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学校“四融入四打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
——以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学校为例

2022-02-18 13:49马文耀李二亮李胜娃
今天 2022年1期
关键词:通渭通渭县红色

马文耀 李二亮 李胜娃

(1.甘肃省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学校 甘肃 定西 743314)(2.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甘肃 定西 743300)

引言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将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传统的基因代代相传,使我们的革命事业能够薪火相传,血脉传承[1]”“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3]”“要做到从孩子抓起,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更要重视情感的培养,让“红色”的血液渗透进他们的血液和心灵,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通渭,是一块红色热土,这里有红军长征留下的串串脚印,这里是《七律·长征》的首发地,这里是翰墨飘香的全国书画艺术之乡,这里经过多年的淳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氛围,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更是彪炳史册,榜罗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在靠近苏联边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正式决定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榜罗会议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个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走向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新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位于通渭县文庙街小学院内红褐色大理石贴面的《七律·长征》诗碑凌空舒展,耀眼夺目。“V”型碑体,一如临风飘举的云帆,俏立在逐级而上、方正平阔的花岗岩台基而上,巍峨庄严之中透示着轻飏灵动。诗碑正面两翼,分别镌刻着毛泽东手迹《七律·长征》和红军长征路线略图。诗文笔力雄厚,飘逸洒脱;长征路线构图简洁,清晰明畅;图文互相表征,相应生辉。两翼之间,寓意深长的五角星金光四射,将人们的思想的触须牵向辽远的历史时空,向我们诉说着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学校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探究在学校如何开展和加强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利用通渭这块红色沃土,利用县域内的红色资源,探究红色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一直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阐释和概括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一文中,朱小理、胡松和杨宇光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前所创造形成的,能被当今人们借助革命旧址、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并须加以转换,从而做到反映时代价值。[5]

谭冬发、吴小斌在《“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一文中指出: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能适应时代趋势,又能发扬爱国主义的革命活动所包含的人文和人文风景,构成了一种红色的文化。从广义上讲,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其他革命战争中所留下的宝贵的革命精神,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6]

李康平在《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展开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我国的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珍贵的、有意义的教育案例,这些充满“红色资源”的案例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精神财富。[7]

陈始发、李立娥、齐耀祖在《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历史考察》一文指出: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灵魂是革命精神与革命传统;关键点是红色文化与资源;显著特征为原生性和衍生性。[8]

周宿峰在《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认为,“红色文化”的内涵是中国革命理论、实践、经验和精神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9]

2.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杨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研究——以南梁红色文化资源为例》一文中指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区域以内、结合当地的地域经济、文化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就本文而言,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就是指通渭县红色文化资源。[10]

3.“四融入四打造”模式简述

3.1 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打造红色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学校从三大主线着手,促进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打造红色教育课堂,传承通渭红色基因。一是提取通渭县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资源融入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特色立校”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着力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作用;二是通渭县红色文化充实历史课程中的党史、军史及国史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对“榜罗重镇,红色通渭”的认知,增强通渭红色历史的历史地位和自豪感;三是将通渭红色文化融入校史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史馆,让其感悟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怀。

3.2 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参加活动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学校以通渭县红色文化作为外显文化的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开展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3.2.1 环境渲染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通过校刊校报上开辟“通渭县红色文化”专栏、制作通渭县红色文化挂历、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制作红色标语、品读红色书籍、军训、国旗下的演讲、手抄报等活动,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需要注重环境渲染,强化环境育人。

3.2.2 情感感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校从四个方面开展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参观以“榜罗会议纪念馆”“文小长征诗碑”为代表的通渭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这里重温通渭红色历史,感知通渭红色人物;二是组织学生假期开展以“通渭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去感受通渭县红色文化魅力,传承通渭红色精神;三是组织学生清明节去南屏山革命烈士陵园、义岗川四岩山烈士陵园等地参加“缅怀革命先烈”扫墓活动,体验革命烈士的伟大;四是组织学生假期开展以“红色通渭”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制作访谈报告,并集结校内发行。让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红色文化,感染红色文化。

3.2.3 “互联网+通渭县红色文化”

学校利用互联网开展通渭县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一是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刊等平台,需要开辟“一日一课”通渭县红色文化栏目,宣讲通渭县红色文化;二是学校组织师生关注“榜罗会议纪念馆”微信公众号、通渭政府网、通渭党建网与通渭红色文化书籍,了解通渭县红色文化动态。宣传中不断挖掘通渭县红色文化资源,让师生在领悟中弘扬,在传承中发扬,不忘初心,让红色基因在校园中代代相传!

3.2.4 “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将爱国之情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让“热爱中华”的种子可以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进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强信念、跟党走,弘扬时代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打造红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依托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引入通渭县红色文化,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编写以“通渭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通渭县青少年国防教育读本》《通渭县青少年思政教育读本》《通渭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等校本课程,打造多元化的红色课程体系,形成“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政治教师、历史教师与兼职教师”为一体的授课团队,每两周授课一次,学生通过通渭红色历史的长期浸染,让通渭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3.4 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书画教育,打造红色书法长廊

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学校以 “师生书画室”为平台,结合“翰墨校园”建设方案,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与校园开放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通渭县红色文化融入师生书画创作活动,评选精品书画,打造红色书法长廊,让通渭红色基因深入师生心中。

4.“四融入四打造”模式成效

4.1 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农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全方位的挖掘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有效的弥补了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不足。学校依托办公室、德育处、团委等部门,建立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领导小组,健全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各项制度,培养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学校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与校园开放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党员大会、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师生大型集会,宣传通渭县红色文化,传承通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牢记使命担当,争做“四有”好老师;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强信念、跟党走,争做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广大师生持续奋斗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2 学校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有所提高

通过实施“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农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校逐步落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各种活动方案,全面激发了广大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赢得了家长、师生、社会的广泛认可,促进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增加了学生对通渭县红色文化的知晓度;增强了学生作为通渭人的自豪感;提升了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培育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4.3 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实施“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农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总务处在楼道、办公室、教室内悬挂通渭县红色文化知识宣传栏、书画作品以及摄影作品;德育处在校园橱窗内展示学生关于通渭县红色文化的手抄报、征文作品以及手工制品;团委组织各班召开通渭县红色文化主题团会;各班精心布置教室,开辟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踏实认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4 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硬件设施有所加强

通过实施“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农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装修了一间教室,配备了电脑、投影仪、歼击机模型、航母模型等设备,悬挂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系列讲话精神、通渭县红色文化知识简介以及通渭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摄影展板,装订了关于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八一勋章以及七一勋章设计简介、授予对象与获得者简介的手册,形成了农村学校的通渭县红色文化教育展室。

结束语

通渭县红色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依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指南》等文件,可以利用“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通渭县红色文化教育,虽有不足之处,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需今后不断完善,形成系统化、创新型、可推广的模式。可以通过“四融入四打造”模式开展通渭县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传统,认知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青少年播种理想信念的种子,追寻红色记忆,让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接班人;有助于青少年在教育和实践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通渭通渭县红色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红色是什么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高铁开到家门口(节选)
发展中的通渭
红色在哪里?
诗三首(2)
追忆红色浪漫
通渭影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