,其中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掌握占领着其他一切阶级。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4页。这样的阶级划分,一方面使特定的利益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又使不同的利益集团对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与革命阶级为了取得统治地位,不仅仅依赖单一的暴力手段,也可通过将自身思想观念普遍化的方式来维护自身阶级利益。

最后,意识形态家是意识转变为意识形态的直接主体。意识形态家的脑力劳动和精神活动是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得益于脑力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剥离,选择从事意识形态构造而非物质劳动生产的意愿得以实现,一批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积极性高、概括归纳能力强的”意识形态家在统治阶级内部应运而生,他们编造自身阶级的优势以取得其他阶级的认同,并把它作为自身阶级的谋生之道。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9页。

二、《形态》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观

意识形态最初定义为“观念科学”,它是由《意识形态要素》一书的作者特拉西提出来的,其矛头直指当时法国宗教神学。在《形态》中,马克思认真研究特拉西提出的法文“意识形态”(idéologie)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文的“意识形态”(Ideologie)概念⑥吴胜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第124页。,并以“虚假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内涵填充其内容,同时借助“虚假意识”之含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颠倒性进行批判,进一步明晰和阐述了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大力倡导“冬前普除禾本科杂草,春后普除阔叶杂草、补除禾本科杂草”的防治策略。若冬前禾本科、阔叶草能兼顾更好。

第一,虚假意识。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主要建基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之上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称之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并对其进行了批驳。青年黑格尔派借助其哲学中的“类”、“唯一者”等范畴,展开了对黑格尔及老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的批判,一直到它近期所付出的无数努力,都和哲学基地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面所谈到的问题最终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范畴,还是在他的体系基础上产生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3页。因而在“批判”中,青年黑格尔派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只能从表面进行无关痛痒的谈论,而忽略了对现实存在的世界的批判。在《形态》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唯心主义理论家展开了批判,认为其是根据自己关于神和模范人的观念树立自己的关系,故而他们的观念是一种“虚假观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5页。正是这些天真的“幻想、观念、教条”等思想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核心”。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5页。在《形态》手稿中删除的一段文字里,马克思恩格斯尖锐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思想和概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张“观念世界控制着现实的世界”,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6页。本质上并未跳出唯心主义历史观与世界观的理论窠臼。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并非指其内容本身的真假、正误问题,而在于其在认识论上的“颠倒性”。它将观念作为第一性,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觉得体现意识的所有形式和产物皆可以通过精神批判来消解,颠倒了“生活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颠倒性”的具象描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不可能脱离存在,而存在即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由此可见,在《形态》中,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种否定性的内涵,正如安德鲁·文森特所言,在《形态》中,马克思使用了“意识形态”概念,他把该词贴上了轻蔑的记号,特指有些用哲学去“诠释”世界但没有能力去变革这个现实的世界的人(指的是青年黑格尔派)。⑦[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第二,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是一种上层建筑,这一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早就阐明。市民社会是一种社会组织,它从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中发展壮大起来,它是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基础。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1页。这里,市民社会包括社会上无数人在特定生产发展阶段上所进行的物质交往,也即是历史唯物主义提到的经济基础或者生产关系,而“观念的上层建筑”喻指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历史观时也指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市民社会构筑成其历史发展的基础,它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总之,在唯物史观看来,“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人们的生活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关系的丰富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就不能用词句去反对词句,而是要着眼于产生意识形态的现实社会基础。意识的所有外在形式和内在产物,想借助精神的力量来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只有推翻唯心主义借助其谬论所产生的社会现实关系才能消灭他们。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2页。

需要指出的是,《形态》对意识形态概念双重内涵的揭示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即意识形态一般层面和具体层面,一般层面的意识形态亦称为“意识形态一般”,具体层面的意识形态则称为“意识形态具体”。前者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总体概念,而意识形态包含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隶属于社会结构之中,自身不涉及价值褒贬。“意识形态具体”是指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包括主体归属和内容样态。《形态》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指此意识形态属于德国这一主体,而“神学、哲学、道德等”就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这就涉及价值判断,有虚假和科学之分了。因此,对“意识形态一般”和“意识形态具体”两者内涵的廓清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一直以来,学界由于把握不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概念,所以出现多种误解,原因也与对这一概念使用的层次把握不清有密切关系。③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理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5页。

三、《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本质观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意识形态具有两重特质,同时阐述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阶级属性。《形态》指出,在阶级社会中,由于阶级地位差异导致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实践,形成不同的反映自身利益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经理论化、系统化后逐渐演变成自身阶级的阶级意识,即意识形态。换言之,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特定阶级其意识的主观体现。

《形态》认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是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首要呈现,不同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反映的都是这个时代属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在实行阶级统治的时候主要凭借国家这个强大的暴力机器,同时还借助意识形态的力量为其统治提供合法性支撑。就此而言,意识形态是为其统治地位进行维护和辩护的思想武器。这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质言之,体现为统治阶级主导思想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的理论体系,是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发挥着对现存社会制度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作用,主要为了促进被统治阶级对现存社会制度的认同。统治阶级有能力通过教育、宣传、媒体等机构,即阿尔都塞所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向该社会的被统治阶级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

其次,意识形态还意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革命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也需要一定的思想为其提供辩护和支持,此时,意识形态本质上体现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离开自觉的阶级意识的革命是难以成功的,革命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与灌输,培育和促进自身阶级意识,达到进一步认清使命和团结群众的目的。那么,革命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劳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发生严重矛盾时,生产力则变成一种破坏性力量(机器和货币),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0页。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此时,无产阶级的苦难是最深重的,他们被整个社会排除在外,于是,一种最为革命、最为彻底的意识一定会从无产阶级中迸发出来,“即共产主义意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0页。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往往是由阶级中最活跃的、有高度归纳、思辨能力的思想家概括而成的。鉴于无产阶级文化程度低、自身难以概括出阶级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可以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只要他们认识到这个阶级的状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0页。实际上,在许多国家由于无产阶级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加上其物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单靠其自发性,只能形成列宁所说的“工联主义”意识,而不是共产主义意识。因而,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可由秉持无产阶级立场的其他阶级的理论家,根据无产阶级的状况提炼出来,并从外部灌输到工人阶级运动中去。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就阶级出生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属于无产阶级,但出于对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的同情与关怀,他们毅然站立于无产阶级一边,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四、《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权力观

《形态》亦对意识形态权力的获得机制进行了剖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必须通过赋予意识形态的普遍的形式,将自身利益上升到整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从而来巩固自身统治,这需要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与建构。质言之,就是通过批判敌对阶级思想的特殊性,建构本阶级思想的普遍性,从而论证本阶级政权的合法性,使被统治阶级自觉认同其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于革命阶级而言,要实现团结其他被统治阶级、对旧统治阶级宣战并夺取政权的目标,也需要赋予自身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自己作为普遍利益的代表。革命阶级的这种做法不仅仅是舆论宣传,更有其客观基础,它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是开始时革命阶级与其他非统治阶级在利益方面有许多共同的联系。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0页。《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权力观在后来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那里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其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不能仅仅依靠暴力革命,还须从资产阶级那里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夺取过来。葛兰西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大力培育有机知识分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雄辩智慧,宣传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新世界观。可见,意识形态领导权作为某一特定意识形态必须通过教育等多种手段,同时还得借助灌输、感化来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从而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的一种权力”,①于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17页。具有凝聚共识、协同利益、维护政权的重要功能。

当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不仅仅是依靠宣传和教育,还须回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革命阶级之所以在革命时期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主要是因为革命阶级是正义性的革命斗争,它符合绝大多数阶级的利益诉求,并能在斗争中得以真正实现。而没落阶级的思想宣传却往往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主要是因为其言行不一,或者说该阶级的利益与其他阶级之间的联系已经很少了。马克思指出,对一个变革时代的判断,不能仅仅根据它的意识变化来判断,相反,要依据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所带来的现存冲突去作出阐释。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譬如,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大多数无产阶级并未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后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比过去任何阶级要获得统治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都更加坚决和彻底。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1页。但是,无产阶级进行的革命和以往其他阶级进行革命相比,并不是无产阶级对意识形态不需要,而在于他的自身利益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由于真正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即使在革命胜利后也不会沦为虚假意识。

五、《形态》中意识形态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性,要求“跳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幻象”的经验路径。主要从思想批判分析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及其虚假性并阐述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与本质④吕世荣、聂海杰:《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25—29页。、从意识形态具有的理论特征与转化规律中阐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⑤马立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价值与当代启示》,《理论月刊》2014年第1期,第14—15页。、从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的多重影响因素中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未来走向⑥孟宪平、曹小春:《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及其现实意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卷第4期,第19—21页。。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揭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对于当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从理论维度上,《形态》中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内涵与功能的理解以及强调的价值立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价值指引与思想启迪⑦李晓阳、黄再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第65页。;从实践维度上,面对当下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全新机遇与挑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为科学指导强化政治意识、增强阵地意识、加强创新意识,在对《形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建构与超越⑧唐晓燕:《批判、建构与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重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5期,第26—29页。中推动改革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把握社会方向。

第一,全面阐释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前提。全面而科学地理解意识形态的内涵,是顺利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前提。意识形态在《形态》中具有多重内涵,包括在哲学批判意义上的虚假意识、在阶级斗争意义上的阶级意识以及在社会结构意义上的观念上层建筑。《形态》特别批判了掩盖或粉饰阶级矛盾与阶级对立的虚拟意识,因此,批判性是《形态》的主要基调,其批判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哲学或各种德国社会主义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唯心本质。《形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使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实现了对当时盛行的“唯心主义、唯心史观以及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的超越,从而拨开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所有带有剥削阶级性质的意识形态的理论误区,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逻辑前提。①吕世荣、聂海杰:《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第27页。

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在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发挥了自身功能,对社会全方位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属性。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要加强其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要辩证把握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本质属性,在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要警惕和抵制其他“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既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错误意识形态思潮,揭露其虚假性和危害性;又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充分发挥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使其为维护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第二,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从《形态》中所揭示的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来看,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观念,而是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对人们的存在起着决定作用,反之,是先有存在后有意识,存在决定意识。思想领域的问题往往根源于生活领域。因此,脱离人们的生活实践,把意识形态仅仅看作是单纯的观念问题,就会陷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念统治世界”的误区。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显著与否,虽然与其使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合适相关,但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对人们生活的满足程度。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坚实的物质支撑,“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②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49页。事实表明,意识形态建设仅仅靠脱离实际的抽象的理论灌输,难以取得良好成效,只有实现观念与人们的生活感受之间的相互契合,意识形态才能更好地获得人们的认同与践行,反之则可能会被认为是“虚假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更加明显。因此,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人民为中心,不断革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努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瓶颈,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重要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增进人民的幸福、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质言之,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发挥经济基础为上层建筑提供的物质保障,又要重视上层建筑的能动推动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中,增强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第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意识形态领导权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十分重要,一定时期的意识形式的消解会令整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三十多年前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其原因虽纷繁复杂,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这些国家当时的领导人未能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放弃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国家的指导地位。鉴于此,意识形态工作十分重要,必须把它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一直未变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突出。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立场不变,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它的理论体系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南,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新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摆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97页。历史和现实表明,为了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意识形态得到加强,必须对那些错误的意识形态发起进攻,让他们没有物质化的力量支持,也找不到操控对象,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引导、感化全体人民支持社会主义建设。②吴文新:《运用唯物史观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人民论坛》2019年第26期,第110页。

其次,要坚持党对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管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是指与暴力国家机器相对应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机构。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精神生产资料必须控制在统治阶级手中,否则统治阶级就无法控制意识形态生产。当前,世界发展局势变化多端,中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时刻,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多方位、多层面的新挑战。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党校、干部学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集聚攻关,努力破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对各种媒体、宣传机构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管理,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法律体系,实现意识形态建设法治化。

最后,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意识形态家”的概念,即专门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门人才。事实上,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但同样也需要自己的“意识形态家”,但是,与《形态》中所指的“意识形态家”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家是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鲜明旗帜的专业队伍。新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家”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武装头脑的,集“信仰坚定、理论过硬、素养突出”于一体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习近平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③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7页。要加强政治建设统领,锻造一支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原则的中坚力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宣传、教育与传播,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红色阵地,将主流意识形态努力转化为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伟力。

结 语

在我们看来,基于《形态》的意识形态观来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就是对《形态》中意识形态话语新阐释①张一兵:《社会场境存在论与关系意识论中的社会话语——〈德意志意识形态〉新探》,《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6页。、《形态》意识形态理论维度新分析②高爽、黄明理:《论解放维度中“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第66页。、《形态》意识形态概念新探析③吴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社会认识论阐释》,《哲学研究》2021年第3期,第26页;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起点》,《国外理论动态》2021年第6期,第14页。.等的一种深化与推进。因为,《形态》中的意识形态观,不仅是理论观点的变革,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进行的意识形态术语的革命,更是意识形态思维的创新。同时,还原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中所内含的对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的辩证把握与现实批判,是对《形态》文本学研究④聂锦芳:《未完成文本如何表述思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过程的考察》,《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第27页。、思想范式转换研究⑤隽鸿飞:《从〈巴黎笔记〉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换及思想的连续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第50页。、理论特质探讨⑥何中华:《论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意味——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第50页。.等的逻辑升华。因为,立足于时代意识形态难题、直面意识形态安全、追求意识形态先进,既要求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研究、表达、论证和批判等所内涵的学理逻辑、历史逻辑和文明逻辑,又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体化和深化其政治追求与意蕴。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意识形态体系,既讲好中国故事,又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阶级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