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2022-03-01 19:36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学王文胜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整本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学 王文胜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高考语文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考核内容,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日益体现出重要意义,不少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总结形成许多富有见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为高中生语文综合阅读能力的培育提出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巧妙引导学生融入整本书阅读学习进程,分章节有序推进阅读,帮助学生着重从文本整体的中心思想、教育意义和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又深刻的理解。下文,简要围绕实施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实践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引领学生达成深度阅读、有效阅读。

一、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渊源和内涵

1.渊源。

我国传统语文课程教材主要采取“选本”与“整本”并行的教学编排系统,整本书阅读教学早已有所渗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强调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他首次明确提倡要开展读“整本书”的教材编写设想和教学思路。同在四十年代,我国《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也曾主张:“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则更明确指出要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首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教学新概念的提出,凸显出优化指导高中生深度阅读和深入探究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新设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能坚持以整本书作为阅读教学对象,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积极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等各个模块教学中。

2.内涵。

整本书阅读就是教导学生阅读学习一整本书,是指利用一部经典课本或围绕某个核心人物为核心,结合特定学段的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培养要求,整合设计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整体阅读和研究的阅读学习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指导学生经历总体读书过程,充分发挥语文课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积极意向,是优化语文教育教学价值选择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必然选择。

优化指导语文整本书阅读是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必然选择。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任务被明确提出,能更好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指引学生融入整本书阅读和思考活动,探索、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整体阅读、思辨阅读和审美阅读等能力,从而落实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2.顺应高中语文新高考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新高考的推广和实施,从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分析中不难发现,语文高考的题目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并且,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考查内容,也开始渗透于试题中。面对新高考改革,唯有精准把握高考的方向,重视整本书阅读,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下的新变化。

3.培育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要求。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全面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能激励学生在古今中外、自然和社科等各类作品的阅读中积极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在踊跃参与整本书阅读和思考过程中领略到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最终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培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1.紧贴阅读需求,精选阅读内容。

紧密贴近高中语文阅读需求,精心选取阅读内容,是有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基础,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首先,在阅读前,教师要精心选择经典性书目。在整本书阅读选材时,教师应该以经典著作作为首要选择,尤其是那些经历了成千上百年而沉淀下来的经典文章作为首选。例如,《哈姆雷特》《道德经》等图目就经历了时代发展的悠久过程,具有极高的阅读学习和参考研究价值,是引导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极佳素材。其次,要精选多元化阅读书目。在整本书阅读前,教师还应注重选择多种多样的阅读书目,既要广泛收集选取国内外名著,又要适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哲学等方面书目内容,来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切实实现自身的阅读能力发展。再次,要精选具有层次性的阅读书目。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所选择的书目应立足于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阅读实情,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差异化阅读状况,为后续的阅读课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导读做好准备。最后,要精选富有趣味性的书目。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特别要关注高中生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推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生动有趣的阅读书目,才能持续激励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热情。

2.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创设融洽和谐的阅读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促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量,积极向上的阅读动机有利于激发、维持个体的良好阅读行为,并对阅读实践行动产生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善于借助设计悬念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适时的悬念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促使学生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导下,激起学生急切的阅读探知心理,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整体式悬念(阅读开始时期)、切入式悬念(阅读过程中)、豹尾式悬念(阅读结尾时)等形式,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整本书阅读活动。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极为重要的活动环境要素,对学生个体的阅读行为和情绪具有鲜明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宣传廊中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使得学生身处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良好的姿态参与整本书阅读行动。最后,还可以通过组建语文阅读兴趣小组,将班级中阅读兴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语文阅读小组。教师鼓励小组长带领好各个成员,合作制定整本书阅读计划,利用有效时间进行阅读、讨论、分享,在温馨的小组阅读活动中尽情共享整本书阅读的趣味。

3.优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素养。

优化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应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和利用灵活多样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不断提升阅读效果。

第一,要强化阅读前指导。针对高中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但他们的阅读思维仍处于逐步成长阶段,尤其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阅读的学习模式。面对学生的这些语文阅读现状,教师更应该加强阅读前的指导,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指导下激起良好的学习姿态,在整本书阅读中读出实效。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内容,巧妙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选择和引进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利用生动形象的影视画面来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播放影视片段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体验角色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悟人物性格,进一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前的指导,有效强化了学生参加整本书阅读的意愿和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中。

第二,要善于借助疑问引导,实现深度阅读。指导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师还要结合阅读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区,精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以问促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深入把握书目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思想和内涵,逐渐走进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并且使学生在阅读问题的指引下实现深度阅读学习。例如,在《嫁妆》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篇小说,教师适时结合阅读内容,精心设计了“问题串”:在小说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爱情感?为什么在小说中要设置将军弟弟这样一个人物角色?这一篇小说属于什么样的气质?于是,学生在这些阅读问题的引导下深入阅读和理解小说,增强了阅读效果,最终达成了既定的阅读学习目标。

第三,要深入辨析阅读,强化阅读效果。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思维能力,他们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常常乐于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和观点。所以,教师优化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还要引领学生围绕某一个阅读主题,深入开展辨析阅读,在对比、分析、探讨、交流等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和感受,收获阅读成果。例如,名著选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师结合开展《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之后,适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诸葛亮的形象特点”研讨专题,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和认识,围绕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深入探析。在探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经历了深度阅读,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名著中人物的特点和作品的内涵,而且提升了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落实了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

4.加强阅读评价,巩固阅读实效。

教师积极关注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做好阅读教学评价,有助于持续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巩固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坚持以增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提升阅读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细化阅读评价标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着重关注阅读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成果,做到客观、全面的阅读评价,保障整本书阅读的实效性,来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综合阅读素能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应该立足于阅读课实际,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情感、阅读体验、阅读思维等养成和发展,都纳入到过程性阅读评价中,进行动态的、有效的评价,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坚持实施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方式。由于整本书阅读与传统单篇语文阅读活动不同,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时,还应灵活利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既可以把过程性阅读评价与结果性阅读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前、阅读中、阅读后等不同环节中渗透实施纸质评价、测验评价、在线评价等,还可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融合学生自主评价、小组交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阅读评价方式,促使整本书阅读评价更加灵动有效,切实巩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成果。

结语

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深入推进,加强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设计更多契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多样丰富、生动有趣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成为教师创新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坚持研究学生的阅读需求,探索应用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通过精心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设计阅读环境,加强阅读指导,优化阅读评价,激励学生深入体验有趣、有效、有益的整本书阅读课堂,从而实现语文深度阅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