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022-02-28 06:42曾艳琴贺旭王振兴
南方论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重任年轻干部信念

曾艳琴 贺旭 王振兴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 广东广州 510699)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广大年轻干部是我们党最珍视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党的接班人,事关民族前途命运和国家长远发展,培养和选拔好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年轻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组织路线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注意培养和选拔好一支政治强、信念坚、理论好、专业强、素养高的年轻干部队伍。

把好政治关。“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把好政治关是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才的第一关,政治标准是硬杠杠,是硬约束、硬要求;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2]把好政治关就是要求年轻干部站稳人民立场,正所谓“守规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一名党的干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必须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红线和底线,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反复证明,政治上不过关的人,能力越强、级别越高,危害就越大。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政治素质的严格考核,始终坚持政治标准,把政治忠诚放在干部选拔任用的首位,着眼中央工作和发展大局,提拔和重用政治素质优秀、敢担当、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坚决将其排除在外。把好政治关,在新时代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这支队伍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所在。年轻干部只有讲政治才能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把好信念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好信念关是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才的第二关,年轻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这取决于年轻干部是否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崇高追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反腐倡廉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锤炼忠于党的政治品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献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3]年轻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没有理想和信念,或者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甚至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相反,它需要在斗争和实践中不断地磨炼。年轻干部要明白,坚定理想信念是终生的,需要不断实践。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一个有崇高理想和信念坚定的政党是坚强的、不可战胜的,能够经受住各种挫折,从胜利走向胜利;当一个干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时,他就会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好理论关。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一门必修课。毛泽东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4]把好理论关是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才的第三关,广大年轻干部要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习、真信仰中加强理想信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在整合知识和行动的同时,积极承担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政治坚定、党性坚定需以成熟的理论为基础,以理论坚定为前提。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执政使命十分繁重。年轻干部如果缺乏理论思维,就很难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也很难取得不断进步。因此,年轻干部要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经常对表对标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把好专业关。重视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5]把好专业关是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才的第四关,党的后备干部一定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6]。大多数人认为,干部的专业能力是指干部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年轻干部的专业能力,从构成上看,就是既要专,也要博,而且是以博为基础的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劳动分工日益复杂,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国际国内联系日益密切,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那种一般性、粗放式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要求。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7]落实本领高强的要求,对年轻干部工作而言,就是提升年轻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年轻干部把专业精神的养成当作首要任务。

把好素养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急切呼唤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把好素养关是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才的第五关,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无疑是重中之重。习近平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8]年轻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要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改革发展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年轻干部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批懂规划、懂创新、懂产业、懂金融、懂外贸、懂法律、懂文化的年轻干部。要加强年轻干部综合素养把关力度,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科学决策、整合创新、统筹协调等各方面能力。同时,要紧盯新知识新业态新趋势,开展法律法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哲学、科技、国防以及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等各方面知识培训,不断优化年轻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培养“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正在从事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年轻干部要勇担时代重任,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各级党组织要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真正落到实处,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好五个重要关,从而把年轻干部培养成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重任年轻干部信念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面向未来,共肩重任,砥砺前行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牛老师交付重任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信念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