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四性”支撑下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2-02-14 02:17喻家驹舒志伟冯恩慈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前沿性三力经管类

喻家驹,徐 晔,杨 聪,舒志伟,冯恩慈

(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由2009年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招生人数迅速增长,招生人数由2009年的51.1万人增加至2018年的85.8万人,其中经管类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由6万人增加至16.2万人,在十三个学科大类占比由2009年的11.8%上升至2018年的18.9%,培养规模扩张较快。伴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急剧扩张,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标志的学位论文质量不容乐观。据2018年“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年度统计报表数据表明:“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高于50%的论文超过一万篇,约占2%;其中高于70%的有五千余篇,占比1%,学位论文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分析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进而探索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水平的路径,对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策略研究虽然不少,但多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外部因素入手,鲜有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内部来探索其提升的策略。因此,本文立足于“三力”(感染力、说服力、表现力)、“四性”(逻辑性、前沿性、创新性、规范性),在众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研究中,通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以及原因剖析,探索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路径。

一、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存的问题分析

对于学位论文写作,不同学科领域写作特点存在差异,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涉及到影响机理分析、政策评价、计量模型的应用以及数据搜集等方面。通观近年来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大量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感染力、说服力、表现力方面有所欠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缺乏前沿性,论点价值不高,感染力不足

学位论文选题的成功是进行高质量论文写作的前提。选题必须紧跟学术前沿,否则论文学术价值较低,其感染力便无从谈起。虽然经管类不同细分专业的研究范畴不同,但从不同专业近年来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来看,大量研究生学位论文与过去同专业好几年前的论文选题颇具相似性,并未基于专业领域的前沿,填补专业领域的空白,而仅仅只是采用前人总结的观点,再将少许内容加以改动,实际就是“换汤不换药”。其并未拥有自身创新的核心论点,或是论点未与学科领域前沿观点进行深入比较探析,核心论点科学性不足,甚至出现观点错误。

2.实证缺乏创新性,论据贫乏不当,说服力不强

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而实证方法以及数据是论文的论据,也是论文论点的重要支撑。而经管类学位论文中数据陈旧、资料匮乏、实证方法不具备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部分论文数据老旧,搬用其他文献研究的数据,用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数据作为论文的论据支撑,其得出的政策建议,与当前社会发展态势不匹配,实践借鉴指导意义弱。此外,实证方法缺乏创新,实证计量模型选择与研究问题的适用性不高,存在盲目套用参考文献的现象,导致实证方法应用创新性不足,得出的结论牵强附会,难以令人信服。

3.行文缺乏规范性,论证逻辑混乱,表现力不够

学位论文行文的规范性和逻辑性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重要体现。经管类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语言表达不当、文体不规范、论文框架结构松散等现象。语言表达不当具体表现为:语句不畅,论点表达存在偏差,论据梳理不够详实,文字存在错字漏字,语言偏口语化、语序不当等。文体缺乏基本规范性具体表现为:存在较多语法错误,标点引用错误、图表标题格式不规范、学术用语未统一、英文摘要语法错误、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等。论证框架不足主要表现为:论文各级标题之间的逻辑性不强,联系不够紧密,大标题与小标题之间层次不够分明,导致框架结构松散无力且在论证过程中呈现“证而不论”导致论据与论点分离,“论而不辩”导致独白专断,“论证而无逻辑”的观点堆砌等表现力欠缺的现象。

二、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作为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的学位论文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提升学位论文质量迫在眉睫。为此,本文立足于“三力”“四性”从研究生、导师以及管理三个角度对影响经管类学位论文质量的原因进行探析。

1.研究生角度

(1)前沿性、感染力:对科学前沿认识不足。研究生选题未涉及前沿研究领域,选题不具感染力,一方面是由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而避重就轻,把学术问题转变为应用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常泛泛而谈导致研究对象模糊不清。

(2)创新性、说服力:实证能力及数据搜寻能力较弱。经济、管理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包含大量实证和数据研究,而学生不能自如运用所学模型,且由于实证经验不足对各个数据库较为陌生,数据搜寻缓慢。

(3)逻辑性、表现力:未重视逻辑思维训练。研究生日常学习通常重视模型学习与软件应用方面,却未重视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论文写作缺失对理论与事实的逻辑分析,从而无法以表象揭示本质、很好地阐述观点之间的联系。

(4)规范性、表现力:文学修养不足。一方面由于许多学生因忙于实习、求职等原因,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不够,论文格式有所忽视。另一方面,学生对文笔训练重视程度较低,使得论文体现不出应有的学术水平。

2.导师角度

导师作为研究生在校第一责任人,其对研究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1)导师责任意识不足。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出现了部分导师招生四个及以上博士研究生的情况,因此对每个研究生的指导时间不足。此外,还有些导师存在忙于行政事务、拉项目、校外兼职等情况,他们忽视了导师责任,影响了学生全方位发展及“三力”“四性”的培养。

(2)导师的学识、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影响。导师的前沿性学术研究视野以及自身道德榜样作用对学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及学术道德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且导师对论文的“把关”也影响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质量。

3.管理角度

(1)逻辑性和前沿性:课程设置不科学。经管类研究生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反映出领域的前沿动态,且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文笔水平及研究意识。课程设置不科学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视野,进而影响到其研究方向乃至论文选题。

(2)规范性、表现力:论文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管理制度对研究生论文质量起到监督职责,高校内部监督管理不完善,导致研究生论文准备过程由于不了解学校对毕业论文具体要求、或不清楚交稿期限等原因,导致了学术研究不够主动,造成选题不当、创新不足等问题。

(3)创新性、前沿性:科研平台限制、科研项目激励不足。高校限于办学资源较少或重视程度不足,对有限资源的统筹安排能力不足,导致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并受限于经费难以提供较高程度的整体性科研激励,未能完全激发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的热情。

三、“三力”“四性”支撑下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对策实施

近年来,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客观上促进了研究生及导师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对于经管类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优化研究生个体知识素养以及对论文质量“三力”“四性”的提升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图1 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升质量路径图

1.增强导师指导作用,提升选题的前沿性,增强学位论文感染力

(1)增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提升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导师对研究生的教导作用:第一,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设置导师组的形式加强对导师行为的约束。导师组指导委员会可定期召开相关讨论会议,以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进展追踪,并促进导师对学生指导的积极性;第二,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专门的导师指导手册明确导师和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让导师意识到自己对学生具体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可以了解到导师在哪些科研方面指导自己,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作用;第三,通过建立导师学术进修的长效机制,对导师进修增加经费资助,以此来增加导师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导师的学术水平,以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

(2)提升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提高学位论文题目的新颖性。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只有立足学科前沿,将目光聚焦在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方向上,才能不断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提升学术修养。提升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可通过高校、导师以及研究生三方面实施。第一,高校可以在经管类研究生入学后,完善相关经管类专业知识的培养课程体系,使经管类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接触学术研究前沿知识,掌握学术研究新动向和新趋势;第二,导师应根据对研究生本科专业、个人兴趣、特点的了解与把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以此来保障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第三,加强对经管类研究生科研水平培养,提高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训练研究生论文阅读和写作构思能力,以此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能力,进而选出具有前沿性的论文题目、写出具有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2.提高实证的创新性,加强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位论文说服力

(1)提高学位论文实证研究的创新性,整体提升学位论文的创新水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论文缺乏创新性,学位论文是否有创新性直接影响了整篇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位论文的创新水平。第一,通过增设经管类学科领域创新项目,加大对科研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引进具有当前时代较为前沿和创新的重大课题,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第二,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奖金,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论文写作、科研创新活动,充分调动研究生对学术研究以及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水平;第三,建立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即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开设相关学术创新课程,导师应持续关注本领域的最具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知识,以此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保障与发展空间。

(2)加强对经管类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入校时即开始筹备,最终经过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积累与提高才能最终完成的工作。基于此,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增强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第一,高校应开设侧重经管类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课程,加大对经管类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支持力度,增强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第二,高校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导师广泛参与经管类相关的学术会议,全方位提升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此来加强对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第三,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高校应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讲授水平,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提升论文的规范性,提高行文的逻辑性,增强学位论文表现力

(1)提升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制度,增强对学术论文写作、文献引证格式、学术伦理道德的规范。主要从学术论文写作、引证文献格式、学术伦理道德等三个方面来增强学术论文规范:第一,高校依据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外文文献阅读、文献资料查阅等相关课程,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教学系统;第二,充分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加强导师对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时的指导作用,即在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时,严格要求学生论文写作与文献引证格式规范,并要做到言传身教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加强研究生学术伦理道德的规范教育与宣传,即高校可以通过邀请与聘请相关专家方式,开展学术论文伦理道德内容方面的讲座,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活动,增强学校的学术伦理道德规范的氛围。

(2)完善学位论文的内在逻辑框架,提高论文语言文字表达与逻辑性。一篇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需要具有内在的逻辑框架,其逻辑的自洽包括清晰界定的概念、合理构成的篇章结构、论证有力的素材或证据,等等。鉴于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行文的逻辑性:第一,高校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逻辑审核。通过对论文开题报告的逻辑审核的加强,可以在论文写作的前期就纠正其论文写作思路、框架的逻辑问题;第二,有效落实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逻辑指导。指导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调整论文中不合逻辑的论证结构,在论文格式上纠正其中不相统一的体例序号等;第三,全方位的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逻辑素养。通过开设外文文献查阅课程培养研究生对文献资料查阅的新颖性、权威性、全面性注重意识,增加经管类学科领域的科研活动来加强对研究生论文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总之,基于对经管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存的问题原因剖析,本文从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三个角度来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沿性、逻辑性、创新性、规范性,以此来全面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基于提升策略的不断实施,进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可行性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体系。

猜你喜欢
前沿性三力经管类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论专业论文写作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解读《鲁科版化学必修一新教材》
前沿性、整体性、体系性:构筑艺术研究的新高地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音乐学的学科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