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2-03-02 23:37邹静宜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学习者

邹静宜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形塑教育形态、交流范式的关键要素,将对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应以何种方式作用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已成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与高校教育发展新趋势

新媒体技术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1]相对于报刊、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特殊的技术形态与技术特性,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运用,正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与人交流交往及高校育人工作的面貌。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与高校教育的“泛在化”

“开放性”是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相较于利用单一媒介传播特定信息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的受众更加广泛、手段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与“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媒体教育往往能够超越传统教育组织的边界,以多样化的方式为数以亿万计的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全面开放。如基于新媒体的MOOC(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平台在上线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能够吸引600 万用户注册学习,其中的热门课程往往能够承载全球上百个国家的10-20 万学生同时注册。MOOC 平台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包括短视频课程、高频率回顾性测试、作业批改与问答系统、线上互动交流平台,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知乎、bilibili、抖音、快手等多种在线工具、视频分享站点与社交网络平台,其在教育资源与教育手段上的丰富性与开放性是传统教育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可以预见,新媒体的“开放性”将激活教育的“泛在化”发展趋势,基于新媒体的教育活动将越来越减少对特定时空场域的依赖,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计算设备均可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2]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学校”的概念将可能进一步泛化,在适当的组织、设计之下,非实体性的互联网站点、社交网络、在线工具等新媒体平台同样有可能发展为进行系统教育活动“虚拟学校”,而传统学校将转变成为学生交流和沟通的社会化场所。[3]

(二)新媒体的“分众性”与高校教育的“学习者中心化”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分众性”特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新媒体使用者能够利用其开放的资源与渠道即时获取个人感兴趣的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本身也能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分析使用者的信息偏好,对使用者进行多层次的分众处理,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这种“分众性”意味着一种“个体性”,即每个使用者都能利用新媒体获取与个体需要、兴趣、特质相关联的信息。在这一特性的影响下,新媒体教育将呈现“学习者中心化”趋势,教育模式将不再围绕教师或结构化的教育内容展开,学习者将逐渐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Terry Heick 指出21 世纪学习具有九大特征,分别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媒介驱动的学习、个性化学习、设计导向的学习、可视化的学习、数据丰富的学习、适应性学习、独立的学习和多元化的学习。[5]以新兴的“学习分析”为例,这一利用新媒体手段的教育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收集学习者在网上学习活动中交互的大量细节数据,以此分析、掌握学习者的特点,并与跟学习者有关的在线文本、课件和学习环境之间进行交互,以便建构适宜的教学法,让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学习。[6]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媒体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将有望发生重大转变,将从教学的组织者与控制者,转型为指导者与辅助者。[7]如可汗学院和LOS Altos 合作建立了学习者跟踪系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记录到系统中,教师会针对学生疑难的环节进行个别化辅导,学生也可以求助于该平台上的人工服务。系统支持学习者开展自适应学习,会推送相关习题帮助学习者基于现有水平进行学习。[8]

(三)新媒体的“超媒体性”与高校教育的“直接经验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超媒体性”日渐显露,在基于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信息不再仅仅以单一的结构化文本加以呈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都将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画面性、直观性与明确性逐渐成为信息的主要特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内容将朝向“直接经验化”发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影像、体验将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学习者从新媒体技术中获取的“直接经验”,将大大丰富和完善从结构化、系统化的文本材料中获取“间接经验”。如:基于新媒体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借助于多媒体、仿真、传感与测量等手段,它能够为学习者生成逼真的、具有强交互性的、可支持多维感官体验与控制的虚拟世界。[9]在这一环境中,学习者能够进入虚拟的教室、实验室或实训场,从直接的互动体验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习者自主地从一个学习活动转向另一个学习活动将成为趋势。[10]可以预见,随着新媒体教育的“直接经验化”,“教材”的定义将可能发生变化,基于直接经验的互动、体验与感受将成为理论化、结构化知识的重要补充。

(四)新媒体的“非线性”与高校教育的“主体间性化”

“非线性传播”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在新媒体中,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随着Web2.0 技术、社交网络等互动性新媒体的兴起,信息网络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发布者,传统媒体中单向的信息流动模式正被逐渐打破。在频繁的信息交互中,知识生产不再由少数的权威或“意见领袖”所垄断,于人际互动过程中建构的“主体间性”知识也将成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育中,“主体间性化”趋势将日趋明显,教学过程将不仅仅是信息从教师、教材向学习者的单向流动。如:MOOC 平台就广泛运用了以Blog、WIKI、Podcast为代表的Web2.0 技术,通过这些平台,学习者能够自行制作在线教室、分享学习资源与体验、交换意见看法,甚至组织线下互动等,[11]从形式多样的人际互动中获取知识。新媒体教育的“主体间性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于“教学”的刻板印象,变同质化教育为异质化教育,教学过程可能会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型”转变为相互连结的“扁平型”,产生于人际互动之中的“主体间性”知识将有望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二、新媒体教育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日渐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9.40 亿,普及率达67.0%,青少年网络普及率则为94.9%,[12]社交媒体“微信”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1 亿。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新媒体教育的逐渐成型,为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现了新的想象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新媒体的技术特性有望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新媒体教育的“泛在化”有助于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形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各类论坛、研讨会、基地参访等,形式较为简单,受众规模相对较小。随着新媒体教育的日渐兴起,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形式有望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首先,“泛在化”的新媒体教育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借助于互联网数据库、社交网络平台与新媒体技术,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向数字化与开放性方向发展,大湾区高校师生将有机会突破空间、制度与文化上的障碍,方便地获取、使用对方的教育资源,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来;其次,随着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模式的到来[13],“泛在化”的新媒体教育将促进大规模教育交流机制的形成。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教育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多年,MOOCs、SPOC 等在线教育形式已拥有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推广经验,形成了多种相对成熟、稳定的范式与机制。哈佛在线教育负责人认为,目前这场在线教育的浪潮,是印刷术发明之后,教育领域面临的最重大变革。[14]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大规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并形成机制化、规范化的交流模式。

(二)新媒体教育的“学习者中心化”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融合

受制于不同的教育发展路径与发展阶段,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学形式、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效果等往往存在差异,客观上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随着新媒体教育“学习者中心化”特性的进一步彰显,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融合将有望实现。首先,“学习者中心化”的新媒体教育将孕育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15]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新媒体教育的发展方向,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平台与大数据等新媒体手段,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开展教育方法研究、教学手段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摸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现方法与建设路径;其次,“学习者中心化”的新媒体教育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标准的全面对接。在新媒体教育技术的帮助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政育模式将向普适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标准的对接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三)新媒体教育的“直接经验化”有助于丰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体验

新媒体教育的“直接经验化”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突破地理空间、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障碍,丰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体验。首先,“直接经验化”的新媒体教育将拓展教师合作的形式与边界。鉴于教育工作与学术工作本身的特殊属性,教师之间的合作通常需要稳定的共同工作环境与长期的磨合积累,仅仅通过临时性、短期性的研讨或交流,难以达到深度的合作。新媒体技术的“超媒体性”将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政教师合作提供一个虚拟的数字化平台,教师将借助这一平台实现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合作与共同研究的形式,拓宽合作的边界;其次,“直接经验化”的新媒体教育将提升学生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现实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受制于外界环境,以及学生个人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但借助于新媒体提供的虚拟技术与“超媒体”工具,学生将能够突破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以更直观、便捷的方式体验粤港澳大湾区内外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与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四)新媒体教育的“主体间性化”有助于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

借助于新媒体教育的“主体间性化”特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将有望突破文化与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实现密切、深入、广泛的交流融合,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首先,“主体间性化”的新媒体教育将增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的深度交往。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的范围,教育内容的生产被逐渐寓于教育过程的展开之中,尤其是教育主体的互动过程之中。新媒体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将使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有机会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教育内容与教育活动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交往的深度和效率将大幅提高;其次,“主体间性化”的新媒体教育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融合。随着新媒体教育模式的影响力日渐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解与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并在深化过程中形成新的教育共同体,共同迎接来自新媒体教育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三、新媒体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方式

结合新媒体教育本身的特性与发展趋势,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丰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与形式,集中表现在以下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之中:

第一,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部分区域出现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局部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等阶段性特征,亟需强化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性与互补性。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提供的“泛在化”教育环境,可着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为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提供信息支持与资源支持。这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平台应具有海量性、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等特征,能够使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随时随地、全天候地获取或分享思政教育资源,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务。

第二,思政育人合作探索平台。随着新媒体教育的日渐崛起,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育人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学习、引进、应用新媒体教育中既有的“学习者中心化”技术手段,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有机会合力建设教育教学的合作探索平台,并在这一虚拟的“教育实验室”中共同研究、探索既具有普适意义,又体现本土特色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育人模式。

第三,湾区社情文化体验平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或技能的传授,更是在特定文化场域中开展的创造性活动。通过体验、认识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建立区域认同与国家认同,理应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重要目的。借助于虚拟现实等体现新媒体教育“直接经验化”的技术手段,可以逐渐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社情文化的体验平台。通过这一虚拟平台,教育参与者将有机会体验种类丰富的教育环境、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文化建立更为丰富、全面、立体的认识。

第四,师生深度互动交流平台。Web2.0 时代的来临与各类社交网络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的建构模式。随着新媒体教育“主体间性化”趋势的日渐显著,应在教育互动的过程中尝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的深度交流平台。与研讨会、论坛、实践基地等传统的实体性交流平台相比,这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虚拟平台将更具开放性与指向性,在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师生不仅能借助于这一平台进行一般性的沟通与互动,更能将这种沟通与互动延续到日常教育的实际过程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与组织方式,形成新的教育共同体与教育文化。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学习者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