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真学 方得真味
——评周卫红老师执教的《溜索》

2022-03-08 01:47陈树梅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4期
关键词:马帮教者汉子

■陈树梅

2022年3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行“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网络教研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如东县实验中学周卫红老师执教阿城的小说《溜索》。笔者有幸作为评课嘉宾现场观摩,深感此课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了语文真味。

阿城的小说《溜索》,视角独特,语言凝练,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的深度,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周卫红老师执教的《溜索》一课最明显的特点是,以语言教学为线,以文体教学为本,导读入境,建构课堂。学生开阔思维,充分活动,品读语言,领悟文旨,这是朴素而有用的真学。

一、关注语言,漫溯文本深处

周老师的课堂,定位准确,很自然地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关注语言形式,注重语言训练。在课堂设计的主体环节中,无论是自由填写叠词还是独立思考批注,抑或小组合作探究,周老师都能以语言为抓手,多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咀嚼咂摸语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说的根基是语言,学小说就是学语言,学阿城的小说就是学阿城“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的语言艺术,从而感悟语言之美,进而自觉迁移到日常写作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功夫。

其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填写叠词环节。周老师用心挑选了部分带有叠词的语句,指导学生填写归类,比如,“汉子们全不说话,(纷纷)翻下马来……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教师通过“纷纷”和“慌慌”的比较,让学生感知溜索之前马帮汉子的紧张以及驮队中牛的惊慌的氛围。“隐 隐”“慢慢”“懒懒”“闷 闷”“亮 亮”“涓涓”,诸如此类的同音叠词,或舒缓,或急切,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仿佛豪侠之气扑面而来。周老师看似手段轻简,实则时时关注语言文字,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力,让学生沉醉在叠词的独特韵味中。

二、关注文体,切中教学肯綮

周老师着力点精准,紧扣单元导语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现深度学习。统编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语文素养与人文主题的“双线组元”,这对语文教学是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我们将人文主题贯彻在语文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否则就容易出现阅读教学淡化文体意识的错误做法。周老师深谙小说阅读教学的真谛,将本单元导语中的要求有效地落实于教学中,尤其是对小说文体特质极为重视。她能做到以小说的要素串联教学环节,以小说的风格关联时代风貌,可谓思路清晰,匠心独具。

周老师将人物形象分析作为小说阅读的重要任务。文本中,马帮汉子是中心人物,周老师能巧妙地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聚焦人性分析,进行合作探究,不仅用已有的学习策略进行范式赏析,而且紧扣人物的特质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活动。首领语言透露出的从容和野性,瘦小汉子溜索动作的矫健和敏捷,汉子们“一个一个小过去”的令人生畏、扣人心弦的视觉感受,充分体现了马帮汉子张扬的个性。教者舍得给予学生评说人物的时间和自由,直到理解马帮汉子的风骨,才算“过瘾”。教者注重学习方法的设计,更重视学习成果的梳理,在总结人物刻画方法时,将环境的烘托、牛马的反衬、大鹰的映衬等这些学生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强调。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是让学生对小说中的“关系”视角有全新的感知,对文学形象的塑造有充分的体认。小说中,马帮汉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即便是核心要素,也与周围的人和物密切关联。分析人物形象,若只停留于文字表层的理解和分析,是无法实现小说阅读的代入效果的。而教者依据小说特质,围绕核心要素设计活动,并从“关系”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对小说文体特征进行关注,可谓巧妙。

三、关注学法,展示学生立场

教材将阿城的《溜索》设为自读课文。自读也称“略读”。“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这是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对那些无课型区分意识而热衷于教读的教学现象的提醒。也就是说,即使是自读课文,也需要深度学习,学法指导就至关重要。再看周老师的课,自读活动、问题设计等都凝聚着巧思妙想,且重视学法指导,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特点。

自主是自读的灵魂,得法是腾飞的翅膀。教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读:整体感知,专注于词语填空,学生在填词品词的过程中窥斑见豹,探骊得珠;自主研读着力于圈画批注,学生在文字中徜徉,在有感处落笔,置身品读,独立思考;投影展示环节用个体思维的火花点燃集体智慧的热情,大家在学习、互鉴、纠偏、补缺中共生同长;在比较阅读中合作探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原文语言的洗练和马帮言语的职业性、区域性色彩;特别是针对溜索这一独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生活场景,周老师通过视频展演、道具展示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人类的超凡智慧和“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性格品质”。

值得一提的还有,教者重视作业设计,且将作业设计贯穿整个教学,从课前预习作业到课中活动作业到课后读写作业,完全贴合自主阅读的特点。课后作业采用选做形式,一写一读,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以及作业的分层性和选择性。如作业一,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群或某个人物,写出他(她)的特点。很显然,教者教语言,就练语言。这项作业就是把课堂上的零碎化、随意化的口头交流转化提升为条理化、系统化的书面表达,这是将思维与表达拔高要求,是教与练的高度契合。这样的作业在看似随意、实则讲究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总之,周老师的这节课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自主阅读的方式架构课堂——关注语言,深入文本;关注文体,切中要害;关注学法,突出主体。立足于真学,才能得语文真味,这节课是很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马帮教者汉子
马帮“驮起”脱贫路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一看就会,女汉子必备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女汉子的搞笑版春天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映像畜牧业
笑到你喷了又喷的女汉子
笑喷你的那些可爱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