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22-02-18 13:49马晓玲
今天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马晓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 甘肃 定西 744300)

高效课堂教学的建构需要教师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并预设其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正面引导作用,增加教师对课堂教学节奏和教学环节把控的能力,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把握瞬间生成的教学灵感,使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喷发闪光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建构高效课堂的同时,有效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1.课堂生成性资源概说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是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于对问题想理解,但又不能完全理解,想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却又不能表达出来的积极思维状态的时候,教师才去启发学生去理解,引导学生去表达。孔子的这种教学思想,就融涵着教师在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一直以来,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在教学理论上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对课堂临时出现的状况的有效利用,就是高效课堂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产生在教学活动设计之外的一种动态性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在课堂上原生态的表现,也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也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而产生的知识火化。这种资源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的运用,课堂用于提问的问题设计等,都是课前由教师精心安排和设定的,而动态生成性资源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创造性地产生的新现象,如师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师生教学活动的行为,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这一动态性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创生取向,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创造知识,获得综合发展的能力。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种类很多,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学生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上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学生会出现教师课前预设外的情况,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能力不够强,需要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详细讲解,这些现象都是教师在课前教案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过的。但如果教师把这课堂现象充分加以利用,并根据需要对教学设计重新设计,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则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的教学中,由于许多学生在学前由家长指导,已经规范的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认读和拼写,事先设计好的汉语拼音的教学步骤和环节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如果按照原计划教学,则是无效的重复性的教学,学生也会因此而失去学习兴趣。如何正确处理这一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现象,有效建构高效课堂,更好地助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本文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学生方面表现出来的课堂生成性资源,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行为。比如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短跑起跑蹲踞式》技术的教学练习,学生在训练开始阶段表现出的各种起跑、加速跑的技术动作错误,教师不能按照常规教学的方式,以反复练习、纠错的方式来强化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这一错误现象,并把这一课堂生成性资源转化为推进教学质量上升的资源,是本文也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2)教师方面,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犯错误,或者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故意犯一些“错误”。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词时,故意把诗词的语句顺序颠倒打乱,然后让学生评价教师背诵的正确与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为了有效落实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也会临时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足够重视。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不集中或者处于睡觉状态时,教师不要一味的加以批评,这样不但无益于课堂教学,而且还会中断教学,白白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如果教师把课堂上的这种现象加以创新利用,则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3)课堂突发事件。课堂突发事件有别于教师在课堂故意犯错和学生学习个性化差异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会偶然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突发事件似乎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没有多大的关联,有时甚至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干扰,影响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实现,但只要能正确对待这些看似与教学内容不相干的事件,就成了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突然从窗口飞进一只燕子,这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燕子吸引,如何处理这一课堂突发事件,也考量着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2.课堂生成性资源和高效课堂建构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涉及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效益等多方面内容,而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应对能力,是高效课堂建构需要的主要能力之一。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追求学生更大的自由,积极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生成性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遵循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面,也就是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生成性资源和高效课堂的建构建立了有机的关联,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个性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从课堂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用诱导和启发的方法,引领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而又活泼地主动探究教学内容,用适当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回答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提出中肯的评价,并耐心地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充分肯定,从而增加学习自信心。正面的引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被尊重,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动态过程,这也是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应用的一个方面。

课堂生成性资源与高效课堂的建构的关系,还表现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期间表现出的生成性资源,如学生对教学问题的疑问,出现教学设计没有预设的状况,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不同观点的争论,这些现象都是课堂生存性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是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挑战,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是专家型的教师,但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在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这些教学方法都是胸有成竹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要求,所以,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高效课堂结构和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应用关联的桥梁。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要求,如何把控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不可预知性和随意性,是高效课堂建构的重要因素,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课堂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而预设的教案,而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而形成的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不要简单化,要艺术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师生在最佳的情绪状态中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所以,教师是建立课堂生成性资源与高效课堂关联的纽带和桥梁,只有教师善于发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细微的变化,娴熟地应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问题,生成性资源才能助推高效课堂的构建。

3.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应用策略

分析和归纳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各种类型,了解了课堂生成性资源与高效课堂建构的关系后,那么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何合理处理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有价值的资源。

3.1 依据课堂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前所述,当小学语文教师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学前掌握了规范的汉语拼音的拼读和书写时,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在这种状况下,教师既不能随意删减教学内容,也不能仍然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活动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如果删除了这部分教学内容,就使还没有掌握汉语拼音的少数学生形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空缺,也使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规范的学生的认知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如果还按原理的教案进行教学活动,又使已经熟练掌汉语拼音规范书写和拼读的学生形成无效的重复性学习,所以教师要及时调整和合理规划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及时把讲解课转变为复习课,在教学方法上可调整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交流学习课,把学生按照学习情况分为两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已经学的相当好的学生,以老师的角色,帮助还没有掌握汉语拼音拼读和书写的学生,形成一对一的帮教帮学的学习小组,这样,教师就从课堂主角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这种一对一的帮学帮教活动不仅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建构,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情绪的带动下,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增进同学友谊,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和高效课堂建构形成有机的关联。

3.2 巧用生成性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是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和主导者,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实施,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有价值的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教师可通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突出教学的主要内容,促使学生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如前所述,在《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掌握短跑技术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学难点是:掌握起跑时的身体姿势,做到蹬地有力,快速起跑并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初学者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还需要反复练习,特别对起跑时的身体姿势、蹬地有力、快速起跑,保持身体平衡等一系列协调动作要领的掌控不准确,而且这些动作要在瞬间连贯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免会出现起跑动作不规范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因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而指责,而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通过制定一位学生模仿起跑技术动作的示范,让其他同学观察这位同学的示范动作,并对其的示范动作进行评比和讨论,然后再通过教师标准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和总结学生和教师动作示范的不同。这样,学生不仅没有因错误动作联系而受到批评,而且还在技术动作的反复纠错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教学对自己的重视,因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并在分析比较中,还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机智而又巧妙地运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通过有效的开放和利用,成为增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价值的资源,使高校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并为之增加无限生命力。

3.3 察言观色,及时转化教学节奏。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步得以实现的。教学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前设计的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环节是保障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课前预案,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知度,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度都会通过学生细微的动作和眼神传达出来。因此,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要专注于课堂教学,一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心理的细小变化。这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小变化,通过情绪化的外表展现出来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必然联系,但也是生成性资源,如果教师能根据当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及时地加以应用,则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低头不语,也不敢正视老师,就说明刚才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难度超越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或者刚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还不够清楚明了,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时候教师也不要一味指责学生,要根据需要,要么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按下暂停键,把提出的问题详细地再次解读,要么按下课堂教学环节的回车键,把刚才讲解的教学内容再重复性地讲解一遍,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查漏补缺,以便充分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按课堂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的方法,不但没有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通过调整,使教学任务落得更实,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透彻。

4.课堂生成性资源应用注意的原则

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应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课堂教学当时的实际需要,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有选择地加以应用,既要防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的变化不予关注,又要防止为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无差别的应用,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比如,学生在课堂中不专心听课,回答问题时的重大错误,教师要严肃指正出来,不要一味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而过分包容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另外,作为学科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课堂隐性资源的深度认识,精准判断生成性资源的性质,并结合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生成性资源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并服务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期间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应用价值,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建构高效课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建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