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居住建筑收纳体系创新研究★

2022-02-11 10:17林晓炜韩景玮毛雪旸沈禹帆
山西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层板预制构件物件

林晓炜,韩景玮,毛雪旸,沈禹帆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1 概述

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工业化和房地产行业发展到新的阶段,国民的居住品质需求不断提升,生活用品更加丰富,对收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居家收纳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纳在房屋结构设计之后,即被动收纳,后期生活用品增多,往往会取用不便。因此,在建筑工业化的趋势下,拟将收纳设计与预制构件结合,将收纳提前到设计阶段,化被动为主动,有非常大的意义。

在充分汲取原收纳体系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空间限定手法、弹性空间理论、人体工程学理论,我们对新收纳体系做创新研究,并模拟了相关套型案例,以期提高建筑空间收纳率,提升居家生活品质,同时,为收纳构件部品化设计标准的形成提供参考。

2 原收纳体系概述

在《收纳空间装修改造圣经》中,作者对收纳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把所有东西都藏起来,是“收”,将物品自然地纳入空间之中并展示出来被看到,是“纳”,两者合起来,即“收纳”[1]。被收纳的物品、收纳物品的空间,以及生成相应空间的形体,三者合在一起,就是收纳体系。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探索新的体系,有必要充分了解原体系的方法、特性,并汲取它的合理之处。

归纳总结,原收纳体系“收纳物品的空间”有三种样式,空间感由强到弱,分别为“全封闭”“半封闭”和“无封闭”。全封闭,即六面围合,相应的形体有收纳盒、床头柜、储物柜等,这类收纳旨在完好地保存物品,不具有展示效果,且相应的物件多为使用频率不高的物件,比如换季的衣服;半封闭的收纳空间对外开放,相应的形体有书柜、CD架、电视墙柜等,此类收纳旨在存取方便,具有一定的展示效果,相应的物件使用频率较高;无封闭,即二维平面的收纳,形体例如桌面、置物板,包括立面挂置,此类收纳具有完全的展示效果,旨在快速取用,相应的物件使用频率最高。

收纳不仅是一个储物空间问题,同时也是衔接人与物、物与人关系的纽带[2]。全封闭和无封闭的收纳空间样式在住宅中的占比都不宜过高。若皆为封闭,居家则过于拘谨,每日整理,劳动量也较大;若皆为无封闭,虽即取即用,但环境杂乱无章;正确的居家收纳,应该是以半封闭为主,全封闭和无封闭为辅,三者遵循一定比例。

但是,原体系对于这一点的考虑是缺失的,即并没有在设计阶段考虑收纳空间样式,由此带来的主要消极特性有两个:第一,对应不好物品与空间的关系。任何物品都有与之对应的收纳形式,例如,眼镜盒即放置眼镜,家中的大部分物件,都需要设计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充分考虑其收纳形式,而收纳在设计之后,对于收纳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介入,两者关系难以对应,带来“浪费空间”“存取不便”“难做清理”等问题。第二,偏“收”不偏“纳”。后期生活用品增多,购置家具来解决储物问题,而家具偏“收”,即藏东西,使用之后又趋杂乱。由乱趋整、由整趋乱,进入消极循环,容易懈怠。在调研中,人们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均达到了46.5%。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原体系的空间样式、收纳形体以及消极特性,以《梦想改造家》在上海浦东新区金桥的一个试点为例,该套型面积94 m2,是一个五口之家,因物件繁多,原收纳体系在其中功效甚微。因被动收纳,空间不足,物件多为在平面上的直接放置(见图1,图2);且物品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不强,一面带玻璃的储物柜,用来储存零七八碎的书本、玩具、工具,内部空间浪费(见图3),圆形底盘的置物架,用来收纳小女儿的书本,亦对应不好物品与空间的关系(见图4);设计阶段没有考虑物件收纳形式,瓶瓶罐罐没有相应的收纳空间,堆放杂乱(见图5)。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原收纳体系中,收纳空间的形体皆为家具,人们对于家具的尺度,做了符合人体工程学尺度的探索,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对于收纳的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多为绿色、环保、可持续,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原收纳体系是被动的,空间样式比例失调,有消极特性,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在建筑工业化的时代,更经济、更便捷、更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收纳,应当普及。

3 新体系探索

3.1 新体系背景

新收纳体系诞生于建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即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业与民用建筑[3]。它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预制构件的批量生产及现场装配,楼板、墙体、楼梯、隔断等等构件,可以在工厂内完成加工,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相比传统施工作业,预制构件的现场施工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和效益;大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废料的排放;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延长了使用寿命。

苏联、朝鲜、民主德国等国家在战后都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广泛采用装配式结构,建成了大量的住宅。20世纪60年代,朝鲜平壤及咸兴的住宅建筑装配率已达90%[4]。反观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2016]71号)明确指出:“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达到30%”。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又随着BIM技术的成熟、3D打印等高科技手段引进,装配式建筑出现了新的气象。2016年,由华建集团华东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完成的,上海青浦区新城一站3A-03A地块大型社区,采用先进的PC预制叠合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式住宅比例100%。

综合建筑工业化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情况,笔者认为,此趋势不会消退,且在未来,逐渐朝着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方面突破。

3.2 相关理论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在了解了原收纳体系的空间样式、收纳形体和消极特性之后,我们对新体系进行扬弃地探索。

3.2.1 空间限定的手法

首先,原收纳体系中,形体皆为家具,在新体系中,形体大部分换为预制构件,即将收纳设计和预制构件设计相结合,化被动为主动。空间限定手法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手法,用来形容不同形态的建筑空间(见图6)。利用空间限定的手法来生成收纳的空间,并将其做入预制构件中;空间限定的尺度,充分参考原体系家具尺度以及物件的尺度,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3.2.2 “弹性”收纳

弹性收纳,构件可动。建筑设计领域所引申的“弹性”,是指能够满足建筑空间和结构性能多样化需求的建筑设计手法[5]。对应到新收纳体系中,就是使构件可动(见图7)。

居家生活中,收纳投影面积/房屋套内面积≥12%,才是合格的收纳,环境才会舒适[6]。如今,高房价下,多为中小户型住宅,在面积紧凑的情况下,在平面上扩展收纳,是不合理的。新体系的弹性设计多从立面入手,将主要以垂直状态呈现的空间界面,即墙体利用为主[7]。

3.2.3 人体工程学理论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对应到室内设计领域,即确定家具、设施形状、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8]。在新体系的研究中,空间限定手法所生成的收纳空间要参考相应的工学尺寸、空间在立面上的生成位置,比如,人体最舒适的“执物”高度是900 mm,双臂平举离地高度平均为134 mm等等。

3.3 案例模拟

综上所述,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模拟平层案例(未作说明,单位均为mm)。首先,在进行功能空间布置之前,以玄关(门厅)为基准,将楼板整体抬高0.45 m,以备后续下沉平面,形成收纳空间(见图8)。

3.3.1 玄关(门厅)

玄关(门厅)部分,入口处地板取1 800 mm×500 mm下沉,收纳鞋具,可沉积鞋具从屋外带来的尘土;取350 mm凸出,可坐着换鞋;下沉150 mm,内凹300 mm,隔板上置紫外线灯杀菌;若无需此空间,可将盖板抽拢(见图9,图10)。入口左侧,离地1 000 mm,装配176 mm×680 mm预制板,挂置雨伞,正下方矩形四周预留边缝,可将雨水排至屋外(见图11)。入口右侧,取2 000 mm高度,墙面内凹800 mm,形成一独立空间,上置200 mm宽层板,收纳家庭小藏品,层板可翻动;下边设计一横杆,挂置衣物,横杆与墙垂直距离400 mm,大于平均肩宽;最上部内凹700 mm形成半封闭空间,加置玻璃,即为全封闭,收纳家中有年代感的物件,具有展示效果,且无需频繁取用(见图12)。与卫浴间相隔的非承重墙体上,装配200 mm×190 mm构件,收纳小植株、小物件(见图13)。抬升的楼梯为预制楼梯,上部为钢化玻璃,可翻动,翻开可收纳大量杂物(见图14)。与厨房相隔的墙上,装配200 mm×580 mm预制板,进厨房时顺手临时安放物件。层板可翻动(见图15)。

综上所述,玄关部分将更易于打扫;干湿分离;且可挂置更多的衣服;兼具了收藏、展示效果;立面、地面部分进行了收纳,居住空间更多用于活动。

3.3.2 卫浴间

据调查,人们对于卫浴间的收纳迫切度相对较弱,因为一般情况下,卫浴间的收纳空间不会饱和,且相应物品和其对应的收纳形式也比其他功能空间更符合,例如,毛巾就是挂在杆件上,洗漱用品即放在垂直折角的置物台上等等。但是,卫浴间也存在一些瓶瓶罐罐搁置零乱的问题。因此,综合种种结果,我们做出如下设计:调查市面上的一些洗漱用品的瓶装尺寸,以平均70 mm×70 mm为标准,设计80 mm×80 mm菱形构件用于收纳;镜子可双开,内有储物空间;左侧层板收纳盆具,右侧杆件挂置毛巾(见图16)。取180 mm×280 mm大小空间,内凹110 mm,可放置洗漱用品(见图17)。如上所述,彻底解决了瓶装物件零乱摆放的问题。

3.3.3 厨房

厨房的物件可分为三类:操作器具类、电器类和食品类。操作器具类有锅、碗、瓢、盆、盘、刀、盏等等,布局方式,宜采用重叠、竖、并排、隔间、吊起或抽屉[9]。结合预制构件,拟作如下处理:操作台毗邻的垂直墙面,装配层板,收纳碗具、部分调味料,单个层板宽500 mm,上下间隔180 mm(见图18),使碗碟、调味料随取即用,方便快捷;单侧墙体整体内凹250 mm,形成独立收纳空间,由上而下,250 mm处设计层板,上部空间收纳不常用厨具;临近操作台一侧装配150 mm×250 mm层板,收纳调味料,570 mm×250 mm层板,收纳瓶装调味料;高度1 785 mm空间,挂置常用厨具(见图19)。物品分类明确,易于寻找,作业效率提高。进门左侧,装配300 mm宽层板,用于临时放置做好的饭菜(见图20)。

3.3.4 客厅

客厅是最能体现屋主审美与文化品味的空间,所以,客厅的收纳形式以半封闭和无封闭为主。拟将客厅与卧室相隔的墙体加厚至500 mm,墙体预制,在其上内凹400 mm×300 mm×200 mm空间,收纳手办、模型等展示性物件。收纳空间以单数、偶数交替变换,呈现韵律(见图21)。同理,书柜旁内凹200 mm空间,电视墙亦内凹307 mm,用作收纳(见图22)。沙发区上置200 mm×1 780 mm层板,收纳遥控板等客厅物件,层板可翻动(见图23)。角落处下沉500 mm,收纳小孩子的玩具(见图24)。新体系作此设计,屋主审美与文化品味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儿童的玩具也可直接收纳。

3.3.5 卧室

卧室收纳,也是所有功能空间的热点,试想,繁多的衣物,若不加以整理,便会杂乱不堪。当季衣物最好的收纳方式不是叠,而是悬挂。

预制柜体,上层收纳换季的被褥、床单、衣物,中层挂衣(见图25)。500 mm厚的墙体,内凹400 mm×300 mm×200 mm空间储物,下部内凹宽度1 770 mm,收纳大量卧室用品(见图26)。一侧长桌离地900 mm,宽度450 mm,可伏案作业(见图27)。主卧拟装投影仪器,作家庭影院,幕布上收,墙体亦作收纳之用;对面1 990 mm×2 035 mm空间,为可翻动单床,翻下睡觉,翻上时在底板处可作收纳(见图28)。

3.3.6 阳台

阳台的设计初衷是晾晒衣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阳台被赋予了别的功能,比如盆栽养殖。

洗衣机区域,预制686 mm×791 mm高板,下部放置洗衣机,右侧内凹644 mm,作洗手池;上部装配790 mm×250 mm层板,放置洗衣液等用品,220 mm×220 mm半封闭空间,收纳植株(见图29)。阳台板件,外伸240 mm,内伸250 mm,收纳植株(见图30)。最后,取另一侧469 mm×1 376 mm边缘,下沉150 mm,形成独立空间,此空间收纳肥皂、搓衣板等洁具,亦可养殖水生植物(见图31)。如此一来,阳台也符合了个性化设计的需求。

做完案例模拟之后,新收纳体系给套型带来的本身的收纳投影面积为28.8 m2,占比达到30%,完全符合收纳需求(见图32)。但不否认家具的收纳作用,户主可根据需求自行购置。

4 总结与展望

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文章探索了新的收纳形式。将收纳提前到设计阶段,解决“物品-空间-人”不对应的问题;空间限定手法运用,解决原体系不偏“纳”的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了后期购置大量收纳用具的费用,新收纳体系,更便捷、更经济、更高效。新收纳体系构件的装配、具体的尺度还有待研究、有待优化;总而言之,新事物将具有更大的优势,让我们期待未来“有限空间,无限可能”的居家生活。

猜你喜欢
层板预制构件物件
拒绝智能家电,在修复老物件中修复婚姻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族库管理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纤维金属层板成形极限测试的新试样设计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旧元素,新物件
多孔层板焊接质量的高频超声检测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