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22-03-01 19:36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中学廉晓静高小棠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物生活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廉晓静 高小棠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开展知识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并且根据学生的认识进行生物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趋势下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学好生物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对学习的生物知识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探究生活化教学的策略,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

一、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生活化教学是遵循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

生物知识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改也要求,初中生物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了解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生物教学中的内容,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学生要在生活中产生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学习,把书本上的内容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2.知识点与生活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

对知识点有兴趣,学生才能坚持学习。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身边的事物都有着探索和研究的兴趣,而且前文也说到,生物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那么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很多和生物相关的内容,学生也会思考:为何会如此?比如花为什么是彩色的,叶子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在生物课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植物、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胞结构,更好地了解生物,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充满趣味的,有助于学生能够长期保持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在课堂外,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植物的养殖、食品的制作等,更好地意识到生物的价值,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开展

1.课前预习生活化,发现生活生物关系。

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预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预习好坏对于教师课堂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有经验的生物教师在知识教学时,会对学生进行预习任务的布置,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在传统的生物课堂预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文内容的反复阅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感觉到生物知识的枯燥乏味,最终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预习策略,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生活化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升学生预习的学习效果。在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知识的初步学习掌握。当教师在正式课堂教学时,学生就更容易对重难点进行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制作甜酒,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深刻的体会到真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教师给学生布置动手的预习作业,能改变传统的阅读教材的预习模式,将一板一眼的预习变成美好的食物制作,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完成课前内容的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进行甜酒制作的失败或者是成功之处,有了这样的预习体验,学生能快速地接受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2.采取生活化导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

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知识教学之前采取生活化的导入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进入到自己熟悉的学习场景中,同时对提高生物课堂的参与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课余教学时间积极搜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从生活实际入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备课与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导入时,就能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生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愿的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索学习,进行课堂知识的扎实掌握。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对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用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问题的回答。在此基础上顺势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境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向学生展示两个学生的照片,一位是身材较胖的学生,一位是同龄中体重较轻的孩子,通过两个极端图片的呈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孩子日常的饮食习惯,过于肥胖的孩子日常喜欢吃馒头、面条和大米,而体重较轻的孩子喜欢吃青菜、米饭,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学生在直观比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快速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高效率地完成教师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

3.采用生活化语言,营造愉悦课堂氛围。

生物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用生活化的语言,为生物课堂的教学创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学习的重点知识。这要求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熟练的掌握课堂教授的内容,通过将课堂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拉近学生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领略到在课堂上进行生活中生物知识探究的乐趣。当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偏离教师的引导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生活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问题的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问题的解答,才能将课堂上学习的生物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种植的植物,自己父母种植的植物在怎样的环境下会快速茁壮生长,让学生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植物生长情况的描述。同时学生还可以联系自己日常学习的成语,更加形象生动的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述。教师可以针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对学生进行对比提问,为什么品种相同的植物在不同的两个地方生长生长状态会完全不同?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对学生进行生活化语言的教学,能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4.生活化生物教学,挖掘教材生活元素。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生物教材中有意识的为学生引入了生活中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开展下去。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鲜感,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教材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时更新,用最前沿的生活素材,对学生展开知识的教学,做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生物知识和朗诵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美妙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现象的无穷魅力。生物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变得诗情画意,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例如:在教学“传染病及预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新冠肺炎的宣传和预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电视中的宣传进行叙述,在节假日到来时尽量避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出行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外出归来要洗手消毒,在生活的细节处入手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能起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还会遇到传染途径不同的疾病,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学习,避免自己在生活中由于防护不到位而出现疾病的感染,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与时俱进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三、课后学习生活化的具体开展

1.巧设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如果学生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进行巩固练习就会导致对知识掌握不扎实,通过设置生活化的作业,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漏洞的查找。培养学生生物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中,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作业,帮助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做到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且尝试运用自己学习的生物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总结了生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

例如:在教学“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究,统计自己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导致污染产生的原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不同主题的污染调查,有的学生会进行噪音污染的调查,还有的学生会进行汽车尾气产生的危害调查,各个小组学生在实际走访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查阅,互相交流学习观点,最终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交流任务之后,能充分掌握生物知识学习的关键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完成生活作业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开展生活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实践经验的课程,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更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有效缓解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压力,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入手,进行实地的走访活动,在总结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生物系统知识的构建。在课后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实践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增强学生接触生活的几率。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语言表达困难,产生体力透支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感受生活实践给自己心灵带来的放松,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自然中的生物知识。

例如:在教学“用药与急救”时,教师在教学之后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回到家庭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使用药品,并且调查家庭中亲人的用药情况,做好统计并且完成问答试卷,最终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采取这样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疾病的时候,能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用药,减轻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学生能提升自己的动手和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验与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动手。

生物教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止是在课上能看到生物知识,在课下,也有很多内容都是与生物相关的。如果在课下,遇到相应的生物知识,学生可以多看一眼,多动手做个小实验,就能够更好地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做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生物的理论和神奇的现象。学生在看到生活小实验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生物没有脱离生活,是非常实用的一门科目,继而提升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感受到生物内容的趣味,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沉浸于生物的学习,也能更加热爱生活。

例如,在学习到关于“社会行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在院子里蹲着看蚂蚁的时候,回忆一下蚂蚁中不同等级的不同分工,它们分别是什么等级,负责什么工作,我们在院子里常见的蚂蚁,是属于什么等级的蚂蚁。通过蚂蚁的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的内容。在休息日时,还可以去动物园的猴山景区,看一看猴群中不同猴子的所处位置,以及它们的动作,猜测一下哪只猴子是猴山的“首领”,它作为“首领”有什么特权?通过仔细观察,更好地了解群体生活动物的等级和特点,意识到群体生活的意义。

结语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积极探索生物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并且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物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第12话 完美生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