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2022-03-18 10:21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北潭小学李云东尤凤新于凤霞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习惯班级

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北潭小学 李云东 尤凤新 于凤霞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它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上,更在于养成良好习惯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由内而外地表现在思想、行为、气质等各个方面,最重要的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将习惯培养确定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旨在规范认知、强化行为、践行理念,倾心于孩子的今天,着眼于孩子的明天。

一、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内容的分类及界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以普遍性、简单化、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顺应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一些基本的常规要求中寻找具体的关注点,从立品明德、努力学习、文明守纪、身心健康、综合实践五个维度24个方面按高、低年级分别进行内容界定,制定了“北潭小学学生必备的24个好习惯”。

维度 项目内容(一)立品明德1 尊敬国旗,会唱国歌。2 尊重师长,孝顺父母。3 诚实守信,态度端正。4 勤俭节约,不攀比。(二)努力学习5 做好课前准备。6 自主学习。7 爱惜学习用品。8 专注听讲,积极互动。9 认真完成作业。10 书写做到“三个一”。11 坚持朗读、阅读。12 学有所成。(三)文明守纪13 团结友爱,礼貌待人。14 爱护公物,保持卫生。15 自觉礼让,安静有序。16 集体活动,快、静、齐。17 锻炼身体,强健体魄。18 修习艺术,陶冶情操。19 绿色上网有节制。20 心理健康情绪好。21 讲究个人卫生。22 安全自护。(五)综合实践 23 热爱劳动。24 乐于社会实践。(四)身心健康

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过程

1.四环八步。

良好习惯培养之所以常喊常抓却收效甚微,关键在于习惯培养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差,教师和家长关注小学生习惯培养大多局限在于口头要求上,而忽略了小学生需要具体认知和缺少针对性的训练。我们总结习惯培养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归纳出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四环八步”教育模式。“四环八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与家长习惯培养实践时,关注学生具体认知、训练过程、自我反思,注重习惯培养跟踪记录的使用,将习惯培养转变为培养学生心志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让学生从“培养习惯”提升为“养成习惯”,它注重构建愉快、高效的养成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训练”起来,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收获。

“四环八步”教育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与发展规律,从小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出发,让学生立品明德、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学习、生活等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启发、激励下养成自主、自律、自省的好习惯。

(1)明确认知,设定目标。

①认知,一定要具体。从文本的角度,进行认知与理解,识记于心,外显于行。呈现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情境创设、微视频等。

认知一定要具体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告诉孩子,具体什么是认真听讲。也许我们会认为认真听讲还用讲吗?学生都应该知道啊!所以,我们在课堂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总喊认真听讲,不要说话,不要左顾右看,不要走神……在这里,我们强调一定要用发展的理念做具体化的要求。认真听讲——我们对学生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明确要求他们要做到:坐姿端正,挺胸抬头,双脚平放在地上,做到“三个一”,眼睛看着老师或者黑板,老师到哪目光跟随到哪,耳朵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嘴需要回答问题或发言时声音洪亮的讲话(不需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桌上。对低年级学生还要进一步明确:只要是讲课时,眼睛不看老师或者黑板就是走神了,没有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就是走神了,手玩东西、嘴咬红领巾等等就是没有认真听讲。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这些具体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地强化认知,入脑入心,养成好习惯,不然他们“不会听课”,我们的课堂效率会降低。

②共同设定养成目标,大目标或多目标进行分解,制定阶段目标和总目标以达到预期,树立和培养动机,激发兴趣和意志。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爱德温·洛克(Edwin A.Locke)的“目标设定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具体明确的行为目的和结果能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老师和学生共同设定习惯养成目标,能够有效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学生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训练效果与持久性,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后,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和培养良好的动机和意志。

(2)刻意训练,有效督导。

①刻意训练要有具体的方式、方法,包括规范的行为标准或要求,训练的时间或次数,以及跟踪记录等。通过指导学生自主训练,让学生感知、感悟习惯培养,体验进步的快乐,获得成功感。

②适时地进行监督和指导,有频次,有发现的问题,有指导和改进的方法,有跟踪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还要有再次督导的痕迹)。

培养实践证明,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于说教,而在于有效地训练,只有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才能使学生形成最终的良好习惯。这里的训练,不同于我们理解的机械性重复,是有目的有思想的训练,是专注于一项技能提高的训练。而且,老师作为学生的训练导师,监督与指导,帮助学生分析、矫正一些训练时发现的问题,尤为重要。我们倡议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良好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人人都做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实践者。我们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简化养成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繁琐性,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系统平台实现手机、电脑管理数据的时时同步、家校同步,并自动生成日常报表,形成学生完整的数据档案。

(3)激励鞭策,反思矫正。

①实时、适时、阶段、周期性地进行激励鞭策——激励为主,鞭策为辅。用发展的理念和眼光对待学生的习惯培养,把“小红花”和“班级优化大师”(班级优化大师是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应用)变成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再配合物质(文具等)和精神奖励(胸卡、奖牌等)达到对学生的更大激励,让学生产生获得感和满足感,从而再次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动机。

②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的数据和日常训练表现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成长,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修正和改进的方式、方法和心境,体会习惯养成的快乐,树立养成良好习惯的意志和信心。

以激励表扬为主,适当鞭策促进,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数据和学生具体表现,对学生的训练项目进行细致反思,分析成因,反馈总结,进行策略调整和跟踪矫正。教师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生成的数据报表,定期对学生进行矫正指导,让学生以己为镜,反思自己养成了哪些坏的习惯,然后严于律己,改掉这些坏习惯。

(4)自主自律,巩固养成。

①引导学生自主、自律坚持习惯训练(30-90天),及时进行跟踪记录(体现刻意训练、适时督导、激励鞭策、反思矫正的过程)。

②达到训练周期,巩固养成稳固的习惯。查阅“班级优化大师”数据报表(或跟踪记录),对学生稳固的习惯进行“有仪式感”的表扬和激励。

升华学生动机,树立信心,培养自主意识、自律意识,继续巩固训练内容,达到训练周期,稳固习惯养成。同时,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只是帮助我或指导我养成了好习惯,而养成好习惯的根本在于自己,让学生体验点滴的进步,收获成功的快乐,把“养成好习惯”变成学生发自内心完善习惯素养的追求。

2.五个途径。

(1)“班队校本”认知培养,“课堂教学”巩固养成。

我们以“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发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校本课程,并积极探索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架构,构建了“北潭小学一五五”课堂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环境熏陶、学习渗透、活动明理、游戏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认知——以班队课、校本课程为主阵地,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橱窗”、“班级板报”等为信息窗口,向学生宣传、解读良好习惯培养的内容。

(2)加强德育管理,抓实“好习惯”班级量化评比。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一直保持有极高的发生率,因该症将对患者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因该症诱发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在对临床各方面治疗方案进行完善的同时,更需要对护理工作持续进行优化。落实针刺疗法,耳穴埋籽,穴位按摩,刮痧,中药泡脚等中医护理措施,从中医角度结合患者具体诱发因素展开护理干预已经逐步在临床得到推行。

我们以学生必备的24个好习惯为蓝本,进一步精炼重点,筛选出学生亟待培养又便于操作的习惯,分条列项,以点带面,构建“班级优化大师”管理数据模板,从认真学习、遵守纪律、文明礼仪、安全自护、大课间活动及环境卫生等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班级量化评比。

(3)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检查、督导到位,激励、矫正相结合。

我们努力完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生干部和德育处双项活动平行管理,实行日检查、日通报、周评比、月奖励的检查评比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调动了班主任和班干部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养成教育管理的自主化,进一步保障了良好习惯培养的实效性。

(4)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我们积极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评比活动,精心设计、定制“好习惯标兵”奖章,及时对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树立榜样,分层逐级颁发学校定制的好习惯标兵胸卡、奖牌和水晶奖杯,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激励学生,以活动促养成。

(5)家校共育。我们印发了《学生成长记录册》,并积极向家长推行使用“班级优化大师”家长客户端随时了解孩子日常表现,与家长合力攻坚,家校共育。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发自内心完善习惯素养的追求,是孩子认知理解、自我感悟、行为实践、反思自律的修身过程,不是单靠教师说教就能完成和实现的,更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其实,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自主自律自省的好习惯。

三、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显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2017年,我校案例《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荣获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2.2018年,我校在“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中进行主题为《信息化助力养成教育,为学生发展奠基》的现场展示交流。

3.2019年,我校被确定区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基地校,2021年,我校被确定为区级德育工作研究基地。

4.市级德育课题“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教育学会课题“运用小组工作介入提升农村小学生专注力的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区级课题“农村小学信息化养成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良好习惯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与研究”已经结题。

5.《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提升小学生专注力的策略研究》均被认定为市级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成果。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坐标,是他们奠定精彩人生的根基,是他们成就未来的基石,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良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方法和耐心。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态度,配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定会收获良好的习惯”,学生也定受益一生。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习惯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上课好习惯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