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乐感,打造活力课堂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2-03-01 19:36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新区孙庄初中岳菲菲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乐曲节奏情感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新区孙庄初中 岳菲菲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音乐课程也早已成为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演唱技巧的传授,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力和乐感的培养,而欣赏能力和乐感往往是学好音乐的关键。要知道在音乐中,每一个音符和旋律都蕴含着独特的含义,也代表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学生只有首先学会如何感受音乐、认识音乐、欣赏音乐,才能和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音乐想要带来的思想感情,进而逐渐掌握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获得音乐素养、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更好的优化音乐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简要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乐感培养的有效实践策略。

一、融入游戏元素,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也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中。而游戏教学是一个提升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乐感发展程度来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游戏活动,并在其中融入一些能够提升乐感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增强音乐兴趣,获得乐感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融入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乐感的提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舞蹈节奏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维吾尔族的经典舞蹈动作,比如,摇头、抖肩、旋转等,然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游戏比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最终反应最快、动作最标准、最准确的学生获得胜利,教师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们对这个音乐游戏都充满了兴趣,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活力和欢声笑语。教师正是通过舞蹈音乐游戏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趣味课堂中,并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逐渐掌握相关的音乐技巧,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乐感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逐渐获得有效培养。

二、妙用视听教学,丰富感官体验

聆听音乐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获得心灵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如果再加上画面语言,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多种感官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来设计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精彩的画面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作者演唱时的心态与情感,这时,再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乐曲的内涵,也能从中逐渐丰富自身的乐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相关的视频内容,比如,相关的电影和电视剧、科普视频等,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到作者阿炳的生平事迹,并从中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所蕴含的情感特色以及曲子的深层意境,从而更好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在观看相关影视片段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这样视觉与听觉就有机结合起来了,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教师所营造的情境中,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学生不仅能观看到作者创作时的完整心路历程,还能更好地聆听到这首曲子的曲调,进一步鉴赏这首曲子的风格和节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乐感就会获得提升,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和对音乐节奏等相关技能的掌握,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聆听各类音乐,提升鉴赏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乐感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乐感就会慢慢形成。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音调、音区等变化,来有序的为学生播放不同乐曲,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类型对比中,逐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形成更加良好的乐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念故乡》这一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较快、歌词也比较明朗的音乐,使其与所学乐曲形成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异同点的赏析,并通过对比品味与赏析,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感受到思乡、送别这类的音乐节奏一般是较为缓慢的,歌词也较为伤感,使学生逐渐明白音乐的节奏是会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的。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其他类型的音乐,比如,青歌赛中的《父亲》,可以让学生从刘和刚的演唱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深情,在音乐的感染中学生的乐感就会不知不觉的增强;再如,日本歌唱家谷村新司所演唱的歌曲《星》,可以让学生在歌曲的节奏中体会到星空的美丽,同时,温柔的歌词也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不断努力和前进。通过对多种类型音乐的聆听和赏析,体验到不同种类的音乐带来的律动和情感,学生的音乐乐感就会逐步获得有效提升。

四、加强乐理教学,促进技巧掌握

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地基,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音乐技巧的,更不用说获得乐感的提升了。在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音乐理论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技巧的传授,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唱这首歌,而不是真正的让学生体验音乐,认识音乐和感受音乐,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乐感的培养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对传统的“带唱”模式进行优化,注重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了能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从而逐渐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获得音乐技巧的提升和乐感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土耳其进行曲》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详细的讲解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意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思想,了解莫扎特特有的音乐风格,并向学生介绍莫扎特在第三乐章的创作上进行了改变的依据及方式,同时,教师也要重点向学生说明这首歌曲是改编自《大调钢琴奏鸣曲》,因此,这首歌曲蕴含了浓厚的经典土耳其军乐特点。这样在后续音乐播放教学中,学生就能在聆听时,更清晰的感受到土耳其军乐是一种怎样的风格,也能更加深入的体会到歌曲中所表达出的情感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对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们在具备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在进行情感表达时所运用的技巧”,这样一来,在思考和聆听中,就会逐渐激发学生自我的一个情感,让学生感悟到情绪变化对于歌曲创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正是通过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打下了更加扎实的音乐基础,并通过思考与赏析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与欣赏中,更好的体会到丰富的音乐情感,从而掌握相关的音乐技巧,强化乐理基础,最终实现了学生乐感的有效提升。

五、利用问题引导,感悟音乐情感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这样的课堂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乐感也就很难更好的培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来制定有效的教学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内在学习欲望,最终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问题引导教学,不仅能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的情感与内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并使学生逐渐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最终获得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瑶族舞曲》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复习一下已学的速度指标内容,然后,再播放一些音乐片段,让学生根据标记速度来分辨这首乐曲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节奏速度,然后再根据乐曲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刚才播放的音乐节奏是管弦乐曲合奏,你们能否根据所学知识,分辨一下这三个主题分别对应我们刚才所听到的哪个音乐片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三个音乐主题,并在此期间可以多次重复播放音乐片段,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纷纷调动起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回忆此前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所听乐曲,最终在自主思考下得出了相应的答案,等学生们回答完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播放音乐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主要表达了瑶族人民什么样的情感,他们又是如何通过乐曲来进行表达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回答或小组讨论回答,待学生们回答后教师再进行详细讲解。正是通过这样问题引导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在问题的指引下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自主思考中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受,使学生在价值感受中逐渐获得乐感的提升。

六、引导自主训练,提升音乐乐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段话的主要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而,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发展也绝非易事,就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喜欢的音乐是不相同的,这恰恰反映出了个体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除了认真执行规定的课程标准外,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来自主选择喜爱的音乐进行鉴赏练习,在自主训练中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以及韵律感,这种自我感悟的过程能快速提升他们的音乐乐感,最终提升音乐素养。

例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比较追逐潮流,喜欢现代流行音乐;有些学生比较文艺,喜欢一些古典音乐;还有学生则会喜欢激情大胆的摇滚音乐。当他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往往会不自觉跟着音乐节奏去哼唱,甚至身体也会跟着进行有节奏性的摆动。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对应的音乐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首音乐进行自主学习、鉴赏和演唱等。比如有学生选择的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他们在音乐鉴赏和演唱的过程中就会进一步理解并感受到乐曲所表达出的那种由渺小逐渐成长,最终战胜黑暗,走向胜利的情感力量,并真切体会到整首音乐带来的那种磅礴气势,同时多种乐器的组合演奏,也使得学生获得了听觉上的多样享受,进一步加强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的学生选择了当下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周杰伦以及王力宏的歌曲,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欢快感以及律动感,这种感受能促使学生更加自如的去演唱,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乐感。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鉴赏表现,进行合理的赞赏性评价,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通过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去自主选择音乐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喜爱的音乐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并且辅以一定的赞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在积极的音乐练习中快速提升乐感。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比如,融入游戏元素、聆听各类音乐、妙用视听结合教学、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利用问题引导亦或是进行自主练习等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逐渐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节拍等音乐技巧,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乐曲节奏情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YOUNG·节奏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