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02 01:09黎满华范恩慎
大医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普兰组间精神分裂症

黎满华,邓 东,范恩慎

(1.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教科;2.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早期干预与儿少科;3.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广东茂名 525200)

精神分裂症是以情感、认知、思维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此疾病患者多伴有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困难等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自身健康和日常生活。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部分或基本完全控制不良症状,但有20%~70%的患者后续会出现抑郁症状,导致其产生消极情绪及病耻感,严重影响预后[1]。临床统计显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自杀风险明显增加,其中20%~40%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有自杀倾向,更有10%的患者完成了自杀[2]。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来说,单纯依靠抗精神分裂药物已无法改善抑郁症状,需要进一步辅助抗抑郁治疗[3]。西酞普兰是对5-羟色胺(5-HT)转运体选择性最强的抗抑郁药物,单一作用于5-HT受体,药物间相互作用小,具有较好的抗抑郁疗效及安全性[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4±10.5)岁;精神分裂症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9±2.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8±10.9)岁;精神分裂症病程3~17年,平均病程(7.2±2.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参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中关于精神分裂症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6]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③入组前未服用过任何抗抑郁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脑部器质性疾病;②严重躯体疾病;③无法配合治疗者;④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⑤高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服用原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规格:20 mg/片),起始剂量20 mg/次,1次/d,1周后根据症状调整剂量,一般维持在20~40 mg/次,1次/d。观察组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规格:5 mg/片),起始剂量5 mg/次,1次/d,1周后根据症状调整剂量,一般维持在10~20 mg/次,1次/d,早餐后顿服。两组均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抑郁症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后的抑郁状态,该量表共17项,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严重,其中得分<7分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该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头痛、出汗、便秘、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痊愈:抑郁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HAMD评分减分率≥75%;显效:抑郁症状明显减轻,HAMD评分减分率为50%~74%;有效:抑郁症状有所改善,HAMD评分减分率为25%~49%;无效: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HAMD评分减分率不足25%[9]。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多个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各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4周、6周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观察组 44 21.54±2.42 12.79±2.36* 10.72±3.01* 9.76±3.32*对照组 44 21.67±2.38 15.37±2.09* 11.28±2.43* 10.04±2.95*F组间,P组间 11.524,< 0.05 F时间,P时间 12.339,< 0.05 F组间×时间,P组间×时间 13.547,<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项目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在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得分高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组别 例数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34.73±3.4239.96±3.87* 35.68±2.4940.43±2.67* 23.40±3.0630.15±4.53* 24.85±2.79 32.01±4.33*对照组 4434.59±3.3534.78±4.36 35.36±2.5337.21±2.84* 23.51±3.2625.07±3.68* 24.58±3.03 25.87±4.02 t值 0.194 5.894 0.598 5.480 0.163 5.774 0.435 6.893 P值 0.847 0.000 0.551 0.000 0.870 0.000 0.665 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治疗,目前精神科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已不再局限于急性期,而是强调对疾病的全程治疗。部分患者由于神经阻滞剂产生的副作用,在症状控制与认知回复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导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发病率升高,这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10]。若早期未能及时识别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将增加其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概率[11]。

本研究以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比研究盐酸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在疗效评价方面,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抑郁症状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治疗4周、6周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评价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证明,盐酸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两种治疗方案在疗效及安全性上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早期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比较明显,且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病理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发病与大脑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与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表达异常及再摄取有关,继而诱发抑郁症状,出现情绪压抑、紧张不安、持续性疲劳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1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主要的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是新一代SSRIs,对5-HT再摄取有很强抑制力[1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能直接作用于5-HT转运体的基本位点与异构位点上,且具有药物起效快的优势,因此其在患者早期抑郁症状的改善上起到良好的效果[14]。盐酸帕罗西汀的药理作用与艾司西酞普兰基本相似,但相对而言,艾司西酞普兰片的药物活性更高,同时可有效促进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与吸收,进而为25羟基维生素D3(25-HVD3)的生物合成提供营养物质原材料[15]。故在本研究中对患者早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确切,起效快,能更快地缓解抑郁症状,并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普兰组间精神分裂症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神奇的“艾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