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三大奥运“网红点”中建二局与你一起见证

2022-03-04 07:05李萍
中华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训练馆二局五环

■ 李萍

承载着全世界冰雪运动健儿的热切期盼,担负着“双奥之城”北京的荣光与使命。中建二局以极致匠心打造多个冬奥建筑,今天,带大家揭开“冰之帆”“海陀塔”“冰坛”三大冬奥场馆及配套设施的神秘面纱,听听二局建设者的“打卡”语录。

打卡点一:冬奥“冰之帆”

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改建项目

“我觉得很自豪,没有辜负青春!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除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到压力山大,为了确保管线复核的快速、安全、准确,我们投入了30多名骨干人员,采用3D扫描仪测绘扫描,快速生成新图纸,耗时90天顺利完成全面核查。”

国家体育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历经中建二局两年的内、外部改造,国家体育馆主场馆增设训练馆,改、扩建面积达97836平方米,国家体育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不仅具备高品质、高舒适、高科技、可循环使用的更衣室空间,还拥有世界上最大最清晰的斗屏。

改造完成的国家体育馆从远处望去,外幕墙犹如一整块“冰砖”镶嵌装点在原有建筑中,外幕墙采用20多种规格、凹凸变化的大板块压花玻璃,模仿冰雪错落有致的逼真效果进行设计安装。形似“冰之帆”的屋面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轻盈而富于动感,已然成为一座全新的冰球圣殿。

打卡点二:冬奥“海陀塔”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标志塔项目

顶着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把这样一个艰苦的工作、高难度的工作圆满完成,这是作为一个安全人最好的生日礼物!

“如何给‘海陀塔’装上五环标志,系上六条飘带是我们最头疼的事。要在群山环绕的高海拔地区百米高空大风环境下完成异形钢结构安装,要确保的不光是建设进度,更要确保的每一名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有风时段’排查安全隐患,‘无风时段’全力赶工,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最高规格保障施工安全。”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标志塔又称为“海陀塔”,塔顶的“奥运五环”、围绕在塔身的6条“冰晶飘带”,既构成沿途的亮丽风景,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景观之一,“海陀塔”将申请奥运永久保留性建筑,呈现于全世界,成为重要的历史遗产。

本体与底座构成了奥运五环,其中,本体总重量51吨,由钢构材质进行加工,单个五环结构由两个整环及130根连接杆件构成,每个整环由5个弧形钢结构件进行拼装。表面还安装有共计7万余个白色点光源。

打卡点三:冬奥“冰坛”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

“‘冰坛’是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极其复杂的‘冰坛’幕墙的外立面设计在外表的一道道冰痕与双曲面造型下,内藏10多种幕墙系统设计,我们以3800余块玻璃、6500块铝板为‘冰坛’穿上绝美华服。”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个竣工的场馆,“冰坛”承担着我国国家队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训练、科研任务,这也注定了它自立项伊始便戴上了至高的“王冠”:从我国第一块奥运标准冰壶训练场地,到科研医疗康复用房,施工细节无不时刻匹配“世界奥林匹克”的顶级品质,设计环节无不处处以“国字号队伍”的精密需求为准绳。

作为综合型训练场馆,“冰坛”拥有2块31米×61米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冰场,采用两套单独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国内首个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制冷冰场,减少了中间换冷的程序,大大节约了冷量的损耗。两套制冷系统可以相互备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成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专业赛场,实现多功能场地的快速转换,极大地提升了场馆的使用效能。

猜你喜欢
训练馆二局五环
再现长征中的军委二局传奇
“冰坛”:磨砺技艺,孕育希望——冬运中心综合训练馆
废墟中的希望
迟到
曹祥仁在延安军委二局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五环数阵
档案破解司庆悬案
凌晨四点的科比
五环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