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设计与实证

2022-03-10 03:57黄海燕
中国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提取

康 露,黄海燕

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承担新时代使命的根本要求,也是体育产业自我演进发展的内在遵循,更是体育产业突破现实压力的根本出路(丁正军等,2018)。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由此可见,指标体系在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初期,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暂时缺乏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相关学者提出,在新时代,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是规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进程的重要方法;切合实际地设计指数标准、及时可行地开展静动态监控,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李荣日等,2020)。基于此,本研究在高质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机理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指数模型设计—实证检验的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抽象与具体、宏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和设计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完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1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分析

1.1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1)高质量发展理论梳理。“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表述,学界尚未对其概念达成一致的共识。目前的研究角度可以归为3类: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及五大发展理念角度。师博等(2019)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概括为具有增速稳定和结构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并能产生社会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成果,最终服务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人的全面发展。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对应,此维度下的高质量发展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一级指标(史丹等,2019)。二是经济学基础理论角度。金碚(2018)从基本的经济学意义上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与此相对应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效率、动力3个一级指标(宁朝山,2020)。三是供给与需求角度。李伟(2018)提出,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与此相对应的高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供给、需求、投入产出等一级指标(朱之鑫等,2019)。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多位学者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解读。张银银(2018)提出,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产业“高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高质量、行业的高质量、结构的高质量、布局的高质量4个方面。涂人猛(2019)提出可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4个方面衡量产业是否高质量发展。纵观已有文献,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析已有一定成果,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要素有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效益提升等,这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科学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目前主要研究角度可以归为3类:一是经济发展角度。徐开娟等(2019)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实现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效率最佳化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丛湖平(2019)认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延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王晨曦等(2020)构建了包含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3个一级指标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二是宏、中、微观角度。郭晗等(2020)基于“微观供给-中观融合-宏观治理”的分析框架来理解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包含产品供给、市场主体、产业融合、创新驱动、治理体系5个维度。三是民生指向角度。王钟云等(2019)提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发挥体育健身对健康中国的支柱作用。李荣日等(2020)提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构应包括核心要素(幸福感)与系统要素(发展动力、产业主体、产业结构、产业运行、产业布局)2个部分。

总的来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仅突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动力转换等要素,而且也并未忽视产值总量的增长。因此,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宏观经济视角出发,按照理念—基础—路径—目标的逻辑顺序,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在“改革、创新、融合”三大理念的指引下(刘扶民,2019),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以产业融合等为主要手段,在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规模不断扩张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等核心路径,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产业效益、发展动力、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是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1.2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体育产业结构一般是指体育产业各种经济成分、各部门、各地区,以及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质变”,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水平的测度与判断将直接影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与实施进程(程翔等,2020)。生产效率,即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性,主要考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高生产率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产业效益,即生产活动的创造性,是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效果和利益的输出。发展动力的选择与转变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根据新发展理念,只有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才能适应体育产业发展中持续性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革。产业基础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主要包括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等方面。产业规模是指通过各种体育产业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及相互作用实现产出的增加量。由于六者分别反映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属性,其并不表现出完全一致的变动规律,因而缺少任意一个都不能刻画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劣。以上六大核心元素构成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2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2.1 构建原则

1)指标体系要多维度,并体现动态性。多维性体现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层次和发展内容的多元,可考虑从规模、结构、动力等多个维度建立涵盖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动态与静态等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时,指标体系要适应体育产业发展进程,能在创新发展中对评价指标予以不断调整和更正。

2)“量”的指标和“质”的指标并重。过去在评价体育产业发展时,体育产值总量及增速往往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忽视了“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在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时,需要改进过去以总量、速度结果为主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量”的指标,还要更加注重结构、动力和效益等“质”的指标。

3)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可衡量的硬指标,其数据可以从统计资料中获得。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指标要便于操作与管理,达到运作快、成本低、统一类比的目的。

4)考虑各地体育产业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所处的发展阶段各异,很难用决定性、单一性指标进行评价。因此,在具体衡量指标选择方面不能“一刀切”,应考虑地区差异和特色,合理地选择指标。

2.2 构建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和梳理。一是相关规划、意见等政府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分析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文献以及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属性;三是综合评价理论专业书籍,选取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方法。

2)内容分析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各省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标的,通过内容分析法预选二级指标。之所以选择各省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作为研究标的,是因为这些文件初步指明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些工作重点应在指标体系中充分被考虑和吸纳。这体现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性之一: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现存的统计资料,既可以为研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又可以成为研究本身的数据和资料来源,后者便被称为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此法所利用的是那种以频数、百分比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其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部门编撰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摘要、统计年鉴等。

4)数理统计法。采取SPSS、MATLAB R2019a软件进行词频统计、信度分析、最小均方差和变异系数计算、权重计算等。

2.3 二级指标预选

以政策文件为导向,初步选取二级指标。由于如果完全以政策文件为导向会忽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要义,还需结合对一级指标的内涵解读补充完善二级指标。

1)二级指标初步筛选。以当前省级及以上部门已经或即将出台的有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22日)为二级指标的研究标的,经筛选得到12份政策文件(表1)。

参考上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的解读,从表1政策文件中一级标题部分,以结果为导向,选择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相关的内容进行关键词(或短语)提取,并进行词频统计(表2)。

表1 国家和地区有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Table 1 National and Regional Policy Documents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表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政策文本关键词及词频分析Table 2 Policy Text Key Words and Word FrequencyAnalysis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通过内容分析法梳理二级指标关键词,删除词频排名靠后的4个关键词句,对剩余13个关键词句进行逐个检验,删除产业“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难以统计的指标,将剩余的11个关键词句进行归类,判断归类的每个二级指标的表述是否清晰、内涵是否明确、是否有相应的测度指标。为确保研究结果可信,第一作者作为主要评判员以关键词句为判别标准,对12份政策文件进行关键词句提取和频次计数,由1名体育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作为比较评判员,对12份政策文件再次进行关键词句提取,根据一致性分析来检验主评判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若2个评判员观点一致则标记为1,不一致则标记为0。若2个研究者一致性比率≥80%则认为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可接受。经计算,本研究综合一致性为97%,证明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可信,可用识别的11个归类二级指标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

2)二级指标补充完善。系统阐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核心元素,划出内涵边界,补充二级指标。第一,产业结构反映了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配置和要素分布。体育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升级,还包括区域结构协调,无论是哪方面的结构失衡都会通过体育产业系统传导到其他领域。第二,在要素既定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效率一般包括综合效率、要素效率、组织效率和增长速率。第三,产业效益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途径,根据作用的不同领域,产业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发展动力的转换是体育产业能够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在发展中注入创新活力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创新过程,将创新动力分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维度,并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二级指标。第五,良好的产业基础将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统计体系、经费投入、空间供给等基本要素。第六,产业规模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本保障,可具象为产值总量和市场主体规模。根据以上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的解读,在初步筛选出的11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经费投入、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综合效率、要素效率、组织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个二级指标,最终形成17个二级指标(表3)。

表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2.4 三级指标预选

2.4.1 三级指标选择依据

根据二级指标,从现有研究文献和政策文件中,梳理出研究者共同认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可得的、能够反映二级指标的三级指标(表3)。

2.4.2 三级指标选择说明

1)产业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包含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和区域结构协调3个二级指标。首先,根据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合理化和高级化2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是体育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强调体育产业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选取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进行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体育产业结构逐渐向集约化、高附加值、高技术等方面发展,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换的动态过程。参考王晨曦等(2020)的研究,选取体育“三新”产业增加值占比、产业结构层次系数进行衡量。其次,消费结构升级直接反映了体育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具体包括体育消费产品结构、体育消费水平结构、体育消费人口结构。选取服务型消费占体育消费比重、居民人均体育消费占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重、体育消费人群占比指标进行衡量。第三,区域结构协调一般指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的协调均衡,选取区域基尼系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人均体育产值比指标进行衡量。

2)生产效率指标。生产效率指标包括综合效率、要素效率、组织效率和增长速率4个二级指标。首先,综合效率是一个地区体育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水平。因此选取体育产业增加值率进行衡量。其次,要素效率是指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市场配置效率,使要素和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和环节。选取劳动生产率衡量要素配置效率,受现有统计数据的限制,资本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等指标暂未考虑在内。第三,组织效率是指通过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市场的资源配置更强、交易空间更大、竞争效率更高。选取体育企业收入利润率、单位产出率衡量组织效率。第四,增长速率是效率提升的关键指标,常选取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进行衡量。

3)产业效益指标。一方面,经济效益指标衡量体育产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成本耗费与产出效果的关系,反映了体育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质量等各方面的改善效应。参考戴腾辉等(2019)、赵轶龙等(2019)的研究,选取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拉动率和对税收的贡献3个指标来衡量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社会效益考察体育产业经济增长产生的社会成本和收益,选取体育产业对就业的贡献来衡量社会效益。

4)发展动力指标。创新投入通过创新的人力、财力投入情况来反映体育产业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作用和关系。创新产出通过体育类专利、体育人才培养、创新主体建设情况反映创新产出结果。依据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指数的研究,选取体育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体育产业类学科建设衡量创新投入,选取体育类专利申请量、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育市场创新活力量衡量创新产出。

5)产业基础指标。首先,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都应体现在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中。其次,统计体系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基本保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基础。选取是否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机制、是否建立体育消费数据定期发布机制和是否建立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衡量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完善程度。第三,体育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产业基础的重要指标之一,选取人均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彩票公益金进行衡量。第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供给包括针对企业的体育发展载体供给和针对人民的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两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载体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人民来说,体育场地是人们强身健体、运动锻炼的去处。分别选取国家级体育空间数量占比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进行衡量。体育产业空间可具象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形态。

6)产业规模指标。产业规模包括产值总量和市场主体规模2个部分,产值总量从宏观、整体上观察产业发展状况,说明体育产业发展的总成就,主要表现为体育产业取得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市场主体规模从微观上考察体育产业组织发展状况,选取体育企业数量、体育企业营业收入、体育企业营业利润、龙头体育企业发展规模指标进行衡量。

2.4.3 具体衡量指标筛选

在实际的综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中发挥作用的大小,一般原则是以尽量少的主要评价指标用于实际评价。但在初步建立的评价指标集合中也存在一些次要的指标,这些冗余信息将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按照某种原则进行筛选,剔除冗余信息,分清主次,合理组成评价指标集。本文采用定量指标筛选中的最小均方差法和变异系数法(郭亚军,2016),以上海市2014—2019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指标筛选。

最小均方差法的基本思想为:假设所有评价对象所对应的某一项评价指标的取值相差甚微,那么尽管这个评价指标非常重要,但对最终的评价结果来说,它所起的作用却非常微小。因此,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和计算量,可删除此评价指标。最小均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最小均方差法的基础上,应用变异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区分度分析,以使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更可靠、更精确。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将Sj<0.15且cv<0.1的评价指标删除。被剔除的指标为体育产业类学科点建设数量(Sj=0,cv=0)、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j=0.12,cv=0.09)、产业结构层次系数(Sj=0.05,cv=0.02)、区域基尼系数(Sj=0.01,cv=0.03)。因此,经筛选后最终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37个具体衡量指标构成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表3)。

3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模型设计

为实现不同评价目标,本研究设计了2种指数模型。模型1针对全国或地区层面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评价,用以明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随时间演变的动态趋势。模型2针对区域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面板数据进行评价,用以比较不同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距及排序。

3.1 模型1:针对全国或地区层面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时间序列数据的评价

1)基准值比较法。无量纲化处理前,对于逆向指标,采取如下公式处理转换成正向指标:

本文采用基准值比较法(刘明广,2016)对原始矩阵R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处理后构成标准化矩阵X。基准值比较法须先设定基期年份,具体公式为:

式中,r为基期年份数据,xj≥100。基准值比较法考虑到了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测量的连续性,可保证随着后续评价数据的增加,规范化后的数值以及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

2)纵向拉开档次法。此方法主要针对单系统纵向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问题,是一种实用操作便捷、评价过程透明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问题描述。假设已取定m项评价指标x1,x2,…,xm,且已取得在N个时刻tk(k=1,2,…,N)的指标观测值xj(tk)。这时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tk处的运行状况可由状态向量(即评价指标向量)x(tk)=(x1(tk),x2(tk),…,xm(tk))T(k=1,2…,N)刻画。

第二,建立评价函数。系统s在tk时刻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值取 yi(tk)=f(ω(tk)x(tk))(k=1,2,…,N),式中,ω(tk)=(ω1(tk),…,ωm(tk))T为tk时刻待定的权重向量。为使问题容易操作,选取线性加权综合法集结信息,即:

第三,权重计算。利用差异驱动原理来确定ωj,充分利用数据矩阵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将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因素干扰降到最低。运用MATLAB R2019a计算具体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确定组合权重向量。

第四,指数计算。运用公式(5)计算出各级指标指数。

3.2 模型2:针对区域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板数据的评价

1)功效系数法。选取功效系数法对区域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Mj′、m′j分别表示指标rij在基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c、d均为已知常数,本研究取c=60,d=40。

2)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此方法解决的是时序多指标决策问题,既在横向上体现了在时刻tk(k=1,2,…,N)于各系统之间的差异,又在纵向上体现各系统的总体分布情况。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无论对于截面数据,还是时序立体数据,其综合评价的结果均具有对比性,且没有丝毫的主观色彩,同时可操作性强、原理简单,具有明确的直观意义和几何意义。

对于时刻tk(k=1,2,…,N),取综合评价函数为:

其中,xij(tk)是指在tk期评价对象i的j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标准数据,yi(tk)表示在tk期评价对象i的综合评价值,ωj表示j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ωj的原则是在时序立体数据表上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运用MATLAB R2019a计算具体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确定组合权重向量ωj;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计算各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4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实证检验——以上海市为例

为验证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所设计指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可行性,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上海市为例,对上海市16个区2014—2019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指数测度和综合评价。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按照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从官方统计资料(《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1)》、上海市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上海市体育局年度部门决算、上海市统计年鉴等)和政府职能部门(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税务局、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获取相关指标统计数据,部分指标通过计算得出,时间跨度为2014—2019年。对于部分缺失的指标数据采用线性拟合法进行估算插补。

4.2 指数计算结果

1)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基准值比较法和纵向拉开档次法,以2014年为基期,测算出2014—2019年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及一级指标指数,根据测度结果绘制趋势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2014—2019年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平衡的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达到170.29,较2014年增长89.44%,高质量发展效果较好。根据一级指标指数的时序变化可以发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指数、产业效益指数、发展动力指数、产业基础指数、产业规模指数均在波动中逐步提升,生产动力指数、产业效益指数、产业规模指数波动幅度较大。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6个一级指标的复杂相互作用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波动演进。

图2 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和一级指标指数Figure 2.General Index and Primary Index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ports Industry

2)上海市各区(县)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根据功效系数法和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以2014年为基期,测算出上海市16个区2014—2019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名次排序(表4)。从表4可以看出,徐汇区、虹口区、浦东新区、崇明区、杨浦区发展势头强劲,属于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嘉定区、长宁区、闵行区、青浦区、静安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上海市16个区中处于中等水平,黄浦区、普陀区、宝山区、金山区、松江区、奉贤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

表4 上海市16个区2014—2019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及排名Table 4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and Ranking of Sports Industry in 16 Districts of Shanghai from 2014 to 2019

5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上海市区域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名情况基本符合上海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这说明本研究构建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发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统计数据和运转机制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的4个关键点。

5.1 精准构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精准构筑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第一步,具体表现为构建的科学性、导向性与差异性。首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具体指标的筛选是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客观构建方法,其中,运用定量指标筛选方法筛选指标是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基于文献和数据驱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更加客观,更具科学性。在指标选择方面,更加侧重结构、效率和效益指标的选取,有别于多数体育产业评价更注重数量规模的现象,目的是实现体育产业评价从量到质的转变。其次,指标体系要具备较好的导向性,即能够通过有效研判,把握产业发展态势,识别、发现、解决问题,为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较好引导和推动国家及地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指标体系要体现出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程度和体育资源禀赋不同,因此也要因地制宜,建立差异化的指标体系。

5.2 科学选择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第二步。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既要从纵向上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趋势,发现体育产业发展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在横向上实现国家各个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对比;更要能够从横纵向实现对面板数据的解读,能够连续测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不会因为新增数据而影响历史计算结果,这便要求应用指数思维进行评价方法设计,并且要熟悉综合评价理论,根据实际选取合适的、更好的评价方法。因此,组建立场客观、结构合理、运作高效的评价机构和专家团队是科学选择评价方法的关键。

5.3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体育产业动态监测机制

统计数据的采集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第三步,是对体育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收集和描述,获取可以客观反映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结构等核心指标的过程,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基本保障。然而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发现,当前的统计体系还不足以支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统计指标单一、数据公开滞后、公开内容有限、数据可比性差等问题。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统计体系大多是以体育产业增加值为核心价值量所构建的,但是仅依据增加值和总规模2个价值量指标无法反映产业的整体发展面貌。应加入其他相关价值量指标,如体育机构营业收入、体育消费等,从而形成一套以产业增加值为核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量指标体系,并增加对实物量指标的统计,如体育场馆数、体育赛事活动、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等(黄海燕等,2019a)。

5.4 建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运转机制

运转机制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是要建立保障机制。出台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政策文件,提升体育行政部门人员指标意识,确保人、财、物等基本保障条件配置到位。二是要建立灵活、高效的报送机制和监控机制。依据指标体系,建立地方体育局报送信息系统,实现指数的及时监控与调整。对重大体育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及时预警重大系统性风险,协作做好危机管理。三是要建立适时的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主体,以发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优化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提取
射击痕迹的寻找和提取
滨州市沾化冬枣核中活性多糖的提取
茶色素生物活性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现场勘查中物证的提取及应用
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学生开展DNA“细”提取的实践初探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虾蛄壳中甲壳素的提取工艺探究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