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模式的设计

2022-03-04 23:25周建锋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平分线答题精准

周建锋

摘要:本节课的课前在线自测和课中在线精测,让教师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精准获得学生的预习情况,再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并且通过几何画板、竞技游戏,让信息技术辅助数学精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分层推送练习。

关键词:数据报告精准教学教学模式

一、运用数据支持教学决策

在预习微课与目标练习中,有22人认真完成预习,17人全對。角的加法视频认真观看率76%,目标通过率93%;角的平分线视频认真观看率28%,目标通过率79%。具体到每一题的答题情况,每一个人的答题情况,从答题数据来看,学生预习效果不错,但仍有一些难点需要详细讲解。

二、通过动态演示,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

1.用希沃软件中三角板操作演示:用类比线段的比较方法比较∠AOC与∠EOF的大小。同时让学生用软件中自带的量角器测量,比较角的大小。使用度量法旨在通过操作体验自动显示角度的虚拟量角器,让学生感受数与符号相结合的数形结合思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直观,提升学生智能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几何画板演示:用叠合法比较角大小。用叠合法比较两角的大小有哪几种情况呢?

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发现,通过平移叠合后,依据其中一个角的终边在另一个角的不同位置,判断两个角的大小。由特殊到一般,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准确。

三、利用克隆复制功能,使解题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例1.(课本)利用克隆复制功能提示学生思考,让学生很快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精准匹配答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实践中学生基本可以顺利完成。将抽象思维形象化以后,更易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借力信息化技术,找到数学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自主精准分析能力。

四、结合微视频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有效突破重难点

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过程以及角平分线概念的掌握与运用。

难点:角平分线的概念及相应的数量关系

类比线段的中点,射线OB有没有一种特殊的位置?若有,此时三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提示角平分线的定义,用语言描述。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具体操作中总结的,学生能对角的大小进行识别,并能理解掌握与运用角平分线概念,能用几何语言进行表述。

对这个定义进行理解时要注意角平分线特点。

经历观察、探究、具体操作,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感受数学几何图形的空间形式,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体会从几何图形角度理解问题,并提高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利用微课分段式详细讲解,融合“看、思、答”,提高学生的关注力,以及归纳总结出数学知识规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巩固提升做铺垫。

五、进行小组竞争增加数学学习趣味性,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勇气

将角的平分线概念相关知识分解成知识判断题,限制答题的时长,增加难度系数,实行小组竞争答题。这样在智能技术支持下,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准确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中发现,基础的概念题,学生偶尔也会失误答错题,可见教学中及时检测,快速分析结果,运用“学-测-评”结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准确反馈学习实情。

六、深化学习善用“色彩”,更精准地展示“角”之间的联系

例2.已知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

(1)如果∠AOB=40°,∠DOE=30°,那么∠BOD是多少度?

(2)如果∠AOE=140°,∠COD=30°,那么∠AOB是多少度?

教师进行语言描述时为了避免学生听混,可以用色彩标注,更易于学生辨认多个角的位置与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对“角的平分线”“相等的角”的准确感知。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感,教师可以让“角”带上“色彩”,从而便于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角的平分线”题型计算。

七、进行在线课堂练习检测,提升精准教学模式活力

经过前面六大步骤的教学互动,教师可选择适合学生在线测试的试题,全班作答,限时答题,查看答题数据报告,检查学生知识掌握薄弱的地方。

测试之后,教师针对答题情况精准点评,重点分析掌握人数较少的题目,课后有针对性地推送微视频与同题型练习,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模式的设计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八、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本节课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小结”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叠合、度量、观察法)。

2.角的和差关系。(用多个角的和与差的关系表示一个角)

3.角的平分线概念(数量关系)、“知一求二”计算规律。

4.运用类比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九、实行课堂作业与在线分层作业相结合,进行个性化辅导

1.课本作业:例2中第(3)题,看书本上第148页内容。2.洋葱数学课后分层习题,个性化辅导。

最后教学反思:课前运用洋葱数学布置预习题与微视频自学,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带着问题上课,有助于节省课堂阅读课本的时间。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例2中第(3)题作为课后思考,通过全班作答,分析数据报告,有利于精准决策与评价。几何画板的动态效果,帮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抽象”到“具体”地感知数学动态美与形态美。小组竞争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准确地检测出学习的效率,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了课堂活跃气氛。课后在线作业适当分层,强化薄弱点。实践证明用“九步法”进行精准教学模式的设计,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与数学教学更好地融合,提高互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文平.依托洋葱数学微课的“三学”教学模式——以“二次函数y=ax2”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

\[2\]才让草.“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06107.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平分线答题精准
角平分线巧构全等三角形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一个三角形角平分线不等式的上界估计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专题之理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