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2022-03-04 23:25费维银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历史

费维银

摘要: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探究历史,拓展思维,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从历史学习的观察者转化为体验者,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念。生活化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点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以体验者的身份来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温度,触摸历史的脉搏。生活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符合高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立足生活史观,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从起点到归宿都承载着施教者的愿望。教师立足生活化历史观设计教学目标,为生活化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确立了航向。在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能够触摸历史,让历史之光照进现实。

比如,在《两次鸦片战争》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以生活化事件、有关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分析鸦片战争之前当时国际国内局势,感受“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规律。惨痛的历史教训让学生警醒,从而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了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记住了鸦片战争带来的耻辱与史实,帮助学生树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理想。

再如,在《新航路的开辟》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及历史影响”的教学目标:我们生活中常常食用的花生、马铃薯、玉米等食物,都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进种植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迅速提高,为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具有真实、实用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实际问题;并通过分析反思,提升认识,升华思想境界,使生活化的历史教育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色。

二、应用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比较抽象,缺少与之相关生活经历的学生,理解这类知识有时会比较模糊、容易混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就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知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为历史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让历史更加生动、形象,促进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历史问题,逐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时,教师首先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顺口溜: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传媒基本靠手,见面就叩首。对顺口溜中的每一句教师都精心配置了学生们熟悉的电影、电视剧的相关镜头,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你阅读教材,并自主完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表”的填写。学生们阅读完教材后,很快就投入到表格的填写中,如在交通、通信、娱乐领域中,学生在变化一览中填写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并对其影响作出了积极分析,认为这些交通工具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促进了人们的联系,发展了商品经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学生们也指出了其消极的影响,认为现代交通领域的发展,也为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创造了可乘之机……教师在指导学生填表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今天新式的通信工具有什么特点?有了新式交通工具后,人们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改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教学活动也因此顺利开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实践活动等创设生活化历史学习情境,使历史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有效融合。比如,在学习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后,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情境:同学们,在现代社会里有很多人追捧西方文化,喜欢过“圣诞节”“愚人节”之类的洋节,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外来快餐,我们本真的东西在一点一点丢失。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十大菜系吗?老师突然想,如果你们面对鲁菜和肯德基的“新奥尔良烤腿堡”会作出什么选择?你是喜欢吃川菜中的“夫妻肺片”,还是更喜欢吃麦当劳的“麦辣鸡翅”?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后写一篇反思文章,说一说对这样的社会变迁有什么感想。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下,教学实现了纵深发展的目标。

三、挖掘生活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又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生活资源为历史教学添彩,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思考历史、学习历史,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中“日军滔天罪行”内容时,教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中向井敏明与野田岩进行的杀人比赛的情景等。同时,教师还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上网查阅等方式,了解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细菌部队、“三光政策”等,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史实,来回击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华战争或对侵华战争的否认。

现实资源的融入也是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接轨,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密不可分,从而联系现实学习历史,唤醒爱国情怀,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效应用生活资源,借助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纪实照片、相关的重要新闻等,让历史教学变得丰富、生动、形象,能更便于产生震撼学生心灵的教学效果。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生活化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是视觉的盛宴,精神的大餐。以史为镜,可以明方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了一份激励。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四、密切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效果。在生活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评价,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行为等,丰富评价的形式。

如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整个教学过程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点,主动搜集相关的史料,对时事作出正确分析。为了强化学习效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6-8人为一个小组的社会调查活动。各个小组围绕国民收入、衣食住行、医疗保障、文化教育、通信手段等主题,对改革开放后身边的家庭生活和社区变化进行多方面了解,并写出了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最后教师指导将这些报告以多种形式进行了展览。这样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打破了过去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密切相连,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中探究历史,拓展思维,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得以真正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从历史学习的观察者转化为体验者,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褚万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0(23).

[2]王治琴.浅谈生活化的高中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生活化历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