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三维发展”路径

2022-03-02 23:37王诗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兴义外国语一流

何 碧 王诗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国家长远发展基础,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国家在2015 年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国家的双一流战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推动力量,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基于这一战略开展高校各学科各专业的发展。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国家双一流战略指导下,着力开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发展路径的实践探索。

一、借助国家战略维度影响力

国家双一流战略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其目标具有宏观性、概括性等特点,各级各类高校、专业学科可以基于国家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确定自身的目标,在发展路径上亦可把握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制度路径的特性,把握内生与外向的发展方向。[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努力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机遇,借助国家战略维度的推动力,基于自身优势,着力强化专业建设。

(一)基于国家战略开展外语教育科研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基于国家战略的指导,承担国家语委十三五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国家课题需要,以贵州为出发点,在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贵州、青海、云南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20%的省开展国家课题研究,开展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同时以课堂听课与课后访谈调查研究进行强化,以问卷(委托问卷调查与现场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三种方式,完成对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深度调查研究。并到八省区以及之外的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进行调研和课堂教学研讨,聚焦布依族、苗族、壮族、拉祜族、撒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学生英语课堂行为表现,观察2000 多节次课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500 多节次,其中布依族、撒拉族、蒙古族课例进行了三语教育实践。出版一部专著(《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有效路径探索》),发表论文23 篇,在国际会议发言6 人次,在国内会议发言43 人次,实现国家战略发展要求,成果被国家语委鉴定为“优秀”。

外国语学院同时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国家级学术机构项目3 项,并受邀组建全国中小学英语智慧教育实践的指导团队,指导全国中小学英语学科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二)基于国家战略推动出版外语学术著作与学习用书、发表学术论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基于国家战略的推动,出版高等教育教材三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均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同时出版《英语课堂观察:量表示例与观察实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教育实践路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教育的批判性维度建构》(译林出版社)、《英文名著阅读教育实践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民族师范教育研究(2017-2020卷)》(香港数字出版公司)、《如何提高读写综合能力——基于英美名篇的高中英语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等具有全国影响的多部学术著作。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为推进中小学英语学科发展,促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编写了《英语》(小学、初中)、《高中英语读本》《牛津英语话中国》《文化中国英语绘本》《小王子导读》《彼得潘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等系列图书,其中《英语》(小学三年级上下册)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一等奖,《英语》(小学一、二、四、五、六年级上下册,初中八、九年级)获得二等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在中国知网下载量累计达到5万多次,引用量超过2000 次,形成广泛的学术影响。

二、把握地方战略维度推动力

双一流战略既要求地方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也要求高校支持地方发展。地方高校纷纷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形成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与策略,合理定位,区域和学科点突破,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特色发展,强化内生发展,从学科定位与目标、学术团队、资源分配与学科评价等方面建立发展优势领域和体系,实现特色发展。[3-5]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着力把握贵州省与黔西南州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此为推动力,形成特色发展。

(一)强力开展地方一流课程与一流专业建设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论”课程获得贵州省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在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培养、课题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方面,组建卓越师资训练团队,教学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共获奖40 余项。在连续三年的民族英语论坛上贡献课例6 个。教师方面,团队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共获得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省级大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校级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教学研究方面,团队成员认真钻研业务,了解本专业教育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地方民族特色,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共立项校级以上课题5 项。教材建设方面,团队成员在建设期共出版18 本教材,如《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等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有着重大意义。教学成果方面,团队成员共获三项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建设成果突显。

在国内外辐射力层面,团队核心成员鲁子问教授自2018 年至今,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主题的大学、中小学课例展示380 节。其中一节入选全国2019 年一师一优课十佳课例,17节为全国展示课例;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开展的教师培训讲座700 多课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起到极大的指导、引领示范作用。

在教学管理方面,外国语学院狠抓教学,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辐射其他专业课程。2018 年获建的一流教学团队(中小学英语教学)带动了一流课程的建设,一流课程的创建又助力了一流专业(英语)的建设。学院加大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课堂教学范式,推进课堂革命。目前,省级一流课程“英语教学论”已顺利结题,该课程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文化融入英语教育实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基于反思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锤炼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学院根据一流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了“基础英语”等4 门校级一流课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项目组中青年专任教师都能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所有专业课程都能使用在线开放平台进行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积极践行新文科建设理念,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方面做出大胆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二)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和民族文化翻译专业

兴义是世界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山地旅游是其支柱产业,每年山地旅游大会需要大量的文本翻译和现场口译服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全力打造山地旅游翻译服务团队,不仅开设翻译专业,而且加强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博士生1 名、副教授3 名。

黔西南是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强大的民族翻译服务需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集中翻译专业团队力量,与学校民族文化研究团队合作,加强民族文化翻译专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外国语学院近五年来为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和民族文化翻译500 多万字,提供口译服务300 多个小时。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自2015 年招收本科生以来已有6 年的办学经验,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9 年6 月通过贵州省教育厅翻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 年通过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合格评估。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与黔西南州外事办积极协作,与外事办签订协议,成为“黔西南州外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在学校党政领导、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翻译专业教师为主导,全院教师积极配合,多次圆满完成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交办的重大外事活动翻译任务,特别是连续五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举办期间,翻译专业教师连续5 年被州政府抽调参与外事工作,全面负责翻译的口笔译工作,同时抽调英语学生志愿者服务大会。自始至终,外国语学院师生志愿者不畏艰辛,坚守岗位,始终用热情的态度服务外宾,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外国语学院师生的风采,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州领导和来宾的肯定,充分践行了学校“三性一型”服务地方的理念,外国语学院师生多次荣获州委州政府表彰。

在科研方面,翻译专业教师近两年来申报并成功立项省、州(厅)级课题3 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2 个,校级考试改革项目1 项,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翻译专业与经济管理学院拟合作出版《金州英语》旅游教材,稿件已经完成,目前正准备出版。

(三)努力发展具有优势的民族地区外语教育专业

黔西南州中小学英语教育底子薄、困难大,亟需提升质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发挥民族教育特色,常年开展面对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培训,承担国培项目10 多班次,并长期帮扶多所学校,与多个名师工作室建立合作,指导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近五年来为贵州省与黔西南州提供教师培训3 万多人次、600多小时,指导教师上全国展示课、地方展示课50多节次,为10 多万人次中小学生开展英语学习和名著阅读讲座与辅导。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首席国培专家鲁子问教授的指导下,连续五年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2016、2017、2018、2019、2020)”项目,致力于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为黔西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培训了优秀师资力量,获得社会好评。

“笔山论坛·民族英语研讨会”也连续多年成功举办。论坛打造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中小学英语示范课例,为全州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展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的教学方法和良好且立体的教学效果,对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着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韩国语专业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根据贵州省与黔西南州需要,建设韩国语专业,先后引进博士6人,形成独具特色的韩国语专业。

在教学科研方面,朝鲜语(韩国语)专业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关于朝鲜语教学教改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与教学技能,努力探索适用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韩语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三年来成功申报并完成州(厅)级课题1 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1 个,出版专著和教材6 部,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含3 篇核心),获第四届贵州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 项。

在课程建设方面,朝鲜语(韩国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会话、阅读、写作等课程的教改研讨,科学调整精读课程与口语、听力等课程的关系,有效促进教学。

在国际交流方面,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开设朝鲜语(韩国语)专业的院校,我校紧跟国际化特色办学的步伐,采取“2+2”“3+1”等办学模式,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前往韩国交换留学,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为今后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校已与韩国翰林大学、祥明大学、圆光大学等知名院校初步达成合作关系。未来,我校会继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力争与更多的韩国知名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培养更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在社会服务方面,本专业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翻译志愿服务活动、黔西南州外事活动、第四届西部地区欧洽会、韩国国际动漫展等大型活动。韩语专业教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综合素质、精湛的服务精神赢得各方高度赞誉。

三、建设学生发展助动力

双一流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双一流师范教育则要培养优秀教师,要坚持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方向,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师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的建设原则,确立以专门性知识为根本、专业性知识不可或缺的课程设置原则[6-8]。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作为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外语专业,需要结合西部实际,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优势与困难,开展学科建设[9]。外国语学院近五年来从国家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着力强化外语教育专业改革[10],采用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等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与专业辅导、重点突破等策略,促进学生发展,先后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5 项,课外实践3 项,取得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4 项,校级教学改革成果10项,20 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获得奖励,取得多项突破。

在学生培养方面,外国语学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学院党政领导、各科室管理人员、辅导员、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各自岗位上履行育人职责。积极开展院级党建、团学、资助、心理等工作,举办红色故事讲演大赛、“喜迎建党百年”主题演讲活动、“寻访红色记忆”微视频制作大赛、马岭易地搬迁安置区“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篮球赛、迎新晚会、欢送晚会、建设文明宿舍、创造和谐环境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关心、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成长。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考研学生的动员与辅导,成立考研教师指导团队,举行考研动员会及考研沙龙,动员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指导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对备考中出现的问题解疑答惑。近两年有一批学生考取广州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六年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较好。此外,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感受较好,对所在工作岗位较满意,能长期继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

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体现在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数量稳步增加,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立项方面。近两年来,学生在贵州省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辩论赛以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百余项。同时,学院加强对大创项目的培育和管理,近两年学生立项数目和级别创历史新高。2020 年,我院取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 项,其中获得省级项目4 项,校级项目4 项;2021 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 项, 其中获得国家级项目5 项,省级项目12 项,校级项目1 项,这是我院在此类项目立项中的重要突破。

四、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三维发展“路径

综合而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近五年来,在双一流建设战略指导下,把握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地方发展战略维度、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发展维度,形成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地方发展战略维度、学生发展维度”三维发展路径。这一路径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地方发展战略为推动,以学生发展为助动,实现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从已有的专业建设成绩来看,“三维发展”路径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有助于学生发展和学科建设,未来将继续加强建设,优化发展路径,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再添佳绩。

猜你喜欢
兴义外国语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兴义万峰林
骑行在兴义
赏花——兴义万峰林
郑州外国语学校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