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与思考
——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2022-03-16 15:33李向兵张倩倩何涛涛张利军赵玉祥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育人思政

李向兵 ,张倩倩,何涛涛,张利军,赵玉祥

(天水师范学院 物理系,甘肃 天水 74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表多次重要的讲话,指引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牢牢把握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遵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科技与产业等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环境下,意识形态工作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有效推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天然的课程思政建设平台。大学物理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运动、相互作用等基本规律的课程,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实践性突出,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物理课程为所有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承担讲授的教师人数多,修学的学生数量占比大。因此,进行师范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对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

1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扑面而来的课程思政建设浪潮中,大学物理课程具有独特的课程思政优势,课程内容涵盖广,更有利于思政育人的实施,但是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4-6]。

1.1 对课程思政的本质理解不准确

部分教师混淆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还停留在“课程思政”就是“思政课程”的错误观念当中,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政专业及课程的任务。片面的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课堂中介绍国家政策文件等,无法与理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觉着很难把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课程讲授过程中做实。因此,对课程思政的本质理解不准确是造成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对课程思政在新时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理解不深入,不能深刻理解所有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无法兼顾育才和育人双重任务,重知识的传播,轻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其本质是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站位不高,没能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推进课程思政。

1.3 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不足

由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很多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敷衍等现象,生搬硬套,只是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简单的混合、相加,不能多方位和多维度的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导致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不高、融入度不好,教师也不知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怎样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1.4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完善

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院校各级课程思政的激励和评价办法不健全,只靠口头引导催促很难见效果,更难出成果。思政建设不能光停留着在一些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上,没能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导致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缓慢,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得不到保障,课程思政的教育动力不足,没有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在评价机制体制方面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2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2.1 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站位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要牢牢把握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所有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论述。

2.2 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内涵

课程思政建设核心是课程建设,离开课程知识体系谈课程思政就是空谈,课程思政就是基于课程实现育人。坚持课程主体框架、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梳理需要给学生传授的课程的“魂”,即十年、二十年后仍然能影响学生的课程内涵。讲好课程,建好课程,弘扬正能量,坚持党的领导,树立爱国情怀,达到润物无声的育才和育人相统一。

2.3 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准确把握党中央指示精神。大学物理是课程思政天然平台,研究自然学科的物理学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手,做到将德育内容体系和课程知识体系混合、融合、最后到化合。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宏观目标是培育政治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健全公民人格,做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在宏观目标的引领下,分微观目标,从融入党的历史、党和国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军事力量、国际理解、中华文化、革命精神、改革创新历史、生命与价值、法制观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价值引领中完成各微观目标,逐步实现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总体宏观目标。

2.4 掌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

首先是高质量的课程研究。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基于课程实现育人,高质量的的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是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核心和基石。物理学有科学之父之称,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大学物理涵盖力、热、光、电、磁等理论体系,物理理论支撑着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存在、发展、运动等客观规律。大学物理课程知识讲授过程中,具有全面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课程内容体系梳理。以问题为导向,梳理需要给学生传授的课程内涵,服务育人目标。比如,中学阶段花了很大功夫学习物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有什么区别?物理的知识构架是什么、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如何从实际客观事实问题进行物理建模、继而进行求解?学习物理对经济学问题有什么帮助?国家科技创新需求中有物理理论吗?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课程讲授的全过程,注重思考性的传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价值引导融入育才育人全过程。

最后是加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对扑面而来的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教师是这场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客观而言课程思政建设绝对不是一蹴而就,决不能当一个短期,任务完成,而是需要长时间打磨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等。同样,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长时间不断的成长,组织研究开发专题培训课程体系、编制教材、扎实开展职业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育人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5 充分挖掘大学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体系丰富,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可挖掘。如讲解质点模型建立时,可以拓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不断成长,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解守恒定律时,可以拓展珍惜时间,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大学生应该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讲解热运动的无序性与统计规律性时,可以拓展价值观的培养,独木不成林,个人服从集体,团结友善。讲解牛顿定理时,可以拓展社会制度,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取得的显著成果,党和国家自始至终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遵旨,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整理所有思政元素,经过教学团队不断打磨,充分论证,建立优质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元素库。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期,思政元素不断迭代更新,不断的优化,更好的为思政育人提供优质的素材。课程思政要从“思”字上面做文章,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之间不是简单加法而是方法,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融合及化合,要把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课程思政永远在路上,需要团队持续不断的研究课程内容体系、思政育人方法,才能更好的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物理知识全面成长。

2.6 健全完善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

德育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激励计划,鼓励广大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推出示范团队、精品课程、优秀教案,使得课程思政的成果得到真实的反馈和评价。

3 结语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本科生必修的公共课,修学学生人数多、内容丰富,是自然科学的带头课程,具备天然的思政育人优势。本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状况探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站位、内涵、目标、方案、思政元素、管理机制等举措,推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在课程研究和思政教育同向并进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数学语言精准性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