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三部曲——以幼儿园小班“土豆自然角”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

2022-03-18 04:58任秀颖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诺诺水培土豆

任秀颖

家园合力三部曲——以幼儿园小班“土豆自然角”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

任秀颖

(杭州市余杭区苕溪幼儿园,浙江杭州310000)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快乐找朋友、快乐大发现、快乐齐分享”的家园合力三部曲,以土豆为载体,通过家园合作共创自然角,家园同步观察土豆的生长变化,培养小班幼儿自主观察的兴趣。

家园合力;小班;自然角;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为此,笔者以土豆为载体激发小班幼儿探究兴趣的设计,通过家园同步合作共同创设自然角,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录、梳理土豆的生长变化,培养小班幼儿自主观察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自主观察自然角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快乐找朋友

(一)家长动员会

通过班级微信群开展“家长动员会”,请家长跟孩子共同商量并献计献策。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些蔬菜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种植。笔者抓住契机,引发大家继续讨论。笔者在晨间谈话时,引导班里的孩子说一说“哪些蔬菜既可以吃又可以种?”希希说:“妈妈跟我说,大蒜可以吃也可以种。”阳阳说:“爸爸跟我一起上网查过资料,土豆可以吃也可以种,奶奶还说土豆可以种在泥土里呢。”糖糖说:“对了,吃不完的土豆可以种在阳台的花盆里,可以用来做菜。”丽丽说:“这个办法不错!”“小朋友们,糖糖说土豆可以种植呢,班级自然角的种植区还是空的,我们可以把土豆种在自然角。”笔者说。大家听笔者这么一说,都非常赞同,都要从家里带土豆来班里种植。跳跳说:“老师,除了土豆还有洋葱也可以种。”笔者说:“那到底种植什么呢?”家长和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想种植土豆,有的说想种植红薯,还有的说想种植洋葱等等,为了得到大家的同意,笔者利用亲子投票的方式选出准备种植的蔬菜种类,结果是选“土豆”的最多。笔者在微信群中请选土豆的个别家长说一说为什么选择土豆?并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在微信群告知各位家长,在微信群里大家围绕土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投票结果和选择种植土豆的理由。实践中,笔者把握时机,把家长和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展开讨论,激发了家长和孩子一起种植的欲望。

(二)亲子大搜索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种植土豆的活动中,笔者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了解土豆的生长特点和土豆的用途。如,提议亲子合作一起收集土豆的秘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翻阅图书,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菜场购买土豆,观察土豆的形状、颜色,还可以把土豆做成好吃的等等。从而实现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调动幼儿种植土豆的愿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上网搜索了土豆的相关资料,知道土豆的颜色外形特征;了解了土豆不仅可以水培还可以土培;土豆的营养价值,吃土豆对身体也有好处呢!有的家长通过微信平台,找到了用土豆制作各种美食的方法等等。了解了这么多土豆的秘密,孩子们对土豆充满了喜爱之情,发现土豆全身都是宝。在兴趣的驱使下,家长又带着孩子们去菜场选购土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削土豆皮、洗土豆、切土豆,发现切土豆的时候会有淀粉出现,特别用水泡过以后。有的孩子调皮地说:“土豆好奇怪,有白粉出来。”还有的说:“怪不得土豆这么好吃,原来它里面有丰富的营养。”最后,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土豆的味道,发现土豆吃在嘴里有一点点甜呢,土豆的味道还是挺浓的。通过亲子大搜索,有效地实现了多途径帮助幼儿认识土豆、了解土豆,获得了土豆的秘密,帮助幼儿积累了土豆相关的知识经验,有效地激发幼儿种植土豆的兴趣。

(三)亲子共装饰

经过家长和孩子们的讨论,最后决定在家里亲子土培土豆,幼儿园亲子水培土豆。由于土豆的外形相似,如何让幼儿准确地找出自己的土豆呢?在土豆的瓶子上写名字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幼儿小班幼儿年龄小,大部分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名字。通过家长、孩子和教师的讨论,最后决定选择一个透明的容器,一起动手装饰。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透明瓶子,用颜料、贴纸、彩带、花边和爸爸妈妈一起装饰瓶子。装饰完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从家里把自己水培的瓶子和土豆宝宝一起带到了幼儿园,投放在了班级自然角的种植区。早操活动结束,孩子们一走进活动室直奔自然角,大家围着种植区,你挤我,我挤你,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土豆盆栽。糖糖指着一个带着蝴蝶结的土豆宝宝说:“这是我的土豆妹妹,是我和妈妈一起给它打扮的,你看这个是我的蝴蝶结夹子,好看吗?”小朋友听了糖糖的介绍都说“好看”。琛琛大声喊道:“小朋友们快来看,这个是我的土豆宝宝,上面还有眼睛和嘴巴呢,这是我画的,呵呵。”实践证明,种植土豆的容器经过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装饰,不仅变得独特靓丽,而且还解决了孩子们不认识名字的问题;既帮助了幼儿辨别自己的土豆,又能让幼儿积极参与种植,幼儿的观察与探索欲望被极大激发。

二、快乐大发现

(一)亲子“放大镜”

案例1:土豆宝宝长头发和胡须了

一天早上,阳阳和妈妈在自然角观察土豆。阳阳看到自己的土豆宝宝长出头发,特别兴奋,开心得又蹦又跳,这时妈妈拉着阳阳的手问:“宝贝,你看看土豆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阳阳回答:“是绿色的。”妈妈又问:“它的叶子有几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妈妈又问:“这两根叶子有多长?用什么办法量出来呢?”妈妈和阳阳一起想办法到美工区找来了一根吸管,妈妈教阳阳测量叶子的方法。测量完妈妈又指着土豆的瓶子说:“宝贝,你看这是什么?”阳阳好奇地观察着“妈妈,我的土豆是男孩子,还有胡须呢,嘻嘻!”妈妈耐心地解释说:“这是土豆的根须,因为土豆的根在下面,水是透明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水培土豆根须的变化。我们家里种植的土豆是土培的,根长在泥土里很难发现。今天我们回家看看能不能看到土培的根,看看土培的根和水培的根一样不一样?”

案例中,妈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地观察土豆的生长变化,帮助幼儿学会如何观察水培的土豆和土培的不同生长环境,引导幼儿回家继续观察土豆,真正地做到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科学观察的兴趣。

(二)亲子“日志画”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和家长讨论后决定制作一张“亲子观察记录板”,观察自然角的水培土豆。在记录板上贴上每个孩子的亲子照片和一张土豆图片,谁的土豆长“头发”了,谁就用绿色的水彩笔在土豆图片的顶部往上画线,进行简单的画线记录。家长可以用拍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录每天观察的情景和土豆的生长变化。亲子土培的土豆,家长可以鼓励幼儿通过图画、符号、数字、图表等方式记录探究和发现,也可以用照片、视频帮助幼儿记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亲子交流选用自己喜欢的观察记录方式。

案例2:妈妈,这是我发现的

早上来园时,诺诺和妈妈一起在自然角观察土豆,诺诺说:“妈妈,你看!我的土豆宝宝也长出来了。”妈妈说:“是的哦,你的眼睛真亮。”诺诺说:“妈妈,我们去给我的土豆宝宝画‘头发’吧”。妈妈说:“好的。”妈妈拿起一支绿色的笔正准备画,突然,诺诺喊道:“妈妈,这是我发现的,应该我来画‘头发’。”妈妈不好意地说:“对不起,宝贝!”诺诺拿起笔慢慢地从土豆图片上,画了一根短短的绿线。然后,诺诺又跑到自己的种植区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土豆,最后,诺诺在土豆图片上画了三根短短的绿色直线。妈妈看到诺诺独立完成记录,开心地抱着诺诺说:“诺诺宝贝,你真棒!”

案例中,诺诺通过亲子观察,发现了土豆的生长变化,对记录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主动尝试记录,通过再一次的观察,诺诺学习了正确记录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三)亲子“跟踪器”

教师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把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活动中,每个孩子和家长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教师向大家抛出问题“水培和土培的土豆,哪个长得快?”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验证发现水培的土豆比土培的土豆长得要快,而且水培的根须特别长,在水中特别美,还有观赏价值呢!笔者以开展“土豆交流会”的方式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土豆,教师并及时对其发现表示赞赏,适时适当地抛出问题“如果土豆宝宝的头发剪短了,还会长出来吗?”教师和家长一起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引导幼儿实际验证,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抓住时机,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土豆的‘头发’被剪了,还会长出来吗?”大家又一次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会长,有的说不会,到底会不会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教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助土豆“理发”,看看土豆的头发能否长出来。教师对亲子种植进行了持续的跟进,在幼儿已有的观察经验上进行了一次总结,通过比较,发现水培和土培的特点,帮助幼儿提升了科学经验。案例中,笔者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进行了新的探究方式,调动了孩子们好奇心,让观察得到了连续性。

三、快乐齐分享

(一)“冠军宝贝”

开展“冠军宝贝”评比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通过这个活动,分享自己种植土豆的经验,还可能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种植过程,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等等。经过大家的讨论,选出“冠军宝贝”,其余的评为“成长之星”,让幼儿在评比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在评比介绍中,琛琛和爸爸带着自己的土豆上场了。琛琛说:“大家看,这是我们的土豆,看看长得好不好?”大家都觉得琛琛的土豆长得好。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大家都非常好奇,爸爸看到大家都很好奇,就把自己和宝贝一起观察土豆的记录表展示给大家看。爸爸介绍说:“我们的土豆种植第六天就发芽了,你们看这土豆发芽的照片,这是土豆生长的时间,这是我们给土豆浇水的标记。”“我们浇水的次数主要是看土豆的泥土而定的,如果土豆的泥土是干干的,我们就会给土豆浇一点水,保证泥土都能吸收到水,要注意水不能浇太多。”佐宝听了琛琛和爸爸的介绍,对妈妈说:“妈妈,下次我们也要学琛琛爸爸的方法种植土豆,让我的土豆宝宝也做‘冠军宝贝’。”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积极地参与评比活动,幼儿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土豆,家长把自己种植土豆的经验主动分享给大家,在分享中,孩子们进一步观察比较,对科学种植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美食分享”

“美食分享会”的这一天,大家把带来的一盘盘好吃又好看的土豆美食摆放在一起特别好看,看上去就像一次艺术展览会。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交流,可乐问妈妈:“妈妈,这是土豆做的吗?怎么看上去特别好吃,好像是我最爱吃的比萨。”朵朵说:“妈妈,我喜欢吃这个土豆饼,真好吃。”香香说:“爸爸,这是土豆泥,我喜欢吃。”小朋友看了这么多好吃的,馋得直流口水。等待主持人宣布分享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土豆真好吃,我喜欢吃土豆。”通过“亲子美食”活动中,孩子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利用自己种植的土豆,做各种好吃的美食。在制作中,孩子们体验到了种植丰收的快乐,知道土豆还可以做出许许多多美食呢,让孩子们喜欢吃土豆。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吃土豆,但是从案例中看到每位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这是因为孩子们用自己种植的土豆和妈妈一起做出来的美食,看上去特别有食欲,从内心发出想吃的欲望,品尝到了成功的味道。

(三)“创意无限”

“你们知道土豆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呢?”随着问题的提出,大家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可以用来种植。”有的说:“老师,我看到电视里说可以用土豆做粉条。”还有的说:“土豆可以印画,土豆的叶子可以粘贴在纸上当成小草。”小朋友的想法真多,一次用土豆制作的“艺术展览会”即将开始。笔者发动家长和孩子们制作土豆美术作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孩子和家长做一份美术作品,要求要有创意。“艺术展览会”当天,家长们带来了各种漂亮的作品。有的用土豆制作了一幅龟兔赛跑;有的用土豆和土豆叶制作了一个小刺猬;有的用土豆叶和纸制作了手链、项链等等,每个作品都很有创意,大家看了连声称赞:“太漂亮了,原来土豆还可以这样玩。”通过家长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灵巧双手利用土豆一起制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起来”,帮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以作为美术材料,土豆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做各种美术作品,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培养幼儿观察探究的兴趣。这样的分享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沉浸在“美”的世界中,通过欣赏孩子们发现原来土豆还可以“玩”,发现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喜欢亲近自然和主动探究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所带的班级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极大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有了初步的记录意识。这一过程,也引发了笔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观察和交流中发现幼儿的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契机生成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组织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家长在活动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是否可以尝试利用亲子工作坊的形式让家长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来。

[1] 丁龄.在自然角植物种植活动中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J].新智慧,2021(07):43-44.

G612

A

1002-7661(2022)05-0079-03

猜你喜欢
诺诺水培土豆
水培植物霎换水
水倍植物要换水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STARSIDE ECONOMY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土豆喝水
土豆的问题
谔谔与诺诺
谔谔与诺诺
发芽土豆带着毒