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2022-03-14 08:37路冠军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田间管理高产

路冠军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玉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玉米栽培实现高产高效,成为了现如今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进行玉米种植时,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针对玉米的品种、质量展开相关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玉米种植产量较低的问题。对此,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探究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确保玉米的整体品质,以此满足社会的相关需求。要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技术及管理模式,提高玉米的产量,进而促进国内玉米产业的发展[1]。

1 当下国内玉米种植现状

1.1 资金投入不足

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相关部门没有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地运用当下先进的技术。在现如今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工业以及城镇的新兴行业,并没有过多关注传统的农业生产,这使得在玉米种植层面上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使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层面没有得到及时完善与革新[2]。

1.2 不注重经营管理

在开展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管理模式落后,不能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以往种植玉米时,在管理方式上采用人力管理方式。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各行各业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化成为了管理方式发展的方向。

一些玉米种植户在玉米生长的过程没有采用相应的机械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注重经营管理,使当下玉米种植遇到了诸多问题[3]。

1.3 玉米的整体品质不高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够有效保证品种质量。玉米的品种质量相对较低,使玉米种植不能实现高产。玉米的品种质量不高,通常情况下是在种植过程当中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使玉米出现颗粒不饱满、玉米苗死亡等现象[4]。对此,要想在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实现高产高效,就要保障玉米品种的整体质量。

2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相关探究

2.1 土地准备

在进行玉米种植之前,要开展相应的土地准备工作,这是实现玉米种植高产高效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土地肥力相对较低,会对玉米后期的长势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在种植玉米时不关注土地肥力,会导致在种植玉米的过程当中出现由于土地肥力不足,严重影响玉米长势的情况。除此之外,不同季节播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春季进行耕种的,要在收获玉米时适当处理玉米秸秆,为后续秋耕做好准备工作。如果选择夏季播种,随播随种即可,这样使土壤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变化[5]。

完成播种工作之后,要对所种植的区域进行施肥,在对土壤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有效探究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在施肥前做好科学、合理的预案。除此之外,要根据玉米的品种以及肥料的种类针对性施肥。在施肥时,主要选择有机肥、磷钾肥以及微肥等。通常情况下,将家用肥、复合肥、锌肥均匀混合搅拌,然后开展相应的施肥工作即可。

2.2 选择良种

在进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过程当中,选取良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对于玉米的种植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要想提高玉米种植过程当中的品质和产量,就要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因此在进行玉米种子选择的过程当中,要选择成活率较高、具有一定适应能力并且抗病虫害的玉米种子,这样在后期生长过程当中就能够使玉米免受病虫害侵袭,进而在保证玉米品种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种植户选择的种子较为普通,应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从实际情况来看,要先将玉米种子放到阳光下翻晒3 d 左右,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之后要将玉米种子放在药水中浸泡,能够让玉米种子具有一定的抗病虫性,提高其在种植过程中的成活率。在挑选玉米种子的过程当中,要先对玉米种子的抗病虫性进行测试,选择具有抗病虫性的玉米品种。在进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过程当中,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是一项重要工作[6]。

2.3 播种

在选择好优质的玉米种子后就要开展播种工作,在播种前一定要了解相应的注意事项。要计算好播种时间,在播种玉米的过程中要详细了解玉米种子的生长温度,明确播种时间。在春天开展玉米的播种工作时,要在前一年完成作物收获之后开展相应的整地工作,并且确保在整地时深耕大约30 cm,这样在冬季会使土壤被覆盖的积雪充分滋润,确保在春季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当中土壤具有一定的松软度。还要满足地表温度达到10 ℃以上,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玉米种子,使玉米种子生长有充足的热量和光照。如果选择夏季播种玉米,要在5 月末至6 月中旬进行。在开展玉米播种的过程当中,要深入探究季节变化,不仅要规划好播种时间,还要在播种过程当中计算好玉米的播种量。玉米的播种量在后期能够对玉米的长势造成严重影响。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要确保玉米种子之间的疏密程度,种子与种子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能够出现过密或过松的现象,这样才能够便于后期种子健康生长。除此之外,在播种过程中还要开展相应的除草工作。玉米种子的生长温度和湿度有助于杂草生长,因此杂草会对播种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在进行玉米播种的过程中,要采用化学方式开展相应的除草工作,将化学试剂均匀地喷洒在种植区域内,或者可以采用人工拔草的方式。总之,在播种时不仅要详细规划好播种时间,还要详细计算播种过程中的播种量,开展相应的除草工作,给玉米营造优良、合适的生长环境。

2.4 田间管理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要注重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从当下来看,在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相应的玉米生长条件,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玉米种植的管理模式。在玉米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采用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模式进行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玉米整体品质,同时提高玉米的产量[7]。

2.4.1 施肥与灌溉

在玉米进行播种前后都要开展相应的施肥工作。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早施、少施、偏施”原则,要根据玉米的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施肥工作,例如春季对玉米进行施肥要在播种后1 个月左右进行。除此之外,在完成施肥工作之后还要对所播种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灌溉,这样才能够满足玉米种子在后期生长过程当中的水分需求。

要想在玉米播种后提高出芽率,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玉米生长的过程当中不能过度灌溉。要针对玉米的不同时期合理分配水量,避免玉米出现旱涝现象。拔节期和灌浆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要加强灌溉工作,要让种植区域内的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当玉米抽穗开花时,依旧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避免出现干旱现象;当玉米生长到拔节期至蜡熟期,如果土壤中的水含量低于70%,需要及时补水。

与此同时,气候和环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如果在玉米生长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暴雨或接连下雨的天气,会导致种植区域内部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严重时甚至会使种植区域出现积水现象,需要开展排水工作,有效避免由于雨季导致玉米种植区域出现洪涝灾害的现象。

2.4.2 前期的管理工作

在完成玉米种子的播种工作之后,要开展相应的田间管理工作。在开展玉米田间管理工作的前期,主要是探究玉米种子根、茎、叶的生长情况,并进行有效管理。要在田间管理工作的前期确保出苗期内种子根部能够正常生长。一旦出现种子死亡的现象,要立即开展相应的放苗和补苗工作。在此期间,要定期对玉米种子的生长情况展开针对性检查。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降水、温度、光照等不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玉米苗生长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了缺苗和少苗现象。为了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应该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当中开展相应的检苗和补苗工作。要分析和调查玉米幼苗叶片的实际生长情况,保证玉米苗移植时连带泥块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玉米苗的存活率,提高补苗工作效率。在补苗工作完成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浇水,避免由于玉米幼苗缺乏水分而死亡。补苗工作通常是在玉米幼苗相对较小的阶段开展。玉米幼苗的根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开展相应的移植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确保根系完整,进而有效降低移植后幼苗的死亡率[8]。

2.4.3 中期的管理工作

当玉米种子生长一段时间后,玉米的叶面开始逐渐增大,特别是玉米的中、上部叶片,并且在玉米完成拔节后茎节之间会快速增长,要确保玉米的茎秆粗壮、笔直。在田间管理中期,应注重玉米病虫害防治。当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口时期,要针对玉米壮秆开展相关的施肥工作。在肥料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维他灵2 号来保证玉米的整体长势。

为了确保玉米苗的种植距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采用相应的间苗管理技术。当玉米幼苗生长出3 个叶片左右时,可以开展相应的间苗工作。当生长出5 个叶片时,可以进行定苗工作。在开展间苗和定苗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剔除种植区域中患有病害的玉米幼苗,保留叶片颜色相对较好的玉米幼苗,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不仅如此,还要注意玉米幼苗生长过程当中较大的幼苗。为了提高定苗效率,避免由于玉米苗长势过大而出现后期倒伏的现象,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4.4 后期的管理工作

在完成玉米播种后,田间管理工作后期的重点主要是提高玉米粒的整体重量,避免玉米种子出现早衰以及受到病虫害侵袭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加强对玉米叶的保护工作,这样有利于玉米叶有效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延长光照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玉米粒更加饱满、充实。如果在田间管理的后期玉米出现叶黄现象,应多施入肥料[9]。

2.4.5 收获

当玉米的叶片开始变黄,玉米粒开始变硬并且表面富有光泽时,可以开展相应的收获工作。有效提升玉米产量是现阶段相关种植户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使用玉米机械化技术,可以使摘穗、剥皮、脱粒等作业在一套完整的流程下完成。使用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后期节约时间,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降低相关种植户的劳动强度。使用机械化技术完成收获工作之后,要及时晾晒收获的玉米,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在后期由于潮湿的环境和气候使玉米受潮、导致玉米粒出现发霉的情况。在晾晒的同时要及时检测玉米当中的水分,水分<15%时可以进行储存或者销售。当完成玉米的收割之后,留下来的玉米秸秆可以用作肥料,并且在此期间还要开展玉米残膜的回收工作。

3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意义

3.1 有助于玉米实现增产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整体产量。

在种植玉米时要转变以往传统的种植模式,通过借鉴现如今国外优秀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在对玉米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注重玉米品种的选择,这样能够在后期减少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而保障玉米的整体品质,给相关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10]。

3.2 有助于提升玉米品质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要在种植玉米前详细挑选种植区域的土壤,保障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肥力。选择事先挑选好的优良品种,能够避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过多劣质的种子。在开展玉米栽培工作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保证玉米品质的同时,促进玉米种植行业可持续发展[11-12]。

4 结束语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有时会由于玉米的品种以及田间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玉米的产量相对较低。对此,在玉米栽培与种植过程中,要先详细筛选土地,挑选优良的种子,在种植期间加强施肥和灌溉工作,还要注重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玉米种植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性工作,相关种植户要具备一定的玉米种植知识,采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我国农业经济实现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田间管理高产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无花果田间管理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